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如何应对储能行业内卷?瑞浦兰钧用创新产品给出答案

中金在線 ·  Apr 19 18:57

ESIE2024峰会上,一场关于“探究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储能领袖高端对话,揭开了目前储能产业的内卷常态,以及持续共探突破内卷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储能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其中,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博士受邀出席此次的领袖峰会,并针对「储能行业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储能电池企业如何突破内卷」发表了深入见解。他提到,在过去两年的储能领域,随着大量玩家涌入、产能加速释放,使得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导致出现了电池产能阶段性过剩乃至电芯价格跳水等连锁问题,引发内卷削弱竞争力,而作为电芯企业,要想打破这一瓶颈还得回归到“原点”——创新。

众所周知,创新向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内核。于这方面,瑞浦兰钧携6.9MWh储能电池舱、问顶345Ah储能电芯两大明星产品亮相ESIE2024就可见一斑:通过技术创新打造一流的产品力,引领大容量市场,积极拥抱产业内卷。

曹辉博士:技术创新是重中之重

显然,在储能内卷时代,创新无异于制胜法宝,成了电芯企业进与退的关键。

此时代背景下,曹辉博士认为在探索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必定是重中之重。其从电芯企业视角解读了储能电池的技术发展,提及电芯创新主要有两个维度,分别为电池结构和电化学体系。

电池结构层面,瑞浦兰钧自主研发的问顶技术的面世,对电芯空间结构进行创新,使空间利用率提高超7%,实现电芯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等方面的平衡,彻底扭转了方型电芯体积利用率较低的局面,加之适配性好,能最大限度满足储能及动力多种场景应用。电化学体系上,磷酸铁锂有成本优势,三元相较磷酸锰铁锂有价格优势,这两种路线仍是现阶段储能电池的主要体系,另外半固态电池也在加快发展,也是行业未来趋势之一,可有效提升高镍+硅碳高能量密度电芯的安全性能。

其实,根据储能电池的技术路线,能知道瑞浦兰钧有着系统性的产品研发,覆盖半固态、钠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等在内的领域布局,通过丰富的产品阵列去迎合产业潮流,适应能力强,可塑性高。

比如应大储趋势,瑞浦兰钧在今年的ESIE储能展上便发布了6.9MWh储能电池舱、问顶345Ah储能电芯,再一次拓宽了电池和系统能源边界,可以更好助力客户降本增效。

6.9MWh电池舱发布,抢占大容量制高点

实际上,无论是双碳战略推动,还是储能应用场景深拓,储能规模势必步入更大量级,这也造就了大容量的发展趋势。这在ESIE展会同样有所体现,相继有电池厂商推出大容量储能产品,当中就包括了直流侧6MWh+的储能系统,目标直指大储高地。

而在这次参展企业中,瑞浦兰钧发布的6.9MWh储能电池舱无疑更显激进,不仅保留采用了标准的20尺集装箱,单侧开门,支持四机并柜和整机海运,容量更是高达6.9MWh,还运用了全新中压平台并实现5年零衰减,获得展会现场高光。

我们知道,容量越大,技术难度越高,十分考验电芯企业工艺、制造等综合能力。

瑞浦兰钧这款大容量电池舱依托创新的问顶技术,从安全防护、智能高效、耐久续航三个方面凸显了差异化优势:

安全方面,该6.9MWh电池舱全面分解产品电气节点,针对系统潜在短路风险区,逐级设置断开保护机制和策略,通过“三隔一排”被动抑制提升硬抗能力,以“五重”探测,多维度监控、早期热失控信号识别实现模组级的主动抑制,消防系统配置实现舱级主动抑制;

智能方面,它运用了智能云端,可以基于运行状态预测和故障判定,进行不同温度下SOC预测和修正,运用多种方法得出实时精准的SOH,并实时分流比预测,防止过流,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发生,降低维护成本;

续航方面,则对系统从电芯到成组层面进行全面升级,像电芯层面导入衰减抑制技术和活性锂修复技术,使电池表现出1800周循环“零”衰减效果;成组层面应用全生命周期预紧适应最优化设计、温度均衡控制、和高效主动均衡等多项手段,使得电芯发挥出长寿命的极致优势;

如此一来,通过产品“安全+智能+长寿命”优良特性的迭代升级,瑞浦兰钧6.9MWh电池舱进一步拉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利于突破时下内卷常态,可为客户提供经济效益、安全性能、循环寿命三大优势兼备的全能型储能系统产品,有效节省占地面积,降低投资成本,亦可下沉切入系统集成,瞄向长时储能等其他的广阔市场,谋求新发展。

不止于6.9MWh储能电池舱,瑞浦兰钧还手握已经批量交付的5.5MWh电池舱。这款电池舱早在今年2月就实现量产,也是系统标准的20尺集装箱,同样有着可观的大容量。反观储能市场,如果说去年厂商扎堆20尺5MWh的系统,今年仅有零星厂商牵头6MWh+,而瑞浦兰钧却已经把系统容量从5.5MWh推进到6.9MWh级,成为大储时代不折不扣的引导者。

就系统容量提升而言,这背后自然得益于电芯容量的提升。

以瑞浦兰钧6.9MWh电池舱采用的问顶345Ah储能电芯为例,根据公开数据,该电芯沿用71173标准尺寸,延续了问顶技术,实际容量达350Ah+,相比280Ah提升23%,电芯空间利用率升级4.5%,能量升级至1.12kWh,体积能量密度从357Wh/L提高到440Wh/L,此外,还具备10000周长循环寿命和20年日历寿命,同时维持至少70%的末期电池寿命,能量效率提升至96.2%,减少了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降低7%成本,进一步帮助客户实在的降本增效。

可以说,问顶345Ah储能电芯从“芯”开启了大储时代,且目前已获得UL9540A、UL1973、IEC62619、UN38.3等国际权威认证,具备出海资质,能助力瑞浦兰钧加快步伐摆脱内卷压力,持续拓展海外布局全球市场。

问顶电池受认可,技术驱动绿色未来

值得提及的是,ESIE领袖峰会举行当天,瑞浦兰钧问顶储能电池荣获第八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2024储能卓越产品奖TOP10”。由此可见,不管是获得产品奖项,还是电池发布后接连与POWIN、SUNPIN SOLAR等国际客户签下大额订单,都足以证明瑞浦兰钧的问顶储能电池备受认可,收获市场青睐。

包括参考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榜单,瑞浦兰钧位居第四,已然跻身储能一线阵营,这个成绩也切实反映了瑞浦兰钧储能产品大受欢迎。

回到眼前,当大容量成为电池厂商打磨产品的核心卖点时,谁先抢滩,谁的赢面往往会更大。很明显瑞浦兰钧抢占到制高点,旗下已有280Ah、320Ah、345Ah等问顶储能电芯,以及5MWh、5.5MWh、6.9MWh储能电池舱,成功打造了大容量问顶矩阵,尤其在“问顶345Ah电芯+6.9MWh电池舱”这套组合拳下,储能市场大有可为。

作为储能电池领军企业,瑞浦兰钧未来将秉承“技术创新为王”的企业理念,通过技术创新赋能更多的大储落地,刺激大容量市场持续升级,领衔助阵绿色事业能源转型,大力推动储能产业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以储能增效问顶未来。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