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航宇科技(688239):国际航空量价齐升 业绩有望恢复高增

航宇科技(688239):國際航空量價齊升 業績有望恢復高增

華西證券 ·  03/11

事件概述:

據公司業績快報,公司預計23 年營收21.04 億元(同比+44.69%),歸母淨利1.8 億元(同比+1.15%)。由於23 年支付股份支付費用8340.53 萬元,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影響後,實現歸母淨利2.57 億元(同比+14.50%)。

分析判斷:

全球航空復甦勢頭強勁,供不應求狀態下有望迎來漲價潮需求方面,2023 年全球航空市場明顯復甦,飛機制造巨頭年交付量快速回升,航空製造產業市場規模持續增大,目前全球市場規模已超萬億美元。據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統計,2022 年全球商業飛機新交付飛機超1000 架,新增訂單超過2000 架。其中波音空客合計交付1141 架,新增訂單2013 架,積壓訂單11817架(波音4578 架、空客7239 架,全部消化需十年)。據中國商飛發佈報告預測,未來20 年全球將需要價值6.4 萬億美元的42428 架商業飛機,屆時全球商業飛機機隊規模將達到47531 架,平均年增長率爲6.56%,年均市場規模超過3000 億美元。

供應方面,由於此前疫情衝擊下波音、空客等企業紛紛降低產能,航空製造供應鏈面臨收縮。據民航新型智庫,波音2020 年787 將從14 架/月下調至10 架/月,到2022 年逐步減少至7 架/月。777/777X 到202 1 年產量減少到3 架/月;空客把窄體客機產量削減三分之一,至每月40 架;寬體客機或減產達42%。上游製造業面臨嚴峻挑戰,實力較弱企業面臨出局、產能出清。目前在需求回暖背景下,據第一財經,A320 系列客機產量計劃於2023 年夏天提升至65 架/月,2025 年提升至75 架/月。而隨着需求恢復,供應瓶頸或成爲最大考驗,尤其發動機作爲上游最重要供應商,其能否快速增產存在變數。而在供不應求狀態下,我們認爲供應鏈有望迎來一輪漲價潮。

公司是國際航空發動機環鍛件重要供應商,境外業務迅速恢復公司積極融入全球航空發動機產業鏈,全面取得美國通用電氣、英國羅羅、美國普惠、法國賽峯、美國霍尼韋爾和德國MTU 等國際主流客戶的供應商資質認證,並陸續簽訂包含國際主流寬、窄體客機新一代發動機環鍛件產品長期協議,成爲國際航空發動機領域在亞太區的主要環鍛件供應商。據公司投關活動記錄表, 公司2023 年與賽峯、普惠、羅羅等航空客戶都新簽訂了多個件號的長協,長協時間3-7 年,涉及LEAP 等主流商用發動機型號,份額也較以往有大幅提升。

隨疫情結束,公司境外業務快速恢復,實現高速增長。2021、2022、23H1 公司境外業務分別實現1.95、3.17、2.46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50.58%、62.38%、90.69%,佔主營業務比例約在20%。據公司投關活動記錄  表,公司預計23 年海外收入佔30%,24 年預計提升至40%。我們認爲,目前國際航空需求上揚,供應端格局更集中,價格有望上漲,公司全面受益,境外業務將爲公司業績提供更重要的支撐。

C919 批量化在即,公司爲其發動機環鍛件主要供應商國內民機方面,目前C919 大型客機“研發、製造、取證、投運”全面貫通,意向訂單超過千架,第三條定期航線正式開通,我們認爲C919 即將迎來批量化生產交付,公司作爲其發動機環鍛件主要供應商有望受益。

據公司官微,目前C919 採用是的LEAP 系列發動機,公司正是其環形鍛件的主要供應商。C919 未來將使用的引擎——CJ1000A 23 年3 月已升空測試,而公司亦是參與國產長江系列發動機的同步配套研發生產單位、長江系列發動機環鍛件的主要供應商。

產能、品類擴充協同,智能化產線降本增效

公司現有三大產業園規劃,一是IPO 募投項目,投資6 億元在德陽建設“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用特種合金環軋鍛件精密製造產業園項目”,二是擬投資12 億元在貴陽建設“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用環鍛件精密製造產業園項目”,三是可轉債募投項目,擬投資6.91 億元在德陽建設“航空、航天用大型環鍛件精密製造產業建設項目”。前兩者是對中小型環軋鍛件產能的擴產,後者是在大型環鍛件品類上的擴充,對主營業務均形成有效協同及深化,整體規劃產能規模在11260 噸。

產能方面,據公司公告、官微和投關活動記錄表,IPO 項目於22 年基本建成,23 年7 月德蘭航宇成功通過NADCAP MMM(鍛造)和HT(熱處理)認證審核,標誌達到行業領先地位。2023 年1-9 月該產線的實際產能利用率達63%,在訂單充足的前提下,今年上半年將達產。而截止2023 年三季度末在手訂單爲23.14 億元,訂單充裕。

智能化方面,公司積極推進自動化、數字化、精益化生產,精密環鍛件智能製造生產線於23 年4 月投產,該條生產線是“設備+大數據+智能製造”的精益智能製造生產線、國內首條航空環鍛全自動控制生產線,由全自動下料線、柔性鍛造線、全自動熱處理線和智能倉儲線構成,提供高品質、低成本、短流程的精密環鍛件系統解決方案。大幅提高產能、綠色發展的同時,在產品質量保證上也進一步滿足了航空產品高可靠、一致性的要求。據公司官微,公司入選工信部2023 年度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智能化、數字化水平得到肯定。

需求、價格、成本、費用全面好轉,公司業績有望恢復高增綜合以上因素,我們認爲,公司業績有望在今年恢復高增長,主要原因包括:

需求端,國際民航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國內軍品有望實現恢復。

價格端,全球航空市場供不應求背景下,供應鏈有望迎來一輪漲價潮。

成本端,德陽產線預計達產,精益生產模式下成本有望降低。由於德陽產線自動化更高,一方面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隨着產品質量、精度得到提升,公司產品的一次交檢合格率提高,進而減少材料消耗。

費用端,股份支付費用影響減弱。據公司公告,預計24、25、26 年將分別確認股份支付費用3,760.22 萬元、1,142.53 萬元、32.58 萬元。今年將比去年減少支出約4500 萬元。具體到一季度,公司23Q1 歸母淨利5056.97 萬元(同比-2.53%),股份支付費用2,642.88 萬元,剔除後同比增長41.27%。若簡單按相應比例測算,預計今年一季度股份支付費用約在1200 萬元,假設即便今年Q1 業績與去年持平,24Q1 歸母淨利預計在6500 萬元以上,同比增速約在30%。

投資建議

公司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環形鍛件核心供應商,主要從事國內軍用航空發動機及全球商用航空發動機機匣及環形鍛件的研製生產,隨着全球航空市場迅速恢復、公司智能產線投產,需求、價格、成本、費用全面向好,業績有望恢復高增長。綜合考慮新產能釋放、下游需求恢復進度等,我們調整公司2023 年、2024 年盈利預測,並增加2025 年盈利預測,預計2023-2025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21.04/29.15/37.95 億元(此前23、  24 年分別爲17.83、23.51 億元),歸母淨利潤1.85/3.46/4.73 億元(此前23、24 年分別爲3.07、4.20 億元),EPS 分別1.26/2.34/3.20 元(此前23、24 年分別爲2.20、3.00 元)。對應2024 年3 月11 日36.41 元/股收盤價,PE 分別爲29/16/11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軍品恢復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公司股權相對分散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