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大头?妙可蓝多主业盈利困局待解

投資收益佔淨利潤的大頭?妙可藍多主業盈利困局待解

投資者網 ·  04/03 07:31

《投資者網》張偉

3月26日,“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600882.SH)發佈2023年報。據年報,妙可藍多2023年的營收、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6%和54%。自2016年借殼上市以來,妙可藍多首次出現營收、淨利潤“雙降”的情形。

經過幾年廣告宣傳,妙可藍多已成爲“學生黨”心目中的奶酪棒第一品牌。營收、淨利潤“雙降”,扣非淨利潤連續兩年下滑,難道學生們都不吃妙可藍多了嗎?

除了賺錢難,妙可藍多的股價也長期疲軟。東財Choice數據顯示,今年1月,妙可藍多曾跌至11元/股,較2021年最高時的84.5元/股下跌近90%。截至3月29日收盤,妙可藍多報13.36元/股,公司市值68.64億元。

不過,妙可藍多也有好消息。3月初,蒙牛乳業(02319.HK)增持妙可藍多690萬股,對其持股比例提升至36.51%。2021年7月,蒙牛乳業成爲妙可藍多的控股股東,隨後又多次增持妙可藍多。

3月26日,妙可藍多在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對投資者表示,目前公司與蒙牛正開展有關蒙牛奶酪資產注入和雙方奶酪業務整合的研討。得到蒙牛助力,妙可藍多能否提升業績與股價,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女強人”打造的品牌

目前,國內牛奶品牌很多。隨機採訪一個路人,都能說出蒙牛、伊利、新希望等牛奶品牌。但要說到奶酪棒,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妙可藍多。經過多年廣告宣傳,妙可藍多成爲了國內奶酪第一品牌。妙可藍多能快速做到行業第一,除了大力宣傳,與創始人柴琇也有很大的關係。

公開資料顯示,柴琇生於吉林長白山。2001年,柴琇成立廣澤乳業。2006年,廣澤乳業就成了吉林第一乳品,其產量佔據當地乳品企業總量的90%以上。不過,廣澤乳業此時的產品主要是液態奶,受銷售半徑、行業格局等因素影響,小品牌的液態奶從很難區域市場走向全國。

2007年,柴琇到法國考察接觸到奶酪,決定改變廣澤乳業的業務模式:將公司產品從液態奶調整爲奶酪,同時調整目標客戶群,將奶酪的消費對象確定爲學生,推出適合兒童及青少年口味的奶酪棒,進行全國推廣。

與此同時,廣澤乳業的資本運作也有進展。2016年,廣澤乳業通過借殼華聯礦業到A股上市,華聯礦業的證券簡稱變更爲廣澤股份。2019年,廣澤股份將公司全稱變更爲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隨後廣澤股份更名爲妙可藍多。

2020年,妙可藍多開始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少兒頻道、分衆傳媒等平台進行宣傳。經過幾年的廣告“轟炸”,妙可藍多很快就成了國產奶酪棒第一品牌。

蒙牛增持成大股東浮虧超20億

有消息稱,早在2015年,蒙牛乳業就想控股或收購妙可藍多的前身廣澤乳業。最終,蒙牛的行動推遲了幾年,高價入局還造成了巨額浮虧。

據公告披露,2020年1月,蒙牛出資2.87億收購妙可藍多5%的股份,同時作爲戰略投資方以4.58億元增資入股妙可藍多的全資子公司吉林廣澤乳品科技公司,兩項交易蒙牛乳業共計花費7.45億元。

2021年7月,蒙牛又以30億元定增獲得妙可藍多23.8%的股權,成爲妙可藍多控股股東。隨後蒙牛多次增持,將其持股比例進一步提升。

據企查查,截至3月31日,蒙牛在妙可藍多的持股比例達36.51%。創始人柴琇的持股比例爲14.81%,是第二大股東。柴琇曾表示,雖然捨棄了董事長的位置和實際的控制權,但這能讓企業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平台,讓股東有更好的回報。

不過,蒙牛的投資卻是大幅浮虧。

公告顯示,蒙牛乳業第一次投資時的價格爲14元/股。2021年7月,蒙牛乳業30億元定增時的價格爲29.71元/股。2022年10月,蒙牛乳業要約收購2580.9萬股時的價格爲30.92元/股。目前,妙可藍多的股價僅13元/股左右,幾次收購,蒙牛合計浮虧超過20億元。對此,有投資戲稱,相對於小散的虧損,高價接盤的蒙牛似乎才是那顆最粗的“韭菜”。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蒙牛的入局帶動了妙可藍多股價上漲,2021年7月,妙可藍多最高時曾漲至84.5元/股,但那之後一路下跌,公司市值逐漸縮水,從最高時超過400億元到目前不足70億元。

投資收益佔歸母淨利潤大頭

除了股價讓投資者絕望,妙可藍多主營的奶酪業務,近幾年業績也不盡人意。

據年報,妙可藍多2023年營收40.49億元,較2022年(48.3億元)減少16%;歸母淨利潤6344萬元,較2022年(1.38億元)減少54%。妙可藍多表示,受原材料行情波動及匯率影響,原材料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導致業績縮水。

值得注意的是,妙可藍多2023扣非淨利潤只有717萬元,與歸母淨利潤相差5600萬元,究其原因,在於理財。2023年,妙可藍多投資收益5250萬元,佔當期歸母淨利潤的83%。2022年,這一比例只有43%。截至2023年末,妙可藍多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爲2億元,較2022年末的17.98億元,理財投入已經大大減少。

而妙可藍多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下滑也是非常明顯。2021年至2023年,妙可藍多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爲1.22億元、6692萬元、717萬元。

妙可藍多的“扣非”下滑明顯

對此,有投資者表示,妙可藍多再不努力,恐怕連創始人的工資都發不起了。年報顯示,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2021年至2023年的薪酬分別爲690.12萬元、585.83萬元和536.3萬元。企查查信息顯示,作爲第二大股東,柴琇目前持有妙可藍多7600萬股,市值超過10億元。

未來如何提升業績?妙可藍多表示,2024年要聚焦奶酪主業,減少液態奶等營收比例。柴琇也曾多次公開表示,將奶酪的食用場景更加多元化,讓奶酪走進更多中國人的餐桌,這是妙可藍多一直以來堅定的初心和努力的方向。

與此同時,大股東蒙牛也來“助力”。蒙牛乳業曾發公告表示,要在2024年7月9日前將蒙牛奶酪業務注入妙可藍多。妙可藍多在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目前公司與蒙牛正開展有關蒙牛奶酪資產注入和雙方奶酪業務整合的研討。(思維財經出品)■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