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智能电网概念业绩兑现 海兴电力近10亿净利超预期|年报解读

智能電網概念業績兌現 海興電力近10億淨利超預期|年報解讀

財聯社 ·  04/15 22:11

①海興電力2023年淨利潤超出機構預期; ②公司擬“10股派11元”,分紅力度創新高; ③海外市場多點開花,國內市場相對平淡。

財聯社4月15日訊(記者 羅禕辰)股價狂飆突進的海興電力(603556.SH),2023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9.82億元,同比增長近五成,超出此前多家機構預期。

今日晚間,海興電力發佈2023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收42億元,同比增長26.91%;歸母淨利潤9.82億元,同比提升47.9%,與此同時,公司經營性現金流亦大幅攀升。綜合多家券商研報,這一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此前券商普遍預計公司全年歸母淨利潤在8億元上下。

伴隨業績增長,公司年度分紅規模亦創下新高。海興電力擬向全體股東“10股派11元”,預計分紅總金額爲5.35億元,爲2023年歸母淨利潤的54.44%。

作爲出口導向型公司,海興電力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海外市場貢獻。2023年,公司海外營業同比增長 51.29%,達到27.91億元,其中,海外智能用電業務實現收入 25.61 億 元,同比增長 41.72%;海外智能配電實現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406.67%; 海外新能源業務實現收入1.13 億元,同比增長 672.38%。

對於海外業務增長,公司在年報中表示,解決方案類產品佔比提升以及新興市場開拓均有貢獻。公司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財聯社記者調研時曾表示,單表計類產品的訂單規模一般不超過千萬規模,但M2C和AMI解決方案項目單筆訂單規模能達到2億-3億元,並且由於技術的複雜度更高,後者的平均毛利也較表計產品的平均毛利更高。

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海興電力曾在巴西中標過多個大型項目,在此基礎上,公司提出要將巴西經驗複製到其他地區,還表示國內新能源產能充足,尋求搭建渠道體系幫助產品出海。從2023年年報信息看,公司在非洲市場取得突破,完成非洲市場配網集採項目中標和交付,海外新能源渠道業務亦取得收入。

相比之下,國內業務略有下滑,整體營收規模爲13.72億元,公司將原因歸咎於配電網環節投資有所滯後。今年4月,國家電網公佈了最新一批計量設備(電能表)中標結果,中標總金額達到123.8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28%,銀河證券報告指出,預計2024-2025年間,國內市場將迎來新一輪電錶存量更換高峰,海外市場的需求增長趨勢也將延續。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