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大佬们是怎么赚钱的

大佬們是怎麼賺錢的

功夫财经 ·  2020/01/26 15:00

來源:功夫財經

作者:二號頭目

前幾年,趙(某)薇想用30.6億元收購萬家傳媒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其中本金只有6000萬,槓桿達到了51倍,一時間火遍各大媒體。

最終,這次收購被叫停,該資本大鱷也被禁市。當初的還珠格格,如今竟然成了資本大鱷,這個轉身真是讓人有點措手不及。其實吃瓜之餘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大佬才能玩兒的遊戲。

普通人買房貸款,首付一般是30%,也就是3倍多槓桿,這可能已經是絕大多數人一生中能用到的最高的槓桿率了,如果通過信用卡套現,倒是也可以湊到十倍以上槓桿,但是大部分人並不敢這麼玩,因為啥我們一會説。這也是大佬和普通人之間最重要的一個差別。

1、低成本資金

現在各國的利率都很低,歐盟的利率接近於0,日本的利率也是0,而且各國都會增發貨幣,保持通貨膨脹。因為,一定的通脹率有助於經濟發展。

對於普通人來説,這事整體沒啥影響,主要的問題是存在銀行裏的錢沒啥利息了。

利率高的時候還可以把錢放在銀行裏賺利息、買一些保險來抵消通脹,現在儲蓄和保險等於交税,手裏拿着現金更不行。

而且普通人的資金成本很高,如果你想開一家超市或者飯店,或者有個不錯的想法想要創業,幾乎是沒有可能從銀行貸到錢的,只能靠自己的積蓄、或者從親戚那兒借錢、或者厲害點的靠風投。

對大佬來説,低利率卻是一件爽的不得了的事,這意味着市場上有很多資金、而且成本極低。當你是大佬、有很多優質資產可以抵押的時候,會發現從銀行貸款、從市場籌集資金是一件相當容易的事情,而且優質資產越多、違約機率越小,議價能力就越強,利率還會比別人更低。

拿到大筆資金以後,大佬們可以投資股市、搞出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投資房地產,把價格炒高以後再轉手賣掉,賺差價;可以動輒幾十億、幾百億收購競爭對手;也可以控股一家經營不錯的公司、炒高股價,然後賣掉,依舊是賺差價,等等。

巴菲特可能是這些年被大家分析最透徹的一個人了吧,但是分析透了大家依舊沒法像他那樣玩,為啥?資金成本。你懂得再多,也沒法用巴菲特那種套路玩。

20191030017561977aa2eb7411e.jpg

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後,不需要是股神也能知道股市差不多已經觸底,之後就等反彈了,如果是散户,要不已經血本無歸、要不不敢賭上自己的血汗錢,也就股神這樣的人可以抄底吧。

問題是沒有超額、低成本的資金,怎麼抄底?

巴菲特的小竅門就是保險公司,通過保險公司能拿到巨量的廉價資金,然後用這些廉價資金去做各種投資。整體而言,賺小錢有無數的門路,卻沒啥固定套路,賺大錢卻有明顯的套路:

1、核心城市核心區的地產,只要城市發展,這類型的地產就會一直升值,這件事這些年大家也都感覺到了;

2、前沿技術公司股票,這一點大家如果關注美股感受會非常深,而且巴菲特也長期持股微軟和蘋果。

中國人經歷自由市場經濟時間較短,體會不深,不過大家看財富榜的時候已經能看到了,當前靠前的那些人基本都是地產大亨和科技新貴。

而歐美人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市場經濟,思路非常成熟,對這些事都得心應手。如果有海量廉價資金,他們基本想也不想就會去走這種路線。

而且不止大富豪玩這個,普通老百姓也有玩的特別好發了財的。2008年時候我認識不少北京人狂買房。大家現在談起了都很感慨,那時候北京房價低,可以隨便買。但其實回到當時,你就不這麼想了。

那時候房價倒是不高,但是老百姓手裏也沒什麼錢,想買房就得借錢。我見過兩口子在過户大廳過户的時候那個女的哭的就跟那啥了似的,一打聽,他們家買瞭望京的房子,一個月六千房貸,兩口子月收入加起來五千,2008年那會兒收入跟現在沒法比,一説起來買房她就哭,説是沒法活了,但她老公堅持要買。

