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观点 | 港股近期修复预期仍需更多证据确认

觀點 | 港股近期修復預期仍需更多證據確認

中金策略 ·  04/08 09:35

上週海外中資股市場繼續震盪,缺乏明確方向,這也與我們此前觀點相一致不過,中國和美國3月PMI數據的同步改善確實引發了關於中國甚至全球製造業活動是否正在修復的討論,而這對於週期性復甦的判斷和上游原材料板塊能否跑贏至關重要。相比當前的市場預期,尤其是與大宗商品所反映的亢奮情緒,我們認爲仍需更多證據確認。

即使不考慮中採對3月PMI季節性調整使用過去5年疫情期間數據所帶來的干擾,3月中國製造業PMI數據走強主要受新出口訂單推動,而生產和內需仍不溫不火。高頻經濟指標也繼續呈現明顯分化:出口表現較好,服務消費溫和修復,但工業生產和地產修復偏慢。

我們認爲,觀察基本面持續復甦的先決條件和第一性原則,仍是政府或私人部門明確的信貸擴張。雖然中央政府已經通過推出兩輪萬億人民幣國債開始加槓桿,但私人部門(企業和居民)仍受制於過高的實際融資成本和過低的預期回報。此外,一季度整體不錯的經濟數據可能反而會降低短期出臺更多額外政策支持的可能性

鑑於外部聯儲局降息、國內經濟增長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不確定性上升,短期市場可能進入箱體震盪,直到對支撐經濟持續復甦至關重要的更多財政或貨幣支持出現。當前形勢下,結構性的“啞鈴”配置(高分紅、科技成長、部分出海與上游)更爲有效

正文:近期修復預期仍需更多證據確認

市場走勢回顧

上週海外中資股市場繼續震盪,缺乏明確方向。主要指數中,恒生指數上漲1.1%,漲幅居前,恒生國企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分別上漲0.9%和0.6%,而恒生科技指數下跌0.8%。板塊方面,原材料和能源板塊跑贏,分別上漲5.6%和2.8%,而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板塊表現落後,分別下跌3.1%和1.1%。

圖表:MSCI中國指數上週小幅上漲0.6%,原材料和能源板塊領漲

資料來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場前景展望

港股上週僅開盤三天,市場在區間內窄幅震盪。中國3月製造業PMI指數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突破50%回到擴張區間,超預期的強勁表現爲港股市場上週初的上漲提供了支撐,但這一樂觀情緒並未持續太久,上週後半周市場再度轉爲下跌。這也與我們此前觀點相一致,市場短期內可能進入箱體震盪。與之對應,資金流入也有所放緩,上週二和週三北向資金均維持流出,全周淨流出38.9億人民幣,EPFR統計的主動外資也持續流出A股和港股市場。

不過,中國和美國3月PMI數據的同步改善確實引發了關於中國甚至全球製造業活動是否正在修復的討論,而這對於週期性復甦的判斷和上游原材料板塊能否跑贏至關重要。相比當前的市場預期,尤其是與大宗商品所反應的亢奮情緒,我們認爲仍需更多證據確認。即使不考慮中採對3月PMI季節性調整使用過去5年疫情期間數據所帶來的干擾,我們進一步拆解發現,3月中國製造業PMI數據走強主要受新出口訂單推動,而生產和內需仍不溫不火,與近期高頻宏觀經濟指標所反映的情況相一致。3月中國製造業PMI環比上行1.7ppt,高於2010年以來3月環比上行0.9ppt的均值(排除受疫情影響較大的2020年),但50.8的水平仍低於51.5的歷史均值。其中,新出口訂單環比上行5ppt至51.3,在各分項指數中增幅最大,但生產指數爲52.2,僅略高於2010年以來52.1的低點(不包括2020年)。

圖表:3月中國製造業PMI達到50.8,仍低於2010年以來51.5的歷史均值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月中國PMI數據超預期主要受益於出口改善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與此同時,高頻經濟指標繼續呈現明顯分化。一方面,出口表現較好,3月以來港口完成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環比持續走高,3月31日當週港口完成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較2023年春節後同期分別增長11.0%和15.6%,這也與PMI數據主要受出口支持相一致。服務消費溫和修復。據文旅部統計清明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19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國內遊客出遊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而人均消費金額也首次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工業生產和地產修復偏慢。相較2019年同期,3月29日當週螺紋鋼開工率下降31.2ppt,PTA開工率下降12.3ppt。而從環比來看,3月29日當週螺紋鋼價格繼續環比下滑3.2%,產量環比續降0.9%。地產方面,儘管3月最後兩週有所回暖,但30大中城市商品房的3月周均成交面積同比下滑40%,4月初地產銷售仍然偏弱。

