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船舶租赁(03877)发布致股东函——在变动中把握确定性

中國船舶租賃(03877)發佈致股東函——在變動中把握確定性

智通財經 ·  03/27 10:31

中國船舶租賃(03877)發佈致股東函。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國船舶租賃(03877)發佈致股東函。函中指出,中國船舶租賃堅持穩健運營的總方針,保持了經營業績在高位的穩健增長,提前兩年實現了2020年提出的“十四五”規劃經營目標。現階段公司會更加看重風險分散和收益穩定,把握穩定性更優先於規模擴張,更偏重於回報明確的項目。公司追求船隊資產價值、質量和科技含量的提升,繼續保持穩健合理的增長。

以下爲致股東函全文:

各位投資人:

2023年,是一個意外頻發、難以捉摸的一年。新造船價格觸及次高位,船廠訂單飽滿、船位難求,船東船廠緊張博弈;航運綠色脫碳步伐加快,但具體實施技術路線未定,導致影響不明;兩大運河因自然和人爲原因“限行”,引起相關船型運價大幅波動;船東回購增多,船舶租賃市場規模收窄,但仍有越來越多金融租賃公司進入市場,導致內卷激烈。

在宏觀層面,俄烏衝突、巴以衝突,紅海地區戰事頻發,地緣政治風險不斷攀升,受此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持續重構,從以成本效率爲側重轉向以安全穩定爲側重,呈現多元化、區域化演進特徵,並存在進一步碎片化的趨勢。爲應對通脹,聯儲局連番加息,使得資金成本高昂,再疊加疫情後的“疤痕”效應,全球經濟脆弱性進一步加劇。以Chart-GPT爲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全球矚目,數智創新的快速變化,既令人興奮,也有可能使人迷失方向。所以充滿不確定性的2023年,很有可能只是變化的開始,學會適應管理不確定性,在困難中積蓄力量,在複雜中發掘機遇,是各行業都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作爲一家以“國際一流船舶租賃與投資運營企業”爲戰略目標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國船舶租賃(03877)堅持穩健運營的總方針,積極踐行“產融結合,以融促產,服務主業”的使命,共同遵循“專業、專注、創新、高效”的核心價值觀,保持了經營業績在高位的穩健增長,提前兩年實現了2020年提出的“十四五”規劃經營目標。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28億港元,同比上升17%;實現利潤總額19.35億港元,同比上升10%,提前兩年實現公司“十四五”規劃制定的主要經營目標。

2022年,公司成立十週年之際,我們把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概括爲“專業、專注、創新、高效”,把經營路線概括爲“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在《2022年致股東函》中,我們把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各位投資人進行了分享,今年我們再圍繞公司經營路線,把公司對當前形勢的看法、投資策略以及應對方式,與各位交流。

一、專業化是公司長期穩健發展的基石

“專業”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核心概念,也是公司核心價值觀和經營路線之一。從微觀而言,專業化指專業的業務素質、工作技能和職責操守;站在宏觀的角度,我們認爲專業化意味着對行業規律的深入了解,對環境與趨勢的準確把握,對自身的清醒認識,以及對公司業務方向和投資重點的聚焦。

(一)在變動的行業如何保持穩健的收益

在《2022年致股東函》中,我們曾談到航運業是一個極富自身特色、具有較高專業壁壘的領域,我們把其特點概括爲:顯著的行業週期、劇烈的市場波動、廣泛的影響因素、豐富的產品類型、龐大的資金需求。因此在這樣一個行業,我們的首要目標是以更長的週期視角管控週期波動,保持長期的經營穩健。更直白一點,在相對短暫的週期高位,我們要儲備好充足的資源,支撐公司獲取理想的市場收益,更要保持足夠的清醒,敬畏週期力量;在漫長的週期底部,我們要堅定戰略定力,與市場各方相互扶持,沉着應付,等待時機,逆勢而上。也就是巴菲特說的“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爲應對週期風險,我們制定了“逆週期投資、順週期運營”的跨週期戰略,利用“固定+彈性收益”的經營模式平抑週期波動;均衡配置各船型資產,分散整體資產組合風險。整體上,我們主要以長租約固定收益,保障收益的長期穩定,同時我們會根據對市場趨勢的前瞻判斷,動態調整租約期限結構:在上行週期,我們將適度提高短期和即期租賃項目佔比;在週期高位,我們會把握好市場時機,給短期運營資產簽訂中長期租賃合約,固化未來收益。例如在2023年秋季,我們把握VLGC大漲的趨勢,爲一艘原本跑程租的VLGC簽訂5年期租,雖然犧牲了一定的短期超額收益,但把未來5年收益鎖定在理想水平。在資金成本管控方面,2021年美元利率降至低位,我們排除疫情干擾,及時發行5億美元債,把票息成本控制在2.1%;結合租賃項目開展一系列利率掉期操作,鎖定美元平均長期固定利率爲1.48%;2023年開展跨幣種融資,降低美元負債佔比,適當提高人民幣及歐元負債幣種。多措並舉,把資金成本控制在低位,這也是公司2022、2023年業績未受聯儲局加息大幅影響的原因。以上種種,都是公司在“豐年”爲日後可能面臨的困難做好的準備。

