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聚焦舱驾融合,中科创达“滴水OS”连发三款产品

蓋世汽車 ·  Apr 28 10:10

汽车市场正处于白热化的竞争阶段,这已是行业共识。由此呈现的状态是:由整车企业引发的内卷席卷至上下游全产业链。

在电子电气架构领域,一个趋势是卷向舱驾融合,即驾驶域和座舱域统一到中央计算平台单元,全面打通软件、硬件和应用层。

目前,舱驾融合领域的抢位赛打响,多家企业入局。其中,作为立足市场16年的软件平台商,中科创达凭借其核心软件能力,近两年形成了软硬一体的整合,最近在舱驾融合领域取得突破。

4月24日,北京车展期间,中科创达带来了“滴水OS”整车操作系统,展示了智舱版、智驾版、舱驾融合版三款产品,并融合了端侧AI大模型,进一步丰富了人机交互生态。该系统做到了从座舱到智驾OS产品的全方位领先。

在市场如此内卷的当下,“有强大的生态布局,又懂软件又懂硬件,肯定会有更强大的发展空间。”有业内人士分析道。

为什么做滴水OS?

去年11月,中科创达对外发布了“滴水OS”品牌。5个月后,滴水OS带来了整车操作系统。这套操作系统不仅实现了舱驾融合,更在于能做到多元化架构并存。

该操作系统是中科创达软硬一体整合的成果。中科创达洞悉市场发展趋势,抢先切入舱驾融合赛道。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显示,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后,硬件将走向集中式,软件将走向分层解耦。

中科创达联合创始人耿增强认为,EE架构发展不会是一种架构走天下,而是多元架构并存,呈现“变得更好”和“变得更加灵活”两大特征。滴水OS锚定三大目标:一是降低车企迈向中央计算平台门槛;二是成为原生端侧大模型;三是沿着国内国外双生态主线发展。

有了明确方向,中科创达推出了面向中央计算的滴水OS整车操作系统。该系统支持多域跨域融合,集成AI大模型、基础软件、SDV中间件等技术能力。该套系统“已完成实车测试,等待量产上车。”在展台,中科创达展出了搭载单芯片舱驾一体操作系统的车辆。

据介绍,滴水OS系统具有全开放、全链接、全球化等特点。

为满足客户多元化且个性化的需求,滴水OS采用灵活的乐高式架构,可支持多种主流芯片方案。直白点说,滴水OS系统基本上能做到客户想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全链接是指打破了传统的打开APP和程序化,实现了全场景和生态应用的链接。比如将大模型Rubik融入到滴水OS,可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所以,在中科创达滴水OS操作系统中,UIUE展示已升级为事件触发式。

为助力中国品牌走向国际,中科创达将集成全球主流生态应用。中科创达执行总裁常衡生表示,“我们不会做成一个封闭的OS,希望与行业顶尖厂商共同开发,甚至对主流客户开源。”由此可见,滴水OS贯彻开放共赢的服务理念。

三大产品有何优势?

在北京车展期间,“舱驾融合”是智能化趋势关注点之一。其中,中科创达滴水OS系统备受关注。

滴水OS系统做到了多元架构并存,将包括舱驾版、舱泊版、智舱版、智驾版四款产品,还可支持多款芯片及系统组合。如此灵活性和高适配性,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

本次发布会,滴水OS展示了智舱版、智驾版和舱驾融合版三款产品。三款产品都能兼容多芯片和多系统组合,具备高模块化和高通用率。

首先来看滴水OS智舱版方案,基于高通骁龙8255芯片平台打造,目前为Pre1.0版本。该方案将原型验证开发时间从6个月缩短至2个月,量产开发周期从12个月减少至8个月。该方案具备模块化设计、通用率高优势,能实现不同车型组件高度复用,以及跨车厂跨车型通用。

再看滴水OS智驾版,采用高通Ride SA8650芯片,集成AVM、DMS、地图等功能,在保障安全、泊车之外,提升了舒适性体验。据悉,该版本共有29项ADAS功能,比如能实现记忆泊车。

滴水OS舱驾融合版基于高通Ride SA8775芯片开发,通过软硬件高度协同优化,可实现汽车性能、安全性、多模态智能交互和驾驶体验等多方面的提升。同时,这一方案减少了在域控制器及芯片层面的硬件投入,简化了EE架构和线束数量,降低了硬件、软件集成和维护成本。

在滴水OS系统的背后,有中科创达旗下子公司畅行智驾的身影。畅行智驾基于高通系列芯片,自主研发了RazorDCX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系列产品。其中,针对高通SA8620芯片,畅行智驾推出了Congo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具有较高性价比。同时,基于畅行智驾打造的单SOC舱驾融合域控制解决方案RazorDCX Tarkine,已经通过实车验证。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滴水OS系统代表了当前主流的软硬件操作系统配套方案。

滴水OS的全球化思维

滴水OS架构能够做到高度灵活和适配性强,还在于中科创达是基于“全球化”的思维打造。常衡生表示,“滴水OS生而国际化,采取国际主流的架构和技术。”这是滴水OS区别于其他竞品的优势。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中科创达有极为丰富的软件服务经验。

数据显示,中科创达的软件产品已在全球超过5000万辆汽车上应用。自2016年以来,中科创达相继收购了爱普新思、慧驰科技、RIGHTWARE、MM Solutions等多家公司,形成了核心技术壁垒。常衡生表示,“在领先市场进行(OS)开发,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同时,中科创达与诸多海内外主流芯片厂商、云服务商以及生态应用企业达成合作,提升了“芯片/云+操作系统”的生态壁垒。在整车领域,除特斯拉外的整车企业,大部分都与中科创达有合作关系。其中,大众、吉利、江淮等与其成立合资企业。

凭借中科创达与主流芯片厂商、整车企业的多年合作经验,常衡生认为,滴水OS架构“与车企自研操作系统是互补关系”,可为客户提供通用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大幅降低主机厂的成本,加快操作系统的量产上车进程。面对海外市场,中科创达也推出了针对不同品类的“智造出海”解决方案。

在中科创达加持下,滴水OS系统整合了国内外合作伙伴的优势技术。据悉,滴水OS系统已经与数十家海外企业构建了生态合作关系,包括亚马逊、HERE、AWS等头部企业,集成导航、声音识别、在线音频等主流应用。

而滴水OS提前集成海外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构建国内国际双生态,可助力中国品牌加速出海。

众所周知,中国品牌出海正处于关键期。去年,我国已超越日本称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3月我国汽车出口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但相比大众、丰田等全球化程度高的跨国车企,我国车企出海依旧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复杂挑战,比如操作系统本土化、数据合规服务等。

“车企有非常强烈的出海需求,头疼的是海外生态的整合问题”,耿增强表示。滴水OS整车操作系统将帮助车企实现从系统到应用的全球生态搭建。

常衡生表示,“我们希望集成全世界主流的生态应用,帮助中国品牌出海,提高出海速度。”

从滴水OS品牌发布到三款舱驾产品亮相,中科创达仅用时5个月。这得益于中科创达对客户需求变化的快速捕捉,对市场发展方向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全球化”思维的坚守,使其业绩能够实现持续增长,全球合作生态圈不断扩大,增加了在白热化竞争环境下生存制胜的筹码。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