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长寿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科技发展如何颠覆养老产业?

長壽時代下新質生產力:科技發展如何顛覆養老產業?

環球網 ·  04/09 19:54

來源:環球網

人口加速老齡化正在成爲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之一。聯合國經社理事會近日發佈的《2023年世界社會報告》稱,到本世紀中葉,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也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爲29697萬,佔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爲21676萬,佔全國人口的15.4%。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預測顯示,到2050年我國80歲以上老人數量將會翻兩番,也就是說,我國已經步入長壽時代。

長壽時代,如何滿足不同人群的新需求,實現人口轉變下的新均衡?如何將長壽時代的內涵進一步豐富爲健康時代、財富時代甚至智能時代?

4月8日,作爲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第六屆長壽時代高峰論壇在武漢召開。本屆論壇由泰康保險集團、泰康長壽時代研究院主辦,邀請政產學研各方代表聚焦“長壽時代與長壽經濟”,共同解讀中國養老需求,探尋銀髮經濟及產業實踐,展望人工智能等科技發展對養老的改變,共話長壽時代創新解決方案。

“我國養老產業大有可爲,發展銀髮經濟既是實現老年群體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需要,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養老產業未來前景廣闊,將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拉動投資,也可以促進就業。伴隨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逐漸增強,養老產業也會越來越大。”民政部養老服務司二級巡視員王輝在致辭環節中表示。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二級巡視員王輝

王輝認爲,在發展養老產業過程當中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要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政府要讓市場在養老服務的資源分配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要致力於構建健康高效的養老服務業態,讓養老服務的微觀主體更有活力,市場機制更有效,宏觀調控更有度。

大健康產業逐鹿長壽時代,將釋放哪些新動能?

長壽時代,龐大的健康需求將促進大健康產業的極大發展。爲人們提供健康生活解決方案,是大健康產業最大的商機,也將推動社會進入健康時代。對此,動脈網合夥人、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大數據專家組專家姜天驕談到,大健康和長壽時代是“雙螺旋”相互促進的關係,看好早期篩查診斷、藥物創新療法等相關大健康產業賽道方向。當前時代最大的變量是人工智能,如果相關先進技術產生突破,將會爲大健康產業帶來變革性影響。

動脈網合夥人、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大數據專家組專家姜天驕

武漢大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趙耀輝認爲,從我國老年人居住安排的變化趨勢來看,未來老年人的養老照料問題亟須解決。她分析,養老方式的選擇基本上是家庭的決策,也就是說在家庭養老、到養老院,還是通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來養老,這是一個家庭的選擇。如何解決未來老年人的照料難題?首先是鼓勵父母隨遷,隨遷方案重點要解決社會保障的可攜帶性問題;再就是市場提供照料,其重點是成本分擔機制的設計,這些都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武漢大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趙耀輝

在優必選科技聯席首席技術官、健康事業部總經理譚歡看來,進入長壽時代,以智能科技驅動長壽經濟,需要自上而下的系統設計。展開來說,就是在國家戰略引導下,去設計一套分級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把以機器人爲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其中,並以社區服務中心爲載體,以智能化服務、數據化管理和自動化運營爲手段,使搭載這些技術和服務的機器人真正走入人們生活中,實現新的系統、新的服務和新的價值。

優必選科技聯席首席技術官、健康事業部總經理譚歡

“長壽時代的到來給很多行業帶來巨大機遇,同時也帶來挑戰。”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表示,高科技賦能的健康長壽時代來臨,新一代技術變革正推動醫療健康產業升級。如今技術發展有兩大趨勢:機器的生物化,生物的機器化。一方面,機器變得越來越“擬人”,開始擁有自我學習和自我進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生物健康領域也誕生越來越多先進的手段,來改善人類生命健康水平。

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

隨着長壽時代的來臨,人們越來越關注壽命與財富的積累,長壽經濟應運而生。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泰康長壽時代研究院理事長陳東昇表示,當前伴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老齡人口規模快速增長,這必將帶來健康養老需求的擴大,並向長壽時代邁進。長壽時代百歲人生,生命尺度發生變化,健康醫療和養老是最大的民生,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決觀念、服務和支付的問題。

“泰康方案”的本質就是用保險的方式爲客戶累積財富,持續打造最佳最優養老籌資模式,爲客戶提供醫養康寧一站式全生命週期的高品質養老服務。”他說,正如企業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一定要遵循六個字:安心、便捷、實惠。如果不能降低成本且方便客戶,那麼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