圖表:清明假期國內遊客出遊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清明假期人均消費金額首次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之上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近期房地產市場銷售有所修復,但季節性因素可能是主要驅動力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投資者可能會對近期混雜的數據感到困惑,但我們認爲,觀察基本面持續復甦的先決條件和第一性原則,仍是政府或私人部門明確的信貸擴張。雖然中央政府已經通過推出兩輪萬億人民幣國債開始加槓桿,但私人部門(企業和居民)仍受制於過高的實際融資成本和過低的預期回報。中金宏觀組認爲,即將公佈的3月社融和M2增速可能進一步降至8.7%和8.5%[1]。誠然,今年廣義財政赤字1.9萬億人民幣的增量(相當於GDP的1.5%),與去年的收縮相比改善較大,但距離我們測算的5-6萬億人民幣(GDP的4%)仍有差距。此外,一季度整體不錯的經濟數據可能反而會降低短期出臺更多額外政策支持的可能性。例如,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對經濟和通脹的評價相對積極,暗示直接採取額外寬鬆政策的可能性較小,但會重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如增加金融支持以促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此外,央行此次提到要關注近期長期收益率的快速下降,引發了對央行採取措施應對資金空轉、收緊流動性的擔憂[2]。

外部環境看,近期美國經濟表現出的韌性可能會給降息路徑和10年期美債利率走勢帶來不確定性。上週聯儲局官員表示今年降息三次是合理預測[3],鷹派與鴿派觀點趨同。3月美國非農新增30.3萬人,明顯好於預期的21.4萬和前值27.5萬。就業市場的短期韌性,加上聯儲局鷹派的表態,使未來的降息路徑具有一定不確定性。此外,中美關係也值得進一步關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訪華期間強調了對中國某些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擔憂,如太陽能、新能源汽車等[4]。

圖表:10年美債利率目前攀升至4.4%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鑑於外部聯儲局降息、國內經濟增長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不確定性上升,我們認爲,短期市場可能進入箱體震盪,直到對支撐經濟持續復甦至關重要的更多財政或貨幣支持出現。當前形勢下,結構性的“啞鈴”配置(高分紅、科技成長、部分出海與上游)更爲有效

具體來看,支撐我們上述觀點的主要邏輯和上週需要關注的變化主要包括:

1) 3月製造業PMI數據超過市場一致預期。3月製造業PMI環比上行1.7ppt至50.8%,重回擴張區間。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5個位於擴張區間,比上月增加10個。分項來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環比上升0.7、1.5和3.9ppt,生產指數上行2.4ppt,新訂單指數上行4ppt,新出口訂單指數上行5ppt,經濟景氣水平回升。3月非製造業PMI上升1.6ppt至53.0%,3月綜合PMI指數上行1.8ppt至52.7,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擴張加快。

2) 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提出關注長期收益率變化。整體上,本次例會延續此前政策基調,在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基礎上增加“先立後破”。央行指出中國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將促進物價溫和回升,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同時,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會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結構上,央行指出要推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金融支持[5]。

3) 3月美國非農新增就業人數超過市場預期和前值。3月美國非農新增30.3萬人,明顯好於預期21.4萬和前值27.5萬。分行業看,服務就業與上月持平,建築與製造業是就業增加的主要動力。失業率從上個月3.9%降至3.8%,勞動參與率從62.5%升至62.7%,表明更多人進入勞動市場且失業人數下降,顯示就業市場強勁。工資同比從4.3%降至4.1%,環比由0.2%升至0.3%。短期就業市場的韌性進一步說明降息次數下降,但徹底排除任何降息可能性還有點早。

4)流動性:上週南向資金仍然保持流入勢頭,而海外資金在過去40周持續流出。具體看,EPFR的數據顯示,上週海外主動型基金流出海外中資股市場,流出規模共計2.0億美元(此前一週流出總量3.6億美元),爲連續40周流出海外中資股市場。與此同時,上週互聯互通僅開市兩天,內地投資者全周通過港股通共買入85億港元的港股。

圖表:海外主動型基金持續流出海外中資股市場,而南向資金流入勢頭保持不變

資料來源:EPFR,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EPFR,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配置建議

我們重申此前觀點,即進一步的政策支持、尤其是直達需求側的財政刺激才可能是徹底扭轉市場與基本面的最主要抓手。在更多利好性政策以及基本面修復兌現前,我們認爲當前環境下整體啞鈴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穩定現金流板塊(高分紅比例,如電信、公用事業和能源)、高端科技升級板塊(科技硬件、半導體)和中端優勢行業出海板塊(工程機械、汽車與零部件、新能源與光伏、部分品牌消費等)將是建議核心關注的三條主線。

[1] https://www.research.cicc.com/zh_CN/report?id=335051&entrance_source=ReportList

[2] 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5321356/index.html

[3]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us/feds-daly-says-3-rate-cuts-this-year-reasonable-2024-04-02/

[4] 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2232

[5] 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5321356/index.html

編輯/Jeffre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