在投資目標上,我們總體更偏重絕對收益,針對長期租賃項目,我們會根據項目風險等級設定相匹配的收益率要求;對短期租賃項目,我們會力爭取得優於市場基準的超額回報,但會控制總體波動規模,報價理想便籤長約固化收益。因此在投資策略上,我們會更倚重資產配置收益的β,不會過分追求短期超額收益的α。在風險控制上,我們會更加註重資產價值對未償本息的安全保障,我們可以容忍在特殊情況下承租人現金流緊張以及財務狀況欠佳,也會通過延遲付息、債務重組的方式幫助承租人渡過難關,但我們會十分關注資產流動性以及租賃資產價值對未償本息的完全覆蓋,確保當承租人再無履約能力後通過資產處置挽回損失。

(二)學會適應、管理不確定性,在變動中把握航運脫碳的主趨勢

當前外部環境的總體特點是不確定性在迅速累積,中短期前景和趨勢不明。因此我們要更加審慎,關注尾部風險、強化底線思維,做好各種極端情況下的應對之策。就船舶租賃業務,由於船價高企、息差收窄,現期盲目擴張不僅無益於利潤增長,還可能累積大量的後置風險。因此現階段我們會更加看重風險分散和收益穩定,把握穩定性更優先於規模擴張,更偏重於回報明確的項目。

在多變的世界中有一項重要趨勢,那就是綠色低碳轉型,對於航運業尤其如此。2022年12月,歐盟內部達成初步協議,其中一項是要求將航運業納入歐盟碳市場管控,航運公司需爲其船舶的碳排放支付履約成本。2023年,CII、EEXI政策正式生效,IMO將其減排目標由此前的到2050年降低50%排放量(相較2008年)調整爲到2050年左右達到淨零排放。航運脫碳首先將帶來船用動力的轉型升級和技術變革,加速老舊船型退出,刺激新船訂造,推動新造船市場維持在高位。另外鑑於碳排放覈算是基於船隊,而非單艘船舶,還將對船隊組織管理模式造成更爲深遠的影響。作爲一家專注於船舶租賃及運營管理的公司,我們早在2015年就開始進入清潔能源產業領域,爲一艘FLNG提供融資租賃服務,在2019年更是一舉投資了4艘17.4萬方LNG運輸船,並把清潔能源產業戰略作爲當前公司業務投放的核心戰略之一。對於CII、EEXI政策,我們在2021年便對公司自主管理的30餘艘船舶開展合規性評測,對評測欠佳的船舶提前制定改裝或處置計劃,最大化降低了負面影響。2023年,我們貫徹“綠水青山”的環保要求,合作投資了4艘純電遊艇,並在去年杭州亞運會期間在錢塘江精彩亮相;又與一家客戶繼續推出了120TEU純電動集裝箱內河運輸船。

確定的趨勢中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雖然航運脫碳勢在必行,但政策執行的剛性要求、懲罰性措施、違規成本、技術路徑等都未明確,衆多的變數難以得出一個具有指導意義的前瞻性預測,強行建模不僅於行情預測無益,反而可能造成虛幻的真實,帶來更大的預測偏差。我們只求對趨勢走向進行總體把握,不作過分精準估計,梳理重要變量,釐清變量與結果及變量之間的影響關係,提出分析框架,開展應用場景分析,針對重要應用場景制定應對措施,同時加強市場和政策跟蹤。一旦出現標誌性事件,我們便能迅速行動,搶佔先機。

(三)敬畏週期,準確自我認知

船舶製造業及航運業週期顯著而漫長。身處這一行業,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把週期的力量當作自身的能力,不把一時的成功認作長期的保證。公司2019年上市後,連續4年保持近20%的年利潤增長,根本原因可以歸結爲兩項:在週期上行前低價投資了大批船舶,“固定+彈性”收益的合理配置。自2021年初開始,航運業總體已維持多年的高景氣度,船舶製造業雖然仍熱情持續,但終有下行之時。在這輪週期,我們沒有頭腦發熱,爲了上規模而放鬆對未來風險的管控,我們直面回購加劇、息差縮減的困難,積極應對金融租賃企業的激烈競爭,提升了資產運營管理能力,爲週期下行做好了各項儲備。因此對於未來,我們營收增速有可能放緩,但是我們追求船隊資產價值、質量和科技含量的提升,繼續保持穩健合理的增長。