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昇

長壽經濟課題發佈,從微觀視角看中國養老需求

在論壇的長壽經濟課題發佈環節,泰康長壽時代研究院帶來最新研究成果——《從微觀視角看中國養老需求》。課題發佈主持人、泰康長壽時代研究院副院長兼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知立指出,長壽經濟本質就是提升支付的能力和意願,通過老年價值的再創造來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泰康長壽時代研究院副院長兼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知立

“中國老齡富裕階層在不斷擴大,催生了養老服務的發展。在長壽時代,要更加深入和完整地理解老齡群體的養老需求,需要同時考慮到老齡群體與其他群體之間的聯繫,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基於代際之間的聯繫,系統研究老齡化對於勞動力以及未來經濟發展的影響,深入評估各項政策的利弊。”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特聘院長、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進一步談到,通過對老齡家庭的經濟狀況、支付能力以及未來養老需求的研究,能夠爲了解老齡群體全貌提供重要的視角,同時希望數據與研究可爲制定相關政策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堅實支撐。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特聘院長、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副主任、住房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弋代春介紹,通過比較2011年和2021年不同年齡段老年家庭收入情況發現,各年齡段家庭在收入方面都有明顯提升,但提升來源略有不同。在此期間,家庭財富也實現了翻倍增長,從財富結構上看,主要源於金融資產以及房屋價值增值。“越是年輕的、高收入的、富裕家庭,選擇將財富全部留給子女的比例越低。”她表示,支付能力在提升,支付意願也在提升,這意味着未來新老年人的消費潛力更大,是行業需要關注的群體。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副主任、住房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弋代春

AI遇到長壽時代,新質生產力如何掀起養老革命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當AI遇到長壽時代,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華大集團董事、副總裁李斌作爲環節主持人,與科幻作家、企業代表、醫養專家共同圍繞“當AI遇到長壽時代”的主題,面向未來世界訴說對“人工智能+”的實踐及展望。

“我覺得一定會出現AI居家養老和AI社區服務中心這樣的模式。”科幻作家郝景芳分享了她的科幻小說《孤獨終老的房間》。郝景芳認爲,很多技術真正影響社會,並不完全在於技術本身,而是技術以何種方式進入社會,以及技術和每個人的交互方式是怎樣的。只有相應配套機制、法律系統都能夠跟隨技術向前發展,方能確保技術能夠造福於人類。

科幻作家、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

李斌表示,健康長壽是人們普遍的期望和願望,而健康長壽之道在於六個精準,即精準預防、精準檢測、精準營養、精準運動、精準醫療、精準健康。實現前五個“精準”,才能實現精準健康。他認爲,精準預防是要通過基因檢測、影像分析等一系列手段,充分了解自己,了解生命,防患於未然。

“過去認爲衰老是自然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但現在經過研究發現,對於病理性衰老即各種致病性因素引起的早衰,是可以延緩甚至逆轉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候任主委張存泰認爲,實現百歲夢想,爲科技時代提供了可能性,老年醫學不可或缺。醫學在保護健康、延長健康壽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訊飛醫療智能硬件業務總經理崔榮濤表示,醫療大模型有助於獲知優質醫療資源和慢病管理、診後康復等方面健康知識,讓人觸手可及,從而可以間接改變人對壽命、對健康的預期。同時,他也提示道,醫療大模型仍需要不斷提升其技術成熟度。

鷹瞳科技聯席 CTO、AI研發總監熊健皓則認爲,AI能夠降低醫療成本,比如通過AI識別視網膜,可以快速將血管“量化”,看出生物年齡及有無病竈。“我希望未來AI可以發展得更迅猛,爲人們快捷檢測,防患於未然,以免突發許多重大疾病。”

對於AI機器人能否代替子女養老的問題,泰康保險集團助理總裁兼副首席科技創新官杜彥斌首先表示,不管是機器人,或是非人形輔助設備,一定會在未來生活當中幫助到我們,這是科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此外,親人的陪伴也是必要的。

與會嘉賓對”AI遇到長壽時代“表示出了積極的態度,他們認爲,長期來看,科技的發展常常超出人們想象,AI機器養老的場景大概率會出現,但心靈的溫暖還是要靠家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