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概念掘金 | 我国脑机接口实现技术突破,哪些公司值得布局?

概念掘金 | 我國腦機接口實現技術突破,哪些公司值得佈局?

格隆匯 ·  02/26 11:13

發展潛力巨大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賈旺教授團隊聯合清華大學洪波教授團隊,利用微創腦機接口技術首次成功幫助高位截癱患者實現意念控制光標移動。這樣的重大突破錶明腦機接口有望改變人們的生活,併成爲未來產業的重要方向之一。

據媒體介紹,患者是一名35歲的青年男性,5年前因意外事故導致頸椎高位截癱,完全失去自理能力。2023年12月19日,由賈旺團隊爲患者成功實施微創無線腦機接口植入手術,將微型腦機接口處理器植入患者顱骨中,併成功採集到腦膜外的感覺運動腦區神經信號,術後第10天患者順利出院。

賈旺介紹,患者居家後,研究團隊通過遠程指導,對其進行無線腦機接口輔助康復訓練。系統通過體外機隔着患者頭皮爲體內機無線供電,實現神經電生理數據傳輸,並把腦電信號翻譯成外部設備的控制指令。經過近兩個月康復訓練,患者不但可通過意念活動驅動氣動手套抓握水瓶,還可控制電腦屏幕上的光標移動。

能實現這樣的功能,得益於電極的精準定位植入以及神經電生理信號的高效傳輸和準確解碼

腦機接口時代加速到來

所謂的腦機接口,一般來說就是通過設備捕捉大腦內部的電活動,再創建一種直接通信路徑,使信號把大腦跟計算機連起來,實現“意念控制計算機”。

日前,我國團隊的不少試驗均取得成功。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洪波團隊設計研發了無線微創植入腦機接口NEO技術;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主任醫師單永治團隊,與清華大學在2023年10月24日合作進行了首例臨床植入試驗。手術後,一位四肢癱瘓14年的患者在接受居家腦機接口康復訓練後,實現了自主喝水等腦控動作。

國外方面,1月29日,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宣佈腦機接口“手術成功”,同樣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昨天(1月28日),第一位人類患者接受了來自“神經連接”公司的植入手術,目前恢復良好。初步結果顯示,神經元尖峯檢測很有前景。

馬斯克在平台上寫到,他將第一個產品命名爲“心靈感應”,當大腦植入設備後,只需意念就能控制手機、電腦等“幾乎所有設備”。

想象一下,斯蒂芬·霍金的溝通速度也許能比打字員或拍賣師更快。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我國編制首部《腦機接口研究倫理指引》 

日前,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人工智能倫理分委員會編制《腦機接口研究倫理指引》。作爲我國在腦機接口研究領域的首部倫理指引,《指引》明確開展腦機接口研究應確保研究具有社會價值,應主要致力於修復型腦機接口技術,強調通過技術的發展服務公衆的健康需求。非醫學目的的注意力調節、睡眠調節、記憶調節、外骨骼等增強型腦機接口技術應在嚴格規範、明確獲益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鼓勵探索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已將腦機接口技術列爲未來產業創新的重點方向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腦機接口”被列入未來產業十大標誌性產品,明確要“突破腦機融合、類腦芯片、大腦計算神經模型等關鍵技術和核心器件,研製一批易用安全的腦機接口產品,鼓勵探索在醫療康復、無人駕駛、虛擬現實等典型領域的應用”,這爲腦機接口的發展指明瞭重點和方向。

展望未來,腦機接口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022年腦機接口市場規模爲17.4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33億美元,2023年-2024年內,多家頭部企業將進入臨床階段,這也將會是腦機接口走向商業市場的關鍵一年。

國內市場看,根據量子位的專題報告,到2040年我國腦機接口行業綜合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200億元,直接市場規模(主要爲設備)可能超過500億元。中國腦機接口純設備的市場,在與具體的使用場景的結合後會產生明顯的放大效應,預計2040年,中國腦機接口純設備市場規模預計會達到56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1%。其中:科研級15億元,消費級545億元,預測中國腦機接口純設備的市場未來可能達到千億規模。

長江證券指出,腦機接口下游潛在用戶群體衆多,市場規模廣闊。腦機接口的下游市場主要在醫療、健康、娛樂三個方向。建議關注腦機接口上游的電極、算法、操作系統相關廠商,以及中游的醫療、娛樂、教育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國泰君安也表示,腦機接口助推AI多模態領域發展,有望驅動新一輪行情。當前,腦電大模型的開發,往往面臨腦電數據收集和處理的困難。隨着腦機接口的發展,腦機接口成爲人機交互的一種新方式後,腦電波或將成爲大模型的其中一種模態,這將有效提升腦電數據收集和處理的效率和規模。隨着Sora模型爲代表的AI多模態模型進入飛躍式發展,腦機接口將爲多模態相關訓練持續賦能。

概念股一覽:

創新醫療:通過參股腦機接口技術公司——杭州博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方式,間接介入到了該前沿技術領域。

漢威科技:子公司蘇州能斯達研發的在新型柔性觸覺傳感器類腦交互方面的一個應用,也是能斯達未來關注和佈局的方向之一。

新智認知:旗下新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與復旦大學及楊浦區政府共同出資組建了“上海新氦類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類腦芯片與片上智能系統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的承載主體。

盈趣科技:在腦機接口方面,除了與全球專利持有量排名第三的天津大學合作外,公司也與全球排名第八的加拿大神經技術的Interaxon合作超過十年,併成爲參股投資人。

佳禾智能:子公司思派康擁有發明專利腦電波採集通信系統、通信幀的生成裝置和讀取裝置,該專利技術採取12個通道的腦電傳感器的腦電波頭戴設備

世紀華通:公司投資的生態企業,旗下《注意力強化訓練軟件》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二類醫療器械證,正積極嘗試應用對接各種腦機接口。

三博腦科:腦機接口技術在神經醫學方面的臨床診療及神經康復領域均有較大的應用前景。

中科信息:持續開發的醫療設備物聯網、基於多組學腫瘤療效與預後預測、“腦機接口”等新技術/產品均取得階段性成果。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