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日股“七武士”名单中,相比于软银、丰田等众多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有这么一家公司,对于绝大多数国内投资者来说都是个陌生的名字——基恩士(Keyence) ②尽管名声并不大,但基恩士目前已经是日本第五大市值公司,其创始人甚至一度登上日本首富的宝座——可谓是“闷声发大财”的典范。
财联社3月20日讯(编辑 刘蕊)随着日股近期持续创下新高,日股“七武士”也开始步入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视野。日股“七武士”和美股“七巨头”类似,是指在近期引领日股上涨的七家巨头公司。
然而,在“七武士”名单中,相比于软银、索尼、任天堂、丰田等众多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有这么一家公司,对于绝大多数国内投资者来说都是个陌生的名字——$基恩士 (6861.JP)$。
尽管很多人都没听过,然而,基恩士目前已经是日本第五大市值的公司,市值高达114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16亿元),比索尼、三菱商事、软银、任天堂、迅销等众多知名日企更高。
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的股价近年持续稳定上涨,从2013年至今足足上涨了十余倍,可以称得上是“隐形长牛”。
这家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头?又是什么让其股价持续长牛,乃至于登上日企市值第五的宝座?
营业利润率超高的“隐形冠军”
基恩士是一家创立于1974年的日本老牌制造业公司,其名字Keyence取意于“Key of Science”,公司主营产品包括传感器、视觉系统、扫码器、激光打标机、测量仪器、数字显微镜等工厂自动化设备,其中在传感器和视觉系统方面可以称得上是王牌企业。
尽管大众并不熟知,但其实基恩士的全球客户超过30万家,包揽了几乎全球所有行业的巨头。
无论是航空航天行业的波音公司,还是半导体行业的三星和台积电,再或者是汽车行业的日本丰田、美国通用汽车,你都可以在他们的工厂中看到基恩士产品的身影。
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传感器、打标机等自动化设备的科技门槛并不算很高、利润率也算不上非常丰厚,但基恩士却是个显著的例外:2023财年,公司营业利润率高达54.08%,而2022财年的这一数据是55.3%。
实际上,在过去十年中,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就几乎没有低于50%。拉长一点,从2000年起基恩士的营业利润率就没有低于过40%。
相比之下,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近年来整体平均营业利润率仅有7%左右,在2023年达到略超过10%的水平时,就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了。
哪怕行业内营业利润率排名第二的工业机器人巨头——发那科,其营业利润率也只有26%左右。而与基恩士产品组合最接近、总部位于京都的竞争对手欧姆龙的营业利润率更是仅为 9%。
身为一家大型企业,基恩士是怎么做到这么高的利润率的呢?
公司创始人泷崎武光的经营秘诀,就在于“做减法”。
第一步:减去经销商
泷崎武光出生于1945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创立公司时,就大胆采用了新颖的商业模式——直销。
基恩斯不透过代理商,而是让公司业务人员直接向工厂销售。这一模式的好处不仅在于省去经销商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让公司销售直接和客户持续沟通,从而更敏锐和快捷地了解用户需求、提出建议方案,帮客户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发现潜在需求,推动公司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这一模式下,基恩士对于公司销售人员工作能力要求极高,业界甚至有说法认为:在基恩士工作两年的经验胜过在其他企业待过10年的水平。
基恩士销售人员对于自动化设备的专业知识几乎都可以达到工程师水平,同时他们需要频繁走访上万家客户的企业现场,不仅负责向客户推荐最适合的产品,还负责从众多客户处获取大量需求信息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必要时,这些销售人员甚至会在客户的工厂工作一段时间,以了解客户需求。
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基恩士的“需求卡”:基恩士的销售团队会用“需求卡”专门记录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然而针对客户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这种需求卡每个月能收集到1000多个。
套用日媒的一句评价:“基恩士对客户的需求和痛点的了解程度远超行业内其他对手,甚至超过客户自己。”
第二步:减去工厂
基恩士在生产方面采用“无厂模式”(Fabless),即将90%的订单都交给代工厂制造。而自己的工厂只生产10%的订单——这部分订单通常是创新性产品。
这种方式不但能节省固定费用,还能灵活调整产能,依据商品特性选择拥有最适合设备和技术的工厂生产,或是根据商品供需情况增减面向代工厂的订单。
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压低代工成本,基恩士还经常让多个供应商生产相同的零件,这使得单独的一家供应商因为担心订单被竞争对手抢走而无法提价。