“產融結合、以融促產、服務主業”是公司的職責使命,我們既是船廠與船東的銜接者,也是船廠與船東的支持方。在週期低谷,公司的這一角色更爲突出。彼時船廠訂單不足,船東融資能力不強,憑藉公司的信貸支持,船東可以保持合理的船隊規模以及船齡結構,船廠也可以獲得寶貴的訂單,公司也可以較低的船價實現較高的息差收益。

週期階段不同,公司扮演的角色、採取的戰略也會作出相應調整。最關鍵的是公司要長期保持清醒的專業化頭腦,既了解自身的競爭優勢,更清楚自己的侷限,因時因勢而變,順勢而爲,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市場化、國際化是專業化的原因和體現

如果說專業化是公司經營的基礎,那市場化、國際化既是專業化的原因,也是專業化的體現。

(一)以市場爲導向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前提

敏銳感知市場動態。航運市場及船舶租賃市場是一個高度競爭市場,我們追求“全員經營”的市場化理念,公司的業務人員長期活躍在市場一線,對市場信息有快速敏感的把握,能夠及時了解行情的變化、船東的想法、船廠的資源,從而將各方需求相匹配,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公司能夠較早把握航運低碳轉型趨勢,並從2019年以來連續大手筆投資熱點船型,每年投放超10億美元,都印證了公司對市場的把握。

以靈活的商業模式應變市場變化。爲在高船價的環境中保持穩定投放,我們與大貨主(運輸需求方)、航運管理方組建合資公司,聯合投資2+2艘LNG運輸船,以穩定的長租約保障投資收益,降低資產貶值後置風險,實現多方共贏。針對存量項目大量提前回購,我們並不排斥,而是根據市場化原則與承租人積極協商,通過租賃物置換等方式保障信貸類資產總體穩定,同時適當增加二手船投放規模,在嚴控風險同時增厚中短期收益。總之,公司的運營策略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會順應市場變化作出及時調整。同時也因爲我們專注於船舶租賃市場,可以做到對每個項目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定製化的服務最大匹配客戶需求。

市場化的管理和激勵機制。雖然從經營業績來看,我們近幾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我們深知在各細分領域,對標國際一流企業我們很有很大的距離,自上市以來,我們一直以市場化爲導向深化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爲長期發展貢獻管理效能。近年來,我們成功完成了職業經理人改革,實現了管理層班子的市場化選聘和考覈,對23名管理層和業務骨幹實施了股權激勵,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中長期激勵機制。我們邀請外部專業機構對全面風險管控、內控管理、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開展了專項諮詢,提升了管理效能。

(二)把國際化作爲經營發展的重要支撐

擁有寬闊的國際視野和廣泛的國際聯繫。我們70%以上的員工在進入公司前都擁有境外工作或學習經歷,擁有豐富的學科背景和工作經歷,形成了高層次、年輕化、複合型、國際化的人才隊伍結構。我們密切跟蹤國際前沿熱點問題,定期爲員工開設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風險合規等方面培訓,2023年共開設各類培訓47場。就項目數量而言,我們大部分項目的合作方是海外客戶,我們的船舶航行在全球各地。我們與一大批國際海事以及金融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定期開展交流合作。廣泛的國際聯繫也幫助我們能夠快速掌握行業信息,搶佔市場先機。

以一流的國際聲譽作爲公司長期奮鬥目標。航運業是一個古典而現代的行業,有自身獨特的行業文化和商業倫理。市場聲譽對於航運業的參與者來說極爲重要。我們以建設成爲國際一流的船舶租賃與投資運營企業作爲長期奮鬥目標,一直致力於與船東與船廠構建互信互惠的夥伴關係。對於船東,我們希望通過提供信貸支持幫助其完成投放需求;對船廠,我們希望通過訂單支持幫助其引領行業地位,實現穩定的生產經營;對於行業,我們希望通過高質量訂單推進行業向低碳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對於股東,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穩健的業績、穩定的股利回報爲投資人在預期不明的環境中提供一份確定性的保障;對於社會,我們將積極履行“產融結合,以融促產,服務主業”使命,堅定服務實業發展,同時將積極反哺社會,投身各項社會事業!

2024年,世界形勢陰晴未定,各領域充滿變數。人們總是習慣在穩定中尋求發展,但變動中蘊含了更大的機遇。只要堅持戰略定力,冷靜觀察,韜光養晦,我們就能在困難中積蓄力量,待雲開霧散時佔得先機。到那時,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