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日股“焕新”小秘密:短短两年东证主板上市公司数量骤减20%

日股“煥新”小祕密:短短兩年東證主板上市公司數量驟減20%

財聯社 ·  04/10 08:42

①隨着主板上市公司的標準收緊,東證所Prime市場的掛牌企業數量較原先的東證一部驟減兩成;

②日本交易所集團CEO表示,改革後上市公司面對資本市場時變得更認真了。

隨着週二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宣佈再度發行日元債,投資者們又追憶起了日股過去兩年上漲60%的歷程,輕輕拉出一根1%的小陽線。

對於日本股市突然“煥然一新”的變化,其中的緣由固然有華爾街股神的魅力引領,但在更深層次裏,也有着市場自身的革新。舉例而言,與兩年前相比,現在要維持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位置的難度已經上升了一大截——推動大量上市公司要麼私有化退市、要麼退到更低級別的市場中。

從2175到1650

在日本資本市場具有分水嶺意義的2022年4月,東證所將原來的“主板”東證一部、“中小板”東證二部,“科創板”賈斯達克,以及新興股票板塊重組爲主要市場(Prime market)、標準市場和增長市場三大塊。

對於外國投資者,特別是購買指數基金的股民而言,關注的自然是“主板”上市公司的變化。

截至今年1季度末,在主要市場掛牌的上市公司總數爲1650家,創近12年新低。作爲對比,因爲此前上市門檻降低的舉措,在2022年末在東證一部掛牌的上市公司數量一度達到2175家

主板上市股票數量驟減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標準大幅提高了。舉例而言,與原先維持東證一部掛牌交易的標準相比,新的主要市場將流通股市值要求翻了10倍至100億日元;同時對維持上市的公司盈利要求翻了5倍市值要求也翻倍

由於此前的低標準,一些增長潛力差、股價持續低迷的公司也被納入交易所的主板市場,這也是主板改革精簡的主要目標。改革初期,有300家未達到新標準的公司被暫時允許留在主要市場,到去年10月,已經有177家退到標準市場,還有一些公司選擇私有化退市。

剩下的公司則努力展開轉型。爲了留在主要市場,東京建築設備供應商Sakai Heavy正在將營收3%-4%的資金投入研發,同時承諾若股本回報率超過6%,則將淨利潤的一半用來支付股息。受此帶動,Sakai Heavy的股價在過去兩年裏翻了一倍。

(Sakai Heavy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公司變得更認真了”

推動這項改革的日本交易所集團CEO山道裕己表示,現在上市公司在處理資本市場方面變得更認真了

他介紹稱,過去兩年裏,主要市場的上市公司市值增長80%達到6000億日元。而在2023財年裏,外國投資者一共淨購買7.7萬億日元的股本股票,之前一年出現了1.8萬億日元的拋售。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股民大都知道山道裕己上任初曾評價稱,東京主板的一半上市公司市淨率低於1。不過很少有人提及他的改革是有國際化樣板來對照的——他希望日本破淨上市公司的比例能接近標普500指數(5%)和歐洲斯托克600指數(19%),然後再進一步追求更高的估值。

湊巧的是,山道裕己的改革也撞上了日本的歷史大勢。隨着日本快速老齡化,四分之一的人都已經達到領養老金的年齡,國內資管機構對推動股市改善回報的動力也越來越足。許多外國投資者多年來感到不滿的毛病——上市公司不關心市值、資本利用率不足、公司治理等問題,也在這一波改革中獲得重點關注。

在去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山道裕己笑着表示,他現在打高爾夫球時,經常會碰到許多上市公司高管和他說“抱歉,我的公司市淨率低於1,我很抱歉”。

對於今天的日本股市而言,改革之路也才剛剛開始。目前東證主要市場中仍有非常多的小市值公司,平均市值也剛剛達到紐交所或納斯達克精選市場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

三井住友DS資產管理公司的首席策略師Masahiro Ichikawa總結稱,若(主要)市場變得更有選擇性,對投資者也將更具吸引力。

編輯/ne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