此外,这也使得公司能够将精力集中于改进设计和产品创新上,从而获取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从这一个点上来说,基恩士的经营理念与苹果颇为相似。
由于没有工厂设备和人力成本的限制,又有对接下游客户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基恩士可以高效地针对下游需求做出产品创新:公司产品中,有超过70%是世界首创或行业内首创,基恩士也因此成为《福布斯》全球百大创新企业名单中的常客。
比如,2000年,基恩士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有数码聚焦功能的显微镜;2006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款三维激光刻印机;2007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CMOS激光传感器等等。
在基恩士日本总部门口,陈列着一块3.5亿年前的菊石化石,公司的走廊和会议室里还摆放着其他早已死去的生物化石,这些文物都传达着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如果不创新,企业就会走上死路。
大阪大学教授延冈健太郎在其著书《基恩士的高附加价值经营》中评价,“无厂模式”是“以最少的资本与人力,提升最大的附加价值”的重大举措。
第三步:减去低利润的落后业务
这也是创始人泷崎武光经营公司的核心理念之一。
事实上,在1974年泷崎武光创业之初,基恩士当时的前身Lead Electric公司是一家生产自动线材切割设备的公司。但后来这家公司的发迹,是由于泷崎武光当时针对丰田汽车在压缩金属模具时常发生断裂的问题,量身打造了一款压力传感器。随着这款传感器后来在市场上大获好评,也令公司规模快速扩大。
在公司规模扩大的这一时机点上,泷崎武光当机立断,决定卖掉了原本生产自动线材切割机的工厂。尽管自动线材切割机业务当时仍为公司贡献了20%的利润额,但其利润率远远低于传感器业务,因而泷崎武光果断选择了忍痛舍弃。
在此后几十年的经营中,基恩士都坚持着这样只做高端生产线的经营理念。而保证产品的定位先进、能够解决用户痛点,就是保证公司产品定价权和利润空间的重点。
尽管基恩士目前产品线广泛,但其产品几乎都定位在工厂自动化关键趋势的最前沿,例如可以检测极其微小的装配线错误的传感器。里昂证券日本研究主管莫滕·保尔森就表示,基恩士汽车制造商等客户(汽车制造商约占其销售额的25%)很乐意花高价购买基恩士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可以让他们在两年内就收回成本。
基恩士的高管此前就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过类似观点:
“实现高盈利的原因是将客户对高附加值产品的评价最大化——即对于客户来说,‘我觉得不贵’和‘如果能解决问题,我觉得很便宜’。”
超高薪待遇和超高强度工作
在上述的经营理念要求下,基恩士对于其工程师和销售团队的能力要求极高。因此,基恩士另外两个经常被外界提及的标签就是“高薪待遇”和“高强度工作”。
据日媒报道,基恩士在过去三十年间一直是日本最高薪的公司之一:2023财年公司平均年薪超过2200万日元(以最新汇率换算约合人民币104万元),不仅是日本平均职工薪资的4倍,甚至超过部分金融机构员工薪资水平。
但同时,基恩士也是日本最大压力的公司,其员工平均年龄是35.9岁,远低于日本49岁的中位年龄,天天996也是正常操作——不过,在高薪的诱惑下,每年向基恩士投递求职表的年轻人仍然数不胜数:基恩士总部每年只招收200人,但通常能收到超过5万人求职。
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由于企业对工厂自动化需求飙升,基恩士股价也快速飙升。
恰逢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因疫情期间产品需求下滑而股价下挫,软银也因投资Wework等项目失利而市值下滑,两公司创始人柳井正和孙正义的个人资产都出现缩水,而基恩士创始人泷崎武光这位极其低调的富豪,也一度坐上日本首富的位置。
尽管近两年由于全球宏观经济逆风,导致基恩士所在的工业自动化行业总体出现回落,但基恩士仍然是行业中当之无愧的翘楚,其股价也在近半年内持续上涨,重新接近历史新高。
而年近79岁的泷崎武光,目前仍然占据福布斯日本富豪排行榜的第三名。
编辑/Somer
①在日股“七武士”名單中,相比於軟銀、豐田等衆多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有這麼一家公司,對於絕大多數國內投資者來說都是個陌生的名字——基恩士(Keyence) ②儘管名聲並不大,但基恩士目前已經是日本第五大市值公司,其創始人甚至一度登上日本首富的寶座——可謂是“悶聲發大財”的典範。
財聯社3月20日訊(編輯 劉蕊)隨着日股近期持續創下新高,日股“七武士”也開始步入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視野。日股“七武士”和美股“七巨頭”類似,是指在近期引領日股上漲的七家巨頭公司。
然而,在“七武士”名單中,相比於軟銀、索尼、任天堂、豐田等衆多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有這麼一家公司,對於絕大多數國內投資者來說都是個陌生的名字——$基恩士 (6861.JP)$。
儘管很多人都沒聽過,然而,基恩士目前已經是日本第五大市值的公司,市值高達114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16億元),披索尼、三菱商事、軟銀、任天堂、迅銷等衆多知名日企更高。
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家公司的股價近年持續穩定上漲,從2013年至今足足上漲了十餘倍,可以稱得上是“隱形長牛”。
這家公司究竟是什麼來頭?又是什麼讓其股價持續長牛,乃至於登上日企市值第五的寶座?