當時那些買房的人咋想的呢,哪來的錢?他們很多人去過美國和香港什麼的,知道大陸房價在當時低的離譜,到處借錢買房,承擔巨大的槓桿和債務,然後一戰定終生。

但是,如果能重回2008年,很多人其實還是沒法玩。一方面對未來不確定,另一方面普通人也借不到那麼多錢。這個世界上最鬱悶的事,就是重來一次還是輸家。這倒也不丟人,大部分遊戲的結果都跟初始條件有關。

2、超高槓桿

有了大量、低息的資金,大佬就可以加槓桿幹很多事情,賺錢效率大大的提升,這個怎麼理解呢?

比如説,你在北京全款買了一套200萬的小房子,漲到300萬的時候,把它賣了,那麼你就賺了100萬,收益50%。

如果還是那套房,你沒有全款買,而是付了30%首付也就是你只拿出了60萬的本金、剩餘的用貸款,相當於加了3倍槓桿。當漲到300萬的時候賣掉,收益就是150%。這就是槓桿的威力。

可大佬是怎麼用槓桿的呢?

對股市稍微有點瞭解,就知道有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其實金融衍生品就是槓桿。

當前金融大佬們用金融衍生工具創造出了705萬億歐元的市場,不對比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字沒啥感覺。

全世界的實體經濟價值是多少呢?75萬億。

比爾蓋茨市值是多少呢?650億。

美國那個KKR基金,就是「門口的野蠻人」本人,之前用了66倍槓桿、6.6億歐元收購一家德國公司,4年後以當初價格的2.5倍賣掉,用這些錢來還了之前槓桿的利息和本金,還本付息後回報達到了800%。看完這個套利的效率,你可能也就明白了文章開頭為啥趙某的交易被叫停了。

此外大家熟知的某嘉誠,也是這個流程:他們的鉅額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壟斷性資產,通過壟斷來操縱市場,而且還搞內幕交易,這一點也不是什麼祕密。

你們去仔細分析下老李最關鍵的那幾次交易,背後都是滙豐的財力在做後盾。而且不止出錢,滙豐大佬親自上陣用他們自己的關係促成低價收購,那些大財閥之間有普遍的姻親,結拜兄弟,養父子的關係。

也就是説,他們有很多手段能拿到低成本的資金,然後用高槓桿去盈利。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關係,大家好好體會下這句話,大佬們開掛的人生的關鍵就是關係,廉價資金,內部信息這三元素在循環起作用,並且相互促進形成正反饋。

有點像你認識一個牛逼人,他能借給你錢,給你內部消息,讓你發財,你發了財又可以反哺他,把這個雙人關係擴展下,擴展成一個圈,他們就會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機會。

而且有件事非常關鍵,大家都喜歡説一個詞,叫「放水」,也就是貨幣超發,其實貨幣超發主要就是銀行通過借貸向民間增發貨幣,也就是説,錢是借出來的,不是發出來的。

這裏又出現「借」這個概念了,只要一提到借錢或者貸款,大家第一反應一定要調整成「大佬優先」,大佬先拿到錢,去購買那些有升值潛力的東西,等到其他人拿到錢要購買的時候,那些東西已經漲上了天。

當然了,我們聊這個話題並不是想鼓吹槓桿,那玩意收益多多的時候,風險也同時爆了棚,弄不好本金就全沒了,大佬們都承擔着巨大的風險,是咱們沒法想象的,事實上近代經濟學認為承擔風險能力也是企業家能力的一部分,大佬們收益多,也是因為人家承擔風險多,當然了,也可能是人家人脈廣,消息靈通,你覺得是風險,人家不那麼認為呢。所以吧,槓桿這玩意是大佬們的工具,其他人的問題。

此外,大佬們有大量的其他工具可以對風險進行隔離,防止把自己給爆了,其中就有「有限責任公司」。

這個我們天天在説的東西是什麼玩意呢?簡單來講,就是説,你拿出十萬塊搞公司,將來這個公司破產了,你最多付出十萬塊本錢,影響不到你其他本錢。所以大家經常聽説某大佬破產N多次,以為他完蛋了,其實是他名下的一堆公司裏某個公司破產了,並不影響其他的,比如我們下圖這位:

此外説到大金毛,還得補充一句,這貨賺了那麼多錢,卻基本不納税,讓真富豪納税一直是個世界難題,巴菲特就很困惑,表示自己是希望多納税的,但是公司的律師和會計總能依法不納税,他自己也狠無奈,太難了。

所以美國那邊成天嗶嗶川川納税這事,吵成一團。當然了,我們倒也不是要做道德批評,這就沒必要了。

3、全球佈局

你可能會説,大佬們把這麼多錢投向房地產、股市,這麼高的槓桿,肯定會產生大量泡沫,他們難道不怕泡沫破裂嗎?

