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扣非業績增長25%,Q4 業績顯著改善。2023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60 億元,同增11%;實現歸母淨利潤80 億元,同增2%;扣非歸母淨利潤72 億元,同增25%,扣非業績增速顯著高於收入,主要因上年同期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等非流動資產實現較多投資收益。分季度看,Q1/Q2/Q3/Q4 單季營收分別同增24%/19%/12%/-3%;單季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變動+18%/-17%/-70%/+35%,Q4 單季業績顯著改善,主要因:1)單季投資收益增加4.2 億;2)單季減值少計提3.6 億;3)所得稅率同比大幅下降12pct。分業務看,工程建設實現營業收入3435 億元,同增14%,其中傳統能源/新能源/房建/基建分別實現營收1202/1157/255/396 億元,同比-5%/+39%/-11%/+12%;設計諮詢/工業製造/投資運營分別實現營收192/337/294 億元,同比變動+10%/+23%/-12%。分區域看,境內/境外分別實現營收3499/561 億元,同增9%/20%,海外收入增速亮眼。
毛利率提升,經營+投資性現金流改善。2023 年公司綜合毛利率12.6%,同比提升0.2pct,其中工程建設/設計諮詢/工業製造/投資運營毛利率分別同比變動+0.2(新能源工程+0.22)/-2.1/-0.8/+10pct。期間費用率8.45%,同比提升0.14pct,其中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變動+0.01/-0.11/+0.35/-0.11pct,管理費率下降主要因管理人員規模有所縮減,財務費率提升主要系融資需求上行致利息開支有所增長。資產(含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少計提7.1 億元。投資收益同比減少6.8 億元。所得稅率19.66%,同比-4.2pct。
少數股東損益佔比29%,同比+4pct。歸母淨利率爲1.97%,同比-0.16pct。公司全年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95 億元,較上年同期多流入15 億;投資性現金流淨流出415 億元,同比收窄75 億元,現金流有所改善。
全年新簽訂單同增22%,新能源、市政工程延續高增。2023 全年公司新籤合同額12837億元,同增22%,其中境內新籤合同額10030 億元,同增24%;境外新籤2807 億元,同增17%,“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新籤合同額2674 億元,同比高增62%。分業務看,工程建設新籤合同額11982 億元,同增21%,其中傳統能源/新能源/城市建設/綜合交通/其他工程分別同增8%/26%/31%/17%/23%,新能源板塊中抽水蓄能業務新簽訂單1249 億元,同比高增88%,增速亮眼。設計諮詢/工業製造/其他業務新籤合同額215/362/279 億元,同增50%/45%/49%。截止2023 年末公司未完合同額2.5 萬億元,佔2023 年營收6.1 倍,在手合同充裕。
新能源裝機規模顯著提升,氫能、新型儲能產業加快佈局。1)新能源運營:2023 年公司獲取新能源投資指標2010 萬千瓦,新增併網新能源控股裝機容量475 萬千瓦,抽水蓄能領域連獲遼寧本****河、甘肅白銀平川等12 個國家“十四五”規劃項目投資開發權,總裝機容量1590 萬千瓦。截止2023 年末累計併網新能源951 萬千瓦,同比高增91%,其中風電/太陽能/新型儲能分別達274/667/10 萬千瓦。2)新型儲能:打通壓縮空氣儲能天然鹽穴和人工硐室兩條關鍵技術路線,“研投建營”一體化實施湖北應城300 兆瓦天然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甘肅酒泉300MW 人工硐室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3)氫能:聚焦綠電制綠氫、綠氫制綠氨、海水淡化等氫能核心領域,研製成功1500Nm3/h鹼性電解水制氫裝備,建成國內首座8MW 級大型鹼性電解水制氫機組檢測平台;設計建設的全球最大體量綠色氫氨醇一體化新技術示範項目吉林松原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推動可再生能源制氫與綠色氫基化工規模化發展。
投資建議:基於公司2023 年業績情況下調盈利預測,預計2024-2026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爲88/99/111 億元,分別增長10%/13%/12%,EPS 分別爲0.21/0.24/0.27 元,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爲10.2/9.0/8.1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電力投資需求下降風險、新能源及氫能等新業務發展不及預期風險等。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