營業利潤率超高的“隱形冠軍”
基恩士是一家創立於1974年的日本老牌製造業公司,其名字Keyence取意於“Key of Science”,公司主營產品包括傳感器、視覺系統、掃碼器、激光打標機、測量儀器、數字顯微鏡等工廠自動化設備,其中在傳感器和視覺系統方面可以稱得上是王牌企業。
儘管大衆並不熟知,但其實基恩士的全球客戶超過30萬家,包攬了幾乎全球所有行業的巨頭。
無論是航空航天行業的波音公司,還是半導體行業的三星和台積電,再或者是汽車行業的日本豐田、美國通用汽車,你都可以在他們的工廠中看到基恩士產品的身影。
儘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傳感器、打標機等自動化設備的科技門檻並不算很高、利潤率也算不上非常豐厚,但基恩士卻是個顯著的例外:2023財年,公司營業利潤率高達54.08%,而2022財年的這一數據是55.3%。
實際上,在過去十年中,該公司的營業利潤率就幾乎沒有低於50%。拉長一點,從2000年起基恩士的營業利潤率就沒有低於過40%。
相比之下,日本央行數據顯示,日本大型製造業企業近年來整體平均營業利潤率僅有7%左右,在2023年達到略超過10%的水平時,就已經處於歷史高位了。
哪怕行業內營業利潤率排名第二的工業機器人巨頭——發那科,其營業利潤率也只有26%左右。而與基恩士產品組合最接近、總部位於京都的競爭對手歐姆龍的營業利潤率更是僅爲 9%。
身爲一家大型企業,基恩士是怎麼做到這麼高的利潤率的呢?
公司創始人瀧崎武光的經營秘訣,就在於“做減法”。
第一步:減去經銷商
瀧崎武光出生於1945年,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創立公司時,就大膽採用了新穎的商業模式——直銷。
基恩斯不透過代理商,而是讓公司業務人員直接向工廠銷售。這一模式的好處不僅在於省去經銷商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可以讓公司銷售直接和客戶持續溝通,從而更敏銳和快捷地了解用戶需求、提出建議方案,幫客戶解決問題,同時也能發現潛在需求,推動公司產品的升級換代。
在這一模式下,基恩士對於公司銷售人員工作能力要求極高,業界甚至有說法認爲:在基恩士工作兩年的經驗勝過在其他企業待過10年的水平。
基恩士銷售人員對於自動化設備的專業知識幾乎都可以達到工程師水平,同時他們需要頻繁走訪上萬家客戶的企業現場,不僅負責向客戶推薦最適合的產品,還負責從衆多客戶處獲取大量需求信息並提出解決方案——有必要時,這些銷售人員甚至會在客戶的工廠工作一段時間,以了解客戶需求。
最爲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基恩士的“需求卡”:基恩士的銷售團隊會用“需求卡”專門記錄客戶未被滿足的需求,然而針對客戶需求提出解決方案——這種需求卡每個月能收集到1000多個。
套用日媒的一句評價:“基恩士對客戶的需求和痛點的了解程度遠超行業內其他對手,甚至超過客戶自己。”
第二步:減去工廠
基恩士在生產方面採用“無廠模式”(Fabless),即將90%的訂單都交給代工廠製造。而自己的工廠只生產10%的訂單——這部分訂單通常是創新性產品。
這種方式不但能節省固定費用,還能靈活調整產能,依據商品特性選擇擁有最適合設備和技術的工廠生產,或是根據商品供需情況增減面向代工廠的訂單。
據業內人士透露,爲了壓低代工成本,基恩士還經常讓多個供應商生產相同的零件,這使得單獨的一家供應商因爲擔心訂單被競爭對手搶走而無法提價。
此外,這也使得公司能夠將精力集中於改進設計和產品創新上,從而獲取更高的產品附加值——從這一個點上來說,基恩士的經營理念與蘋果頗爲相似。
由於沒有工廠設備和人力成本的限制,又有對接下游客戶需求的第一手資料,基恩士可以高效地針對下游需求做出產品創新:公司產品中,有超過70%是世界首創或行業內首創,基恩士也因此成爲《福布斯》全球百大創新企業名單中的常客。
