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逆周期下,营收利润双增,万物新生(爱回收)做对了什么?

逆週期下,營收利潤雙增,萬物新生(愛回收)做對了什麼?

東哥解讀電商 ·  03/13 20:03

作者 | 李成東、金珊

逆週期下,萬物新生(愛回收)再次交出一份出乎意料的答卷,營收利潤都遠超預期。

3月12日,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台萬物新生(愛回收)集團(紐交所股票代碼:RERE)發佈業績報告。2023年全年總營收同比增長31.4%達到129.7億元;調整後的淨利潤(非GAAP)爲2.3億元,而2022年全年爲5080萬元。其中Q4取得non-GAAP經營利潤8158萬元,同比增長136%,連續六個季度實現經營利潤,季度non-GAAP經營利潤率從2022年同期的1.2%提升至2.1%。

當日美股盤後報收1.51美元,大漲26.9%。

此次營收增長遠超預期,業績實現爆發式增長,說明萬物新生的多年沉澱,正逐漸開花結果。

逆週期下,營收利潤雙增

萬物新生成立於2011年,已經形成了C2B+B2B+B2C的完整產業鏈閉環,旗下包含了C2B業務愛回收、B2B業務拍機堂、B2C業務拍拍、海外業務AHS DEVICE。

萬物新生的營收增速超越二手行業及消費大盤。Q4總營收38.7億元,同比增長29.9%。對比Q4同時期,全國網上零售額46066億元,同比增長9.6%。

同時,2023年Q4手機和電腦廠商都發布了新品,新手機出貨量增長的情況下,換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助力萬物新生的業績快速增長。

萬物新生的營收由兩部分構成,1P業務包含自營產品的銷售收入,3P業務包含爲第三方提供服務而收取的服務費。自營業務確定性強,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一直是萬物新生的根基,也是業績的增長引擎。

Q4的1P產品淨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31.1%。3P服務淨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19.7%。2023年Q4平台的商品交易數量爲850萬件,而2022年同時期爲750萬件。

2023年Q4調整後的經營利潤(非GAAP)爲8160萬元,去年同期爲3460萬元,同比增長136%。

所以萬物新生的利潤增長,主要還是來自對成本費用的嚴格控制,降本增效。Q4調整後的淨利潤(非GAAP)爲9100萬元,而2022年同期爲2250萬元,同比增長305.2%。

從全年來看,增長的趨勢也更加明顯。

2023年全年總營收129.7億元同比增長31.4%,全平台二手商品交易數量爲3230萬件。

全年採貨成本爲103.4億元。履約費用爲11.2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銷售和營銷費用爲12.5億元,同比下降18.6%。一般和管理費用爲2.7億元,研發費用2.0億元。

全年調整後的經營利潤(非GAAP)爲2.5億元,而2022年全年爲690萬元,同比大漲超過35倍。

調整後的淨利潤(非GAAP)爲2.3億元,而2022年全年爲5080萬元,同比增長342.9%。

萬物新生賬上還有充裕的現金,能保障公司業務開展。截至2023年末,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短期投資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賬戶餘額總計28.5億元。

二手電商商品非標準化、交易成本高和需求分散始終是難點。一度被認爲是利潤低、規模增長慢的“小衆市場”。萬物新生如何能保持營收和利潤持續雙向增長呢?

門店心智增強,多品類、“以舊換新”增長

二手行業的痛點在於需求和供給更多來自於C端消費者。回收的渠道高度分散,且主要是在線下門店,且缺少標準,模式非常重,所以是一個入門很低,做大門檻極高的生意。

爲贏得消費者的信任,獲得線下分散的流量,萬物新生建立了線下連鎖門店,門店最關鍵的是能提供穩定的一手貨源。二手回收整個流程當中,層級多,不同的中間商加價,導致消費購買的價格高且標準不透明。

門店直達消費者,減少中間環節,也有利於萬物新生控制成本。

萬物新生從2014年首次佈局線下門店,截至2023年12月31日,線下門店遍及全國268座城市,門店總數達1819家。

萬物新生通過線下門店和線上平台結合的方式,不斷加強用戶滲透。多年門店的建設,已經積累了品牌效應。有了用戶心智和品牌基礎,萬物新生開始複用門店的能力,已經不侷限在3C品類。萬物皆可回收,所以也可以打開萬物新生的想象空間。

萬物新生從2022年Q2開始重點推進“多品類”的戰略,在覈心的手機3C回收業務之外,在門店內增設了影像器材、箱包、腕錶、黃金、名酒、鞋服等品類的回收。

多品類的戰略增加了新的增長曲線,同時也擴大了門店的坪效,增厚了利潤。

截止2023年末,多品類業務已在全國252家門店鋪開,全年多品類回收GMV超10億元。而在2022年末,愛回收的多品類回收還僅在全國14座城市的63家店鋪開展。短短一年的時間,多品類業務進展堪稱快速。

