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2024财报|胰岛素低价竞争,甘李药业的得与失

2024業績|胰島素低價競爭,甘李藥業的得與失

華爾街見聞 ·  04/26 11:02

出海

胰島素龍頭企業甘李藥業(603087.SH)終於扭虧。

4月25日,甘李藥業披露了2023年業績,當期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6.08億元、3.4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52.31%、177.37%。

增長顯著與上一年的低基數以及集採後來兌現的“以價換量”有關。

一方面,2022年胰島素集採落地後,甘李藥業當年對相關經銷商進行了補償,導致當期出現了虧損。2022年的低基數下,其2023年業績增長壓力有所降低;

另一方面,胰島素集採後,甘李藥業“以價換量”斬獲了一定的訂單,有力支持了其業績的增長。

但甘李藥業如今的利潤規模一朝回到了其2014年的水平,利潤率更是較往年下降了超20個百分點。

下一個利潤點在哪裏,或許也困擾着甘李藥業。

甘李藥業正在挖掘東南亞、拉美市場,但目前整體收入規模有限。

超低價競爭

2023年,甘李藥業終於一扭頹勢,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6.08億元、3.4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52.31%、177.37%,實現了扭虧爲盈。

這一增長與彼時的低基數有關。

2022年,甘李藥業的核心產品胰島素被納入了全國集採,當時爲了保障集採中標產品的良性供應,甘李藥業與商業公司協商採用價格補差的形式進行集採實施前庫存產品價格的調整,這直接導致其2022年業績銳減,進而拖累了淨利潤。

目前市場關心的核心問題之一,是集採能否切實給甘李藥業帶來“以價換量”的效果?

目前來看,集採的帶量效果確實顯著。

2023年,甘李藥業旗下包括各類胰島素的生物製品(原料藥及製劑產品)創收23.60億元,同比增長了58.98%,同期胰島素的銷售量達到0.73億支,同比增長了71.99%。

“主要系胰島素集採落地執行後,公司胰島素製劑產品銷量大幅增長所致,其中,新品(銳秀霖和銳秀霖30)收入同比增長214.73%。”甘李藥業表示。

但盈利空間被壓縮,也是甘李藥業要面臨的現狀。

2023年,甘李藥業整體盈利規模已經回到2014年的水平,彼時其9.27億元的收入規模下實現了3.05億元的歸母淨利潤;2023年13.05%的淨利率與往年40%左右的水平相去甚遠。d044b147-d215-40de-91a4-5fd10756ff94.png7e1f705b-3a30-4adf-a4fb-1ae92b03d787.png

這或許和甘李藥業集採中“殺價猛烈”有關。

在2021年胰島素首輪集採(2022年5月落地),甘李藥業的三代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報價爲48.71元/支,較競爭對手通化東寶(600867.SH)的報價低了近4成;

超低價競爭背後,甘李藥業的真正野心或許是佔領三代胰島素市場。

首輪胰島素集採中的低價報價策略下,甘李藥業的三代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躋身A類排名,這不僅使得其在首輪集採中斬獲更大的市場份額,而且相關續約規則對於三代胰島素A類中選產品還有紅利政策,即每家醫療機構對於首輪集採中選的A類三代胰島素報量不得少於上一年度該產品採購量的60%。

正因如此,甘李藥業通過低價競爭的策略在續約中奪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在4月23日剛落下帷幕的胰島素全國集採中,甘李藥業的胰島素產品首年採購需求量在主要參選企業中的佔比達到17%,較2021年首度集採提高了9個百分點。其中,甘李藥業的三代胰島素類似物首年協議量佔比達到24%,較2021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僅次於行業龍頭諾和諾德。

“殺價”的代價或許就是盈利空間的壓縮。

相比之下,“穩紮穩打”的通化東寶還維持着一定的盈利空間,2023年的淨利率爲37.98%,高出甘李藥業24.93個百分點。

2024年,甘李藥業能否憑藉三代胰島素的市場份額打個翻身仗,仍待觀察。51a3dfa0-815b-44b6-8755-f9b0fafed99f.png

加碼東南亞、拉美

集採之外,甘李藥業能否找到更多可能性,受到了市場關注。

非主業方面,甘李藥業執着於“炒股”,截至2023年末其證券投資的賬面價值仍達到7.59億元。

不過二級市場的震盪下,甘李藥業整體持倉處於虧損狀態,但較往年有所減虧。2023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爲-0.18億元,較2022年縮窄了近8成。

主業方面,甘李醫藥則在爲“內卷”的胰島素尋求出海的機會。

“國際市場方面,公司將全力推進現有產品線在關鍵市場的上市申報進程,繼續深化與新老客戶的銷售合作,進一步加強公司產品的海外銷售覆蓋。”甘李藥業指出。

2023年,甘李藥業的海外市場收入達到3.27億元,同比增長了131.78%。

“主要系在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致力於擴大海外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的開拓工作。”甘李藥業表示。

甘李藥業所談及的新興市場主要是指東南亞、拉美的國家,這或許是其避開禮來、諾和諾德等國際大藥企正面競爭的明智打法。

東南亞市場方面,甘李藥業2023年1月在印度尼西亞灌裝生產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預填充筆和門冬胰島素注射液預填充筆均在當地斬獲了訂單;同年5月,甘精胰島素注射液預填充注射筆在印度獲批上市;10月。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及可重複使用的筆式胰島素注射器在哈薩克斯坦政府採購中順利中標;

拉美國家方面,甘李藥業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和可重複使用的筆式胰島素注射器2023年4月在巴西的政府採購中斬獲訂單;與此同時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在玻利維亞獲批上市。

不過歐美市場或許才是大蛋糕。

早在2023年上半年,甘李藥業的甘精、賴脯和門冬胰島素注射液三款生物類似藥的上市申請已獲得美國FDA受理,但由於FDA現場檢查後要求其對部分情況進行整改,目前其仍未拿到美國市場的入場券;

今年一季度,歐洲EMA也對甘李藥業所提交的前述三款胰島素的上市申請進行批准前的檢查。

爲了進一步開拓歐美市場,甘李藥業已與仿製藥企業山德士簽訂了商業和供貨協議,約定由後者推動甘精、賴脯和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在美國、歐洲及其他特定區域的商業化。

值得注意的是,山德士由於仿製藥行業行情低迷,今年2月宣佈其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威爾遜的生產設施永久關閉。

目前美國胰島素市場主要被禮來、賽諾菲、諾和諾德所佔據。但受到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三家公司已經相繼降低了胰島素的售價。

甘李藥業能否順利敲開歐美市場的大門,市場正在拭目以待。

對於GLP-1藥物給胰島素藥物市場所帶來的潛在衝擊,甘李藥業也指出胰島素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藥物。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加強治療。胰島素是不可替代的治療糖尿病的終端產品。雖然胰島素在市場結構表現上比例有所減少,但其依然佔比最大,且總量依然呈遞增趨勢,未來市場可觀。”甘李藥業表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