他們真不擔心。大佬們可以在全球分散資產配置。倫敦的金融業發達、房價高、有利可圖,大佬們就跑去倫敦投資房產,漲價後轉手賣掉,整個過程都可以保持匿名。

倫敦有條街,就是典型的這類型資產,房子貴到讓人懷疑人生,那條街裏基本沒人住,全是俄羅斯大亨,俄羅斯人在東歐劇變後就喜歡上了英國,俄羅斯大亨恨不得全搬倫敦和曼徹斯特去。即使哪天倫敦的房產泡沫破裂,房價一落千丈,對於他們來説也不過是自己投資組閤中的一小塊受損了,倫敦下跌了,還有日本、裏約。房地產下跌,還有股票投資,再找下一個投資目標就可以了。

如果這些都下跌,還有黃金嘛,如果這些資產都出了問題,説明已經有了系統性風險,這時候「避險天堂」黃金就發揮效用了。

反觀普通人,我就不多説了,你們都懂。

這就是不對稱風險。如果成功就是一本萬利、失敗對他們來説不過是損失一小部分投資,高槓桿投機的誘惑就在於收益要遠遠大過失敗的損失。

一個叫Thomas piketty的法國經濟學家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裏,最窮的50%的美國人的收入沒有哪怕1%的增加,而最富有的1%,收入增長了300% 。至於賺錢套路,無非就是我們説的,槓桿賺錢,全球避險。

而且還是這個經濟學家,他通過複雜的數學運算,發現發達國家的資本投資回報率高於GDP增速,啥意思呢?也就是説,社會賺的錢大部分被資本賺走了,勞動獲得的收益要低一些。他這個推算結果也正好證實了大佬們越來越富這個假設。

4、説在最後

前面説的通貨膨脹、低利率、高槓桿,債務加速了財富向上層聚集,但是這些工具本身並不全是壞事,我們國家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證明瞭這一點,金融工具本身有利於資源的跨地域跨空間的調配。

美國的經歷更是説明瞭這一點,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和南方都瘋狂消耗儲備資金,北方通過華爾街向老百姓發國債,儘管欠了一屁股錢,但物價在整個戰爭期間都比較穩定,海量戰爭物資投向戰場。儘管敗多勝少,但越打越精神。

南方沒有金融市場,面對這種情況只能是發紙幣解決,後來通貨膨脹高達1000%,最後徹底打不下去了,投降認輸。我們經常説,那場戰爭是美國的國運之戰,如果北方打輸了,那美國毫無疑問就會變拉美,世界歷史也就全部改寫了。

由此可見,華爾街種類繁多的金融衍生品是美國金融強大的根源。強大的金融讓美國市場能充分利用每一分錢的價值,讓美國企業的融資難度變得很低,在美國創業,中小企業不僅融資難度比較低,融資利率也比較低。

美劇《硅谷》説的就是一羣nerds拿着自己的創意到處找風投,這都是美國發達的金融體系的功勞。給中小企業降低融資難度和融資利率對經濟好的作用,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是,金融衍生品越豐富,金融市場越發達,財富也會快速向上層流去,我們上文一直在説這事。可能國家能做的,只能是加強監管,防止洗劫發生。

或者發生2008年那些事,精英階層把爛蘋果和好蘋果一起做成了果汁,賣給大家,導致全世界跟着拉肚子。

次貸危機覆盤的時候,很明顯能看出來2008年的事如果加強監管是能夠避免的。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美國人並沒有吸取教訓,他們正在醖釀新的危機。

説這些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下我知道的東西,並不是想批判誰,而是跟大家説説他們到底是怎麼玩的,萬一你們有所啟發用得着呢。當然了,文中不可能都説到,今後我們可以慢慢補充。

編輯/Phoebe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