比如,2000年,基恩士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有數碼聚焦功能的顯微鏡;2006年,發明世界上第一款三維激光刻印機;2007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CMOS激光傳感器等等。
在基恩士日本總部門口,陳列着一塊3.5億年前的菊石化石,公司的走廊和會議室裏還擺放着其他早已死去的生物化石,這些文物都傳達着公司的企業文化核心:如果不創新,企業就會走上死路。
大阪大學教授延岡健太郎在其著書《基恩士的高附加價值經營》中評價,“無廠模式”是“以最少的資本與人力,提升最大的附加價值”的重大舉措。
第三步:減去低利潤的落後業務
這也是創始人瀧崎武光經營公司的核心理念之一。
事實上,在1974年瀧崎武光創業之初,基恩士當時的前身Lead Electric公司是一家生產自動線材切割設備的公司。但後來這家公司的發跡,是由於瀧崎武光當時針對豐田汽車在壓縮金屬模具時常發生斷裂的問題,量身打造了一款壓力傳感器。隨着這款傳感器後來在市場上大獲好評,也令公司規模快速擴大。
在公司規模擴大的這一時機點上,瀧崎武光當機立斷,決定賣掉了原本生產自動線材切割機的工廠。儘管自動線材切割機業務當時仍爲公司貢獻了20%的利潤額,但其利潤率遠遠低於傳感器業務,因而瀧崎武光果斷選擇了忍痛捨棄。
在此後幾十年的經營中,基恩士都堅持着這樣只做高端生產線的經營理念。而保證產品的定位先進、能夠解決用戶痛點,就是保證公司產品定價權和利潤空間的重點。
儘管基恩士目前產品線廣泛,但其產品幾乎都定位在工廠自動化關鍵趨勢的最前沿,例如可以檢測極其微小的裝配線錯誤的傳感器。里昂證券日本研究主管莫滕·保爾森就表示,基恩士汽車製造商等客戶(汽車製造商約佔其銷售額的25%)很樂意花高價購買基恩士的產品,因爲這些產品可以讓他們在兩年內就收回成本。
基恩士的高管此前就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出過類似觀點:
“實現高盈利的原因是將客戶對高附加值產品的評價最大化——即對於客戶來說,‘我覺得不貴’和‘如果能解決問題,我覺得很便宜’。”
超高薪待遇和超高強度工作
在上述的經營理念要求下,基恩士對於其工程師和銷售團隊的能力要求極高。因此,基恩士另外兩個經常被外界提及的標籤就是“高薪待遇”和“高強度工作”。
據日媒報道,基恩士在過去三十年間一直是日本最高薪的公司之一:2023財年公司平均年薪超過2200萬日元(以最新匯率換算約合人民幣104萬元),不僅是日本平均職工薪資的4倍,甚至超過部分金融機構員工薪資水平。
但同時,基恩士也是日本最大壓力的公司,其員工平均年齡是35.9歲,遠低於日本49歲的中位年齡,天天996也是正常操作——不過,在高薪的誘惑下,每年向基恩士投遞求職表的年輕人仍然數不勝數:基恩士總部每年只招收200人,但通常能收到超過5萬人求職。
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由於企業對工廠自動化需求飆升,基恩士股價也快速飆升。
恰逢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因疫情期間產品需求下滑而股價下挫,軟銀也因投資Wework等項目失利而市值下滑,兩公司創始人柳井正和孫正義的個人資產都出現縮水,而基恩士創始人瀧崎武光這位極其低調的富豪,也一度坐上日本首富的位置。
儘管近兩年由於全球宏觀經濟逆風,導致基恩士所在的工業自動化行業總體出現回落,但基恩士仍然是行業中當之無愧的翹楚,其股價也在近半年內持續上漲,重新接近歷史新高。
而年近79歲的瀧崎武光,目前仍然佔據福布斯日本富豪排行榜的第三名。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