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信银行(601998)2023年年报点评:营收增长稳健 不良指标“双降”

中信銀行(601998)2023年年報點評:營收增長穩健 不良指標“雙降”

光大證券 ·  03/22

事件:

3 月21 日,中信銀行發佈2023 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2059 億,同比增長-2.6%,實現歸母淨利潤670.2 億,同比增長7.9%;23Q4 單季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爲-2.5%、3.9%;2023 年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爲10.8%,與上年持平。

點評:

營收增長穩健,減值計提力度小幅提升拖累盈利增長。公司2023 年營收、撥備前利潤、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爲-2.6%、-5.3%、7.9%,其中營收增速較1-3Q23持平,撥備前利潤、歸母淨利潤增速則分別下降0.1、1.3pct;淨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爲-4.7%、2.7%,較1-3Q23 分別變動-2.8、6.9pct。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結構,規模擴張、撥備爲主要貢獻分項,分別拉動業績增速12.9、14.6pct;從邊際變化看,提振因素主要包括:規模、非息、所得稅貢獻走強,費用負向拖累收窄;拖累因素主要包括:息差負向拖累明顯提升、撥備貢獻有所收窄。

擴表提速,非信貸類資產投放力度加大。23Q4,公司單季新增生息資產規模1794億,同比多增2099 億,餘額同比增速較3Q 末提升2.5pct 至5.8%。從生息資產投放結構來看,4Q 單季新增貸款、金融投資、同業資產規模分別爲331 億、273 億、1189 億,其中貸款同比少增214 億、金融投資、同業資產同比分別多增272 億、2041 億;貸款、金融投資、同業資產餘額同比增速分別爲6.7%、3.6%、6.8%,較3Q 末分別變動-0.5、1.1、24.2pct。從信貸投放結構來看,公司貸款、零售貸款、票據貼現分別新增-221 億、267 億、284 億。中信銀行對公信貸資源進一步向製造業、綠色等重點領域集中,同時零售信貸投放延續回暖態勢,對公貸款負增長主要源於對房地產等高風險領域貸款實施壓降。具體而言:

① 對公角度,綠色、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等重點領域延續高增。2023 年末,綠色信貸、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速分別爲37.4%、25.4%、27.8%,均遠高於一般貸款6.7%的增速水平;4Q 單季增量分別爲307 億、284 億、115 億,對公信貸資源進一步向綠色、製造業等重點領域集中。

② 零售角度,按揭貸款投放延續回暖,增量佔比接近5 成。23Q4,公司母行口徑按揭貸款、非房零售貸款新增規模均爲140 億左右。其中,按揭貸款環比多增94億,4Q 單季新增規模佔新增零售貸款的比重在50%左右。

市場類負債吸收力度加大,高基數下存款增速放緩。公司4Q 單季新增付息負債1389億,同比多增1913 億,餘額同比增速較3Q 末提升2.5pct 至5.9%;從新增付息負債結構來看,4Q 單季新增存款、應付債券、同業負債規模分別爲-581 億、275 億、1695 億。其中,存款同比少增1300 億,應付債券、同業負債同比分別多增1169億、2043 億;存款餘額同比增速較3Q 末下降2.7pct 至5.9%。進一步考察存款結構,4Q 單季新增對公存款、零售存款規模分別爲-722 億、141 億。存款增長明顯弱於上年同期,一是22Q4 理財贖回潮墊高了零售存款同比基數;二是公司對企業端高成本負債繼續實施壓降,2023 年末高成本存款佔比爲15.4%,同比下降3.2pct。

2023 年息差較前三季度下降4bp 至1.78%,主要受資產端拖累。2023 年,公司淨息差披露值爲1.78%,較1-3Q23 收窄4bp;測算生息資產收益率,付息負債成本率分別爲3.92%、2.21%,較1-3Q23 分別下降6bp、1bp。從資產端來看,受存量按揭利率下調、存量貸款滾動重定價等因素影響,貸款定價承壓下行,預估存量按揭利率下調影響息差1~2bp;從負債端來看,一是公司持續對高成本負債實施壓降,二是存款定期化趨勢邊際改善,也有助於緩釋負債成本壓力。

投資收益支撐非息收入走強,非息收入佔比較上年同期提升1.5pct 至30%。公司2023 非息收入同比增速爲2.7%,較1-3Q23 提升6.9pct。其中,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速爲-12.7%,較1-3Q23 下降11.4pct。公司四季度手續費增長較弱,主要受到保險代銷降費、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下降影響;淨其他非息收入增速爲26.7%,較1-3Q23 提升34.7pct,主要受投資收益(YoY+31%)支撐,23Q4 債市利率明顯下行,驅動債券估值收益實現較好增長。

不良指標實現“雙降”,風險抵補能力維持高位。截至2023 年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餘額648 億,較3Q 末減少20 億,不良貸款率爲1.18%,較3Q 末下降4bp,不良指標實現“雙降”;關注貸款率爲1.58%,較3Q 末提升8bp;不良+關注貸款率合計2.75%,較3Q 末提升3bp。公司下半年覈銷處置不良貸款298億,同比多處置21 億;不良淨生成率爲1.16%,較23H1 持平。撥備方面,公司23Q4 單季信用減值損失/營業收入爲19.4%,同比小幅提升0.3pct,撥備計提力度有所提升;撥備餘額爲1345 億,較3Q 末減少54 億,撥備覆蓋率爲207.6%,較3Q 末下降1.9pct,撥貸比爲2.45%,較3Q 末下降11bp。

RWA 增速放緩,各級資本充足率有所提升。2023 年末,公司核心一級/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8.99%/10.75%/12.93%,較3Q 末分別提升18/16/28bp;RWA同比增速爲6.5%,較3Q 末下降0.7pct。公司4Q 各級資本充足率有所提升,主要受益於RWA 增速放緩。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中信銀行以“342 強核行動方案”爲指引,緊密圍繞财富管理、資產管理、綜合融資三大核心能力開展工作,取得良好經營成效。同時,公司資產質量自20Q3 以來逐季向好,20Q4-23Q4 不良指標有11 個季度實現“雙降”。從外源性資本補充角度看,一是未來公司配股落地使得核心一級資本得到有效補充,有助於公司資產端擴張擺脫約束,爲下一階段業務增長打開空間;二是公司可轉債將在2025 年3 月份到期,當前股價距離強制贖回價還有25%左右空間。公司2023 年擬每10 股派發現金股息3.56 元,對應分紅比例爲28%,較上年持平;對應股息率爲5.6%,高於上市銀行平均水平。年初以來,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達20.2%,在上市銀行中位居第3 位。作爲上市央企,受“中特估”政策邏輯、“業績穩定釋放”商業邏輯雙重驅動,後續估值仍有修復空間。考慮到NIM 收窄壓力仍大,下調公司2024/2025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爲688(-6.6%)/716(-9.4%),新增2026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爲741 億,當前股價對應2024-2026年PB 估值分別爲0.60/0.56/0.52 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如果宏觀經濟超預期下行,可能增加大額風險暴露的潛在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