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电竞俱乐部RNG欠款千万濒临破产!赞助曾拿到手软,如今学东方甄选带货自救

電競俱樂部RNG欠款千萬瀕臨破產!贊助曾拿到手軟,如今學東方甄選帶貨自救

藍鯨財經 ·  04/11 20:20

欠債千萬,瀕臨破產,債主上門討債……作爲國內曾經粉絲最多、知名度最高的電子競技戰隊,如今的RNG走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

隨着遊戲熱度的降低,市場逐漸回歸理性。老牌資本逐漸退場,新興資本入駐後,電競賽事產業基本完成更新迭代。

RNG面臨破產危機

CEO自曝欠款幾千萬,學東方甄選帶貨自救

近日,RNG俱樂部CEO李傑明在接受差評採訪時透露,俱樂部已經觸底,可能會馬上破產,另外存在大幾千萬窟窿,每個月還有幾百萬的運營支出。

除了俱樂部瀕臨破產的消息,李傑明還透露出多個關鍵信息點,RNG目前只剩下一個贊助,這些年一直沒有躺平,也沒有正向盈利過,一直靠輸血運營。俱樂部未來會通過發行卡牌、發行 NFT、拍短劇、直播帶貨等方式自救。

李傑明表示,東方甄選給了 RNG啓發,未來俱樂部會從遊戲角度直播帶“貨”,爭取半年的時間實現做遊戲版“ 東方甄選 ”的目標。

事實上,RNG經營不善並不是什麼不爲人知的祕密。

早在2022年,RNG前隊員MLXG(劉世宇)就將老東家送上了法庭。MLXG在個人微博曝光RNG拖欠自己的直播工資長達兩年,多次跟RNG交涉無果,無奈之下在S11全球總決賽時提起訴訟。2023年,RNG再次掀起討薪風波,多名選手在評論區向RNG索要工資。

天眼查顯示,RNG所屬的上饒市樂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涉及糾紛18起,多爲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等。RNG戰隊老闆姚金成(白星),當前已被限制高消費、列爲失信被執行人(老賴),案件顯示其未履行金額超1799萬元,未履行比例超 97%。

近年來,RNG被官司纏身,負面頻出,不少觀衆調侃:“這家公司打官司比打比賽還多。”隨着事件的持續曝光,RNG在粉絲的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贊助LOGO印滿隊服、冠軍拿到手軟

俱樂部仍難逃虧損困局

RNG的落寞不禁讓人唏噓,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俱樂部竟走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

巔峯時的RNG有多火?

RNG電子競技俱樂部成立於2012年,旗下擁有9個遊戲分部(12支戰隊),在六七年前可以說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電子競技俱樂部,沒有之一。

在英雄聯盟領域,該俱樂部曾2次奪得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亞軍,3次在MSI季中冠軍賽奪冠,5次在LPL奪冠。不僅如此,在2018年的雅加達亞運會英雄聯盟項目中,RNG戰隊有六名選手出戰,四名隊員獲得冠軍獎牌。

巔峯時期,RNG的贊助商多達十餘家,隊服上印滿了奔馳、惠普、羅技、虎牙等大牌LOGO,主動求合作的資本絡繹不絕。

然而電子競技有流量有關注度才有商業價值,近年來遊戲熱度降低、俱樂部官司纏身、成績變差,一系列不利因素將RNG推上了懸崖邊,形成如今積重難返的局面。

雖然當前國內電競行業一片火熱,但電競俱樂部卻一直陷入“虧損”的怪圈。

電競賽事從業者驍遙對藍鯨記者表示,電競行業燒錢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一個俱樂部旗下往往有多個戰隊,一個戰隊不少於5個人,加上教練、後勤等崗位,光工資一年就需要上千萬,如果算上明星選手,那還需要支付高昂的轉會費,目前LPL聯賽頂級選手的薪資差不多在兩三千萬。而這僅僅只是人工費用,還沒算上營銷、場地、設備等費用,俱樂部的燒錢程度可見一斑。

“但相對應的,俱樂部的商業模式較爲單一,大部分收入來自於品牌贊助、媒體版權收入、賽事獎金以及周邊產品等,贊助收入能佔到一大半。如果戰隊成績不好,將直接影響到俱樂部的收入。目前國內的電競俱樂部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驍遙以RNG舉例稱例,之前戰隊成績好的時候接了很多代言,才能勉強維持戰隊運營,但今非昔比,本賽季戰隊成績只有倒數第四,這對俱樂部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如今的RNG恐怕只剩下一個牌子和消耗殆盡的情懷了。

電競產業資本加速更新迭代

巨頭爲何砸重金瘋狂佈局

近年來,國內電競俱樂部背後資本已經歷了多次更新迭代。那些虧損無法維持經營的公司最終只能選擇出售俱樂部,接手的往往都是實力雄厚的資本。

例如目前LPL戰績最好、人氣最高的兩隻戰隊BLG與JDG,其背後分別是社交媒體巨頭B站與電商巨頭京東。

2020年12月,BLG迎來了行業巨頭平安銀行的入駐,達成冠名合作,戰隊正式更名爲BLG平安銀行。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銀行與BLG電子競技俱樂部的合作,成爲了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中第一個冠名聯賽戰隊的案例。

2021年6月,JDG迎來了CPU巨頭英特爾的入駐,兩者達成兩年的冠名合作。從2021年6月6日起,JDG就已正式更名爲JDG英特爾電子競技俱樂部(JDG Inter Esports Club)。

在這樣一個資本博弈的時代,電子競技成爲巨頭才玩得起的“土豪遊戲”,從英特爾到平安銀行,對於衆多老牌資本來說,花重金冠名注資電競戰隊,意在通過電競這塊蛋糕,卡位年輕市場賽道加速破圈轉型。

對於戰隊而言,擁有雄厚資本的加持就意味着可以購買更好的選手、教練,意味着戰隊可以擁有更好的基礎配置、生態環境。

除了燒錢

新生代電競資本還強在哪兒?

然而電子競技遠遠不是“燒錢買買買”那麼簡單,除了資金上博弈外,還有背後的商業模式、運營體系、人才培養機制、產業生態、後勤保障等多重因素的拼殺。

以JDG爲例,戰隊近年來能取得如此成績,既是俱樂部在運營層面的實力證明,也是京東多年來在電競領域佈局規劃的集中體現。

早在多年前,京東就敏銳察覺到電競行業的巨大市場,逐步着手整合行業供應鏈資源,開始打造遊戲產業新生態圈,包括聯合各大廠商推出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電競產品、組建職業電競戰隊、創建自有賽事品牌、攜手各大品牌推出裝備超級品類日等。

以電競來打造影響力,再通過電競吸引的巨大流量來反哺平台,多年以來憑藉電競+電商這一組合模式,京東已經形成了一套以長久發展的產業生態閉環。

反觀RNG,在巔峯時期也沒能做好商業化和產業生態的佈局,單純依靠贊助勢必無法長遠。

在談到背後資本的問題時,驍遙說到:“對京東、B站等巨頭而言,俱樂部賺錢與否並不是主要考量,他們需要電競的巨大流量來反哺公司的主營業務,衆所周知,電競行業最不缺的就是流量,資本也不缺錢,兩者互補才能讓電競行業回歸到更加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軌道上。”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