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信维通信(300136):海外卫星计划加速 公司业务有望受益成长

信維通信(300136):海外衛星計劃加速 公司業務有望受益成長

東吳證券 ·  04/03

星艦三飛成功,第四次任務有望驗證回收技術:2024 年3 月14 日,星艦進行第三次試飛成功,但未實現回收。馬斯克於21 時40 分在X 平台發文,向星艦團隊表達祝賀,稱星艦“已達到環繞速度”。星艦總共經歷三次試飛,四飛將成爲拐點驗證回收技術。在2023 年4 月20 日的首次試飛中,星艦成功驗證了火箭結構的合理性,在升空約四分鐘後在39km 高度爆炸解體,發射失敗;2023 年11 月18 日,第二次試飛失敗,火箭升空3 分鐘後爆炸,飛到14.8 萬米高度;2024 年3 月14 日,星鏈第三次試飛成功,驗證星艦部署衛星的核心能力,但未實現回收。根據SpaceX 總裁格溫·肖特維爾,2024 年5 月3 日,星艦預計進行第四次試飛,並驗證回收複用能力。

受益於全球衛星網絡覆蓋,接收器滲透率提高:星鏈計劃的衛星部署在近地軌道上提供覆蓋全球網絡。衛星通信對功率需求大,星鏈地面接收器是信號傳輸中必須品。星鏈地面接收器的發射功率可達2.44W,而手機直連衛星的最大發射功率在23~26dbm(0.2~0.4W)之間。更多的衛星進入軌道提高了全球互聯網覆蓋的能力和更多數據傳輸帶寬,每顆StarlinkV2mini 衛星提供80Gbps 的速率。更高的帶寬可容納更多的地面接收設備,地面接收器滲透率提高。2023 年12 月,星鏈已擁有超過230萬活躍用戶。

星鏈發射降低成本,加速推進星鏈計劃:星艦核心的快速複用能力降低載荷成本和時間成本。採用“油罐”太空補充燃料,“油罐”單次可攜帶最多100 噸燃料。選用液氧甲烷未燃料降低燃料成本。星艦運載能力超過其他超重型運載火箭,大幅降低單位運輸成本。星艦的LEO 有效載荷可達150t~200t。較高的LEO 有效載荷和極低的發射間隔使星艦能有效加速星鏈衛星數量增加,加速推進星鏈計劃。星艦的單位運輸成本比獵鷹9 號降低超過9 成,最短髮射間隔約爲1 小時。

星鏈摒棄光纖光纜,實現更高性價比通信方案:由於星鏈空間-地面-用戶連接的特點,星鏈可以省去鋪設光纖光纜的成本,比5G 人均成本更低。根據基站總建設成本,信號覆蓋半徑和人口密度等數據,可以估測三類網絡服務的單位建設成本(人均成本)。星鏈的人均成本爲48 元/人、5G 基站的人均成本爲4063 元/人、4G 基站的人均成本爲25 元/人。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由於2023 年公司部分業務收到份額下降影響,我們下調公司23-24 年每股收益至0.57/0.79 元,預計2025 年EPS 爲1.34 元,公司爲消費電子射頻和結構件器件龍頭廠商,未來公司連接器有望隨着Starlink 接收器放量,且公司估值低於可比公司24 年平均30倍PE 估值,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衛星發射不及預期、技術研發穩定性變化、市場化機制不及預期、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