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金地展现了活下去的决心

金地展現了活下去的決心

華爾街見聞 ·  03/15 17:25

堅守零違約。

作者 | 曹安潯

編輯 | 周智宇

穿越2023年的做空風暴和償債高峰,金地有驚無險地度過了一年。作爲“招保萬金”當中的金字招牌,經歷了風暴的金地也馬不停蹄,向外展示出活下去的決心。

3月14日晚,金地發佈2023年業績。2023年,金地實現營收981億,同比下降18.37%;歸母淨利潤8.88億元,同比下降85.48%。

在行業整體業績滑坡的環境下,金地依然是行業爲數不多堅守“零違約”,且能實現盈利的房企之一,給行業釋放了久違的暖意。

降負債是金地過去一年的重中之重。

業績顯示,截至2023年末,金地集團負債總計2569.46億元,同比下降15%,隨之而來的是,在手貨幣資金297.38億元,同比下降45.44%。

雖然付出了大量現金,但也讓金地度過了2023年的償債洪峯,年內到期境內外債務全部足額兌付完畢。

截至2023年末,金地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爲61.3%,淨負債率爲53.2%,依然保持相對穩健的資產負債結構,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從2022年的4.53%降至4.36%。

此外,爲了提高投資者回報,提振市場信心,金地集團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0197元(含稅),現金分紅比例爲10.01%,留存未分配利潤將用於還債等。

穿越2023年的風暴後,金地依舊不算輕鬆。

面對2024年的到期債務,金地早早做起了準備。3月5日,金地以北京金地中心爲抵押向交通銀行深圳分行申請經營性物業抵押貸款融資,融資本金40億元。

這是金地一個月內落地的第二筆大額融資,也是業內久違的一筆大額融資。此前,2月26日,金地向招商銀行股份深圳分行申請了25億元的授信額度,金地和金地子公司東莞金地房地產投資爲該融資事項提供股權質押擔保。

截至目前,2024年,金地披露的銀行融資已有6筆,總額超80億元。此外,得到國資股東的支持。

去年底,金地以32.5億元向其第二大股東深圳市福田區國資委旗下的福田投控出售其壓箱底的大型舊改——深圳環灣城項目。

金地集團總裁黃俊燦表示,這將補充公司流動資金。項目股權轉讓後,金地會作爲項目代建方繼續負責項目操盤管理至竣工交付完成。

有了金融機構和國資股東的支持,金地獲得了超百億元的流動性補充,疊加金地的在手現金和剩餘1680億元授信額度,金地也有了更多平安過關的“底氣”。

業績顯示,截至3月14日,年內,金地有6筆境內債券到期,餘額91億元,此外,還有一筆將於2024年8月到期的4.8億美元的境外債。

金地表示,將繼續堅守穩健的財務政策,加強現金流管理和資金精細化管控,包括進一步加大銷售回款的管理力度,做好多元化融資工作,在管理好槓桿水平的同時,爭取到更多公司發展所需的資金。

作爲行業少數還活着的頭部房企,金地也在努力給其他房企帶來更多前行的勇氣和啓發。

金地表示,雖然地產行業整體規模增速顯著放緩,但從中長期來看,房地產行業仍是重要的支柱產業,仍有大量的改善需求和城鎮化需求支撐行業發展。

爲此,金地將多點佈局,一方面開發業務繼續堅持提升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大力挖掘存量資產運營價值,堅持投資主流地段、主流客戶、主流產品的高流動性項目。另一方面,探索行業新發展模式,在代建、商辦、物業服務管理等業務上發力,強化服務與運營能力。

在近年代建行業風起雲湧之際,金地乘勢而上,截至2023年末,金地集團代建業務已佈局全國57座城市,管理服務項目超190個;累計簽約管理面積超2870萬平方米,涉足住宅、商辦、政府公建等多業態,穩居代建第一梯隊。

揮別地產黃金時代和前董事長凌克,金地走入了一個行業弱復甦和信心低迷的特殊時期,迎來前所未有的業績和信用的大考。

除了自身活下去的決心和行動,國資和金融機構對其的救助,和市場的好轉速度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金地能否穿越行業調整和信用風暴,最終平安落地。這也會爲行業信心的回暖,添柴加火。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