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4 年3 月22 日發佈2023 年年度報告,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187.27億元,同比增長7.16%;歸母公司淨利潤爲5.25 億元,同比下降14.3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13 億元,同比下降24.15%。
公司淨利潤承壓,營業規模保持增長,關聯交易銷售額預期增長顯著。公司2023 年年度報告顯示,2023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7.27 億元,其中航天產品收入143.49 億元,比2022 年增長15.46%,民用產品收入 42.30 億元,比2022 年下降12.86%。公司營業收入毛利率爲20.34%,比 2022 年的19.62%有所上升。受航天電工虧損影響,公司營收規模增長而歸母淨利潤出現下降。2023 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5.25 億元,較上年減少14.35%。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13 億元,較上年減少24.15%。按剔除航天電工口徑計算,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的營收規模爲 146.75億元,同口徑較上年增長15.81%,歸母淨利潤爲 7.23 億元,同口徑較上年增長32.66%,剔除投資收益後的歸母淨利潤爲6.57 億元,同口徑較上年增長 22.64%。費用方面,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7.34%,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6.90%,財務費用同比下降 24.30%。2024 年度公司(含子公司)與集團公司所屬成員單位發生的日常經營性關聯交易銷售商品及提供服務額將不超過75 億元,與23 年預計額(40 億)和實際發生額(39.2 億)分別增長87.5%和91.2%。
研發投入加大,積極佈局無人機,剝離傳統電線電纜業務「輕裝上陣」。據公司年報,2023 年,公司研發投入合計10.75 億元,同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爲5.74%,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20.31%。公司高度重視科研工作,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同時大力引進優秀研發人才,核心技術與研發能力的提升豐富了產品種類,助力市場開拓,有效增強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公司無人系統裝備領域緊跟用戶需求,不斷拓展新市場,加快推進將航天飛鴻公司發展成爲無人系統核心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無人系統產業鏈「鏈長」單位的工作步伐,積極無人系統產業。資產結構方面,公司擬公開掛牌轉讓航天電工51%股權,有利於公司主業更加聚焦,提高公司發展質量。
無人系統再出發,募投項目助力科研成果產業化。2023 年7 月21 日,公司完成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發行規模 41.36 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智能無人系統裝備產業化項目、智能電子及衛星通信產品產業化項目、慣性導航系統裝備產業化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隨着多項目的落地投產,有望保證公司產品的成長性。
衛星互聯網與低空經濟雙重共振,提升公司成長動能。測控通信、慣性導航、集成電路、機電組件等是公司傳統優勢專業,始終在相關行業領域內保持國內領先水平,並保持着較高的配套比例,市場份額基本呈現穩中有升態勢。
將核心受益於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低軌衛星產業鏈的爆發預計將帶來訂單的持續,開拓增長新動能。此外,國家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各城市爭相出臺相關政策,力爭低空經濟「第一城地位」,在更爲廣泛的產業應用領域中,無人系統裝備正在催生「無人經濟」發展新模式,展現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有利於公司實現業績與估值的雙重提升。
維持「增持」投資評級:我們預測2024-2026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18 億、7.87 億、8.79 億,對應估值33、30、27 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軍品採購訂單出現波動,市場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