線下門店和線上平台的結合也是必不可少,萬物新生攻入關鍵場景“以舊換新”。

理性消費時代下,消費者對新機的購買慾望不如從前。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智能手機出貨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1.4%。但在2023年Q4,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6.6%,爲兩年多來首次實現季度增長。

更換新品時,能用舊產品抵扣一些費用,也能促進銷量。想要抓住“以舊換新”的用戶,萬物新生從購買的源頭入手。

在手機回收當中,蘋果品牌佔據了大頭。據統計,2021年iPhone佔到手機總體回收交易量的45%。

2023年Q2,萬物新生與蘋果達成了中國內地的回收和“以舊換新”官方合作,現已經覆蓋品牌官網和線下旗艦店。僅Q4,蘋果官方回收業務爲愛回收貢獻了3億元收入。

同樣京東在3C品類有很強的用戶心智,萬物新生持續強化與京東的協作,提供“一站式以舊換新”“多件折抵換新”等服務。2023年,京東以舊換新業務同比增長100%。

“以舊換新”業務更增加了萬物新生的“抗週期性”。新品發佈不會影響消費者對二手手機的需求,相反替換的手機爲二手市場輸出了供給。

門店的服務能力是用戶的直觀感受,萬物新生的質檢能力也是基礎。

自動化質檢技術提升效率

從回收到再次出售,中間的檢測環節考驗技術能力。二手交易的不透明性在於缺乏質檢和定價的行業統一標準,缺少自動化、高效率、高精度的質檢技術。

過往二手產品更依賴人工質檢,導致成本高,標準不一,檢測結果也不盡相同。把二手產品從非標品變成標品,自動化的質檢能力必不可少。

以華南(東莞)自動化運營中心爲例,採用全流程數字化的管理系統進行中央控制,承擔輸送、分揀、質檢、倉儲、發貨等職能。

其中,“X-Ray”系統可在不拆機的情況下完成對手機內部和硬件功能的全方位檢測,“拍照盒子”系統能夠從計算機的視覺對手機的細微劃痕自動檢測,“007”系統能夠對硬件產品功能自動插線檢測,“拍照魔鏡”能高精度識別屏幕老化、壞點和其他瑕疵。

此外,二手電子回收行業面臨一大痛點就是用戶隱私容易泄露,萬物新生自主研發的“愛清除”能多次數據擦寫、覆蓋,杜絕數據被惡意恢復。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萬物新生擁有區域大型運營中心8個,城市小倉15個。

2023年對萬物新生而言可以視爲“效率之年”。萬物新生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也促進了規模效應釋放,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了履約費用率。

集團持續提升質檢準確率,以Matrix 3.0爲代表的自動化質檢系統,將全年由於質檢失誤導致的損失降低19%。結合大數據算法,自營大小倉收發貨方案優化,全年non-GAAP履約費用率同比降低2.4個百分點至8.5%。

萬物新生對二手供應鏈能力的持續打造,成效也體現在B2B拍機堂和B2C拍拍的業績上。

Q4拍機堂平台收入同比增長14.9%,註冊商家數達到59.6萬,較2022年增長46.2%,收費率同比提升69個點子至6.02%。全年來看,拍機堂整體收費率達到6.17%,同比提升189個點子。拍機堂作爲二手行業基礎設施的位置進一步強化。此外,2023年,萬物新生B2C主營零售GMV達28.8億。拍拍全年合規翻新零售收入5.6億元,以自營售後質保服務滿足消費者優品二手購買需求。

用戶缺少出售二手產品的渠道,也同樣缺少高質量的購買渠道。過去市面上有很多私翻機並不合規,用戶購買只能看到外觀,很難對產品的內部零件進行判斷。不少私翻機買回去不久就會損壞。萬物新生技術水平提升,也能輸出規模化的合規翻新能力。

2023年以來,萬物新生在全國主要倉內增加了合規翻新的運營能力。全年自營翻新業務收入達8.1億元,佔主營回收收入9.4%的業務貢獻比例。合規翻新業務的開展進一步打開了價值鏈和利潤空間。

二手電商春天將至

營收持續高速增長,連續兩年實現調整後的利潤增長。這對萬物新生來說只是一個開始。

經濟週期下,二手行業的繁榮成爲必然。消費者支出變謹慎,會選擇更有性價比的二手商品,對手中的收藏也有變現的需求。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二手電商整體滲透率不足8%。相較於全球二手電商滲透率約20%,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循環經濟的風口下,萬物新生已經完成了在供應鏈能力、服務能力的核心壁壘建設,在這個萬億賽道當中也會獲得更大的機會。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