share_log

凯赛生物(688065):长链二元酸需求回暖 Q1业绩同环比高增 生物基复材加速商业化应用落地

凱賽生物(688065):長鏈二元酸需求回暖 Q1業績同環比高增 生物基復材加速商業化應用落地

申萬宏源研究 ·  04/30

投資要點:

公司發佈2023 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1.14 億元(YoY-13%),實現歸母淨利潤3.67 億元(YoY-34%),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3.07億元(YoY-42%),銷售毛利率28.79%(YoY-6.45pct),淨利率19.32%(YoY-5.78pct)。其中,23Q4 單季度實現營收5.49 億元(YoY-9%,QoQ+3%),實現歸母淨利潤0.53 億元(YoY-22%,QoQ-27%),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0.51 億元(YoY-12%,QoQ-4%),業績符合業績快報。2023 年公司業績同比下降明顯,主要原因:1)受國際市場環境、行業等因素影響,公司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銷量下滑;2)癸二酸投產後海外市場推廣低於預期;3)生物基聚酰胺系列處商業化推廣階段仍未放量,同時研發投入加大拖累業績。2023 年,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 股派發現金紅利1.90 元(含稅),現金分紅佔本年度歸母淨利潤比例爲38.73%。

公司發佈2024 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85 億元(YoY+35%,QoQ+25%),實現歸母淨利潤1.05 億元(YoY+83%,QoQ+100%),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03 億元(YoY+125%,QoQ+103%),業績落在預告中樞。24Q1 公司銷售毛利率28.68%,同、環比分別變動-5.35pct、-1.02pct,銷售淨利率15.61%,同、環比分別變動+1.39pct、+5.55pct,同時費用方面基本維持在正常狀態。24Q1 業績同環比大幅改善,主要原因是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需求回暖,同時公司抓住機會改變銷售策略加大銷售推廣力度。

長鏈二元酸下游需求回暖,癸二酸替代持續進行,24Q1 業績同環比大幅提升。2023 年,受國際市場環境、行業等因素影響,尤其是歐洲市場的銷售下滑,公司長鏈二元酸銷售不及預期。根據公司2023年報數據披露,報告期內,公司長鏈二元酸系列(含癸二酸)產量6.57 萬噸(YoY+11%),銷量6.00 萬噸(YoY+2%),實現營收19.08 億元(YoY-9%),毛利率37.86%(YoY-2.83pct);生物基聚酰胺系列產量1.03 萬噸(YoY-49%),銷量0.76 萬噸(YoY-31%),實現營收1.54 億元(YoY-33%),毛利率-17.99%(YoY-10.65pct)。分地區看,境內實現收入13.73億元(YoY+9%),毛利率30.71%(YoY-5.75pct);境外實現收入6.94 億元(YoY-35%),毛利率40.05%(YoY+4.47pct)。2024 年以來,下游需求持續回暖,公司緊抓市場機遇,加大產品銷售力度,同時全力拓展新產品癸二酸市場,提升客戶份額,產品正逐步複製公司月桂二酸對化學法的替代過程,長鏈二元酸業務的快速恢復帶動業績同環比均實現較大幅度提升。此外,公司正在推動以脂肪酸替代烷烴爲原料的生物基長鏈二元酸的產業化落地。

持續推進生物基聚酰胺應用開發,攜手招商局集團等企業強化市場推廣,協同發展打開新成長空間。

2023 年公司發佈定增預案,擬向上海曜勤(擬設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66 億元,招商局集團將通過上海曜勤間接持有公司的股份預計超過5%。同時公司與招商局集團簽署《業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2023-2025 年招商局採購並使用凱賽生物的產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樹脂的量分別不低於1、8、20萬噸。結合公司生物基材料與招商局的資源稟賦,共同開發生物基聚酰胺纖維複合、拉擠工藝以及集裝箱、建築、光伏、物流等領域的應用技術,實現“以塑代鋼、以塑代鋁、以熱塑替代熱固”。2024年1 月,公司與具有豐富仿真模擬專業知識和經驗韓國3P.COM 公司簽署了合資協議,致力於開發熱塑性生物基聚酰胺複合材料的應用,包括氫氣儲存和運輸、城市空中交通、風電葉片等領域。在新產品方面,2023 年公司完成秸稈制乳酸萬噸級規模工藝驗證,生物基哌啶完成中試並着手進行萬噸級產業化,同時在多肽的生物發酵等方面亦有佈局規劃,爲後續持續成長奠定深厚基礎。

投資分析意見:考慮公司生物基聚酰胺復材商業化應用落地仍需時間,下調公司2024-2025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爲5.25、7.09 億元(原值爲5.92、9.17 億元),新增2026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爲9.73 億元,當前市值對應PE 爲55、41、29X,未來隨着招商局入股,公司業績增量預期已現,預計2024-2026年利潤複合增速達36%,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1)新項目建設進度、產品達產進度及銷售不確定性風險;2)核心技術外泄、技術人員流失及技術研發滯後風險;3)原材料和能源價格大幅波動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