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農藥領軍企業,跨領域拓展環保綜合治理。公司前身爲浙江省海寧農藥廠,成立於1970 年,於1997 年4 月在上海證交所上市。2004 年,公司在海寧經濟開發區建設錢江生化工業園,發酵生產能力擴大到4600 立方米,成爲國內最大的生物農藥生產企業之一。2018 年升格爲海寧市直屬企業。2021年公司與海寧市水務集團成功實施重大資產併購重組,購買海雲環保100%股權、首創水務40%股權、實康水務40%股權及綠動海雲40%股權,業務拓展至環保工程、固廢處置、污水處理以及自來水制水。目前公司以三大板塊“生物農藥+生態環保+水務運營”實現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資產重組提升公司業績,現金流良好保障公司發展。2021(資產重組完成)/2022 年實現營收分別爲20.31/20.09 億元,同比+8/-1%(此處及下述增速均已調整爲業績追溯後同比增速);實現歸母淨利潤1.48/2.06 億元,同比+54/39%。從現金流看,2021/2022 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別爲3.69/4.02 億元,同比+14/9%。從分紅看,自18 年來公司2021 年首次並連續兩年高分紅,2021/2022 年現金分紅總額0.87/0.88 億元,分紅比例分別爲41/57%。
農藥下游需求韌性較強,28 年全球植物生長調節劑超300 億元市場。根據聯合國人口司、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2021 年底我國人均耕地面積0.09 公頃,遠低於2021 年全球人均0.20 公頃。我們認爲,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少,農藥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需求韌性。從市場規模看,根據Markets andMarkets 報告數據,預計2028 年全球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規模達45 億美元(按照2 月19 日匯率計算,約324 億元)。我們根據國光股份2023 半年報及投資者交流平台數據估算,22 年我國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規模約63 億元。
對內橫向擴展產品矩陣,對外深耕海外市場。公司擁有原藥製備及完整產業鏈。是國內少數能夠同時從事植物生長調節劑原藥及製劑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完整植物生長調節劑產業鏈的企業之一。產學研結合,擴展產品矩陣。
與院校科研團隊進行產學研合作,開發高附加值的新產品,並持續優化發酵和提取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截至23H1,公司擁有50 餘個原藥及新制劑產品,推廣領域逐年擴大。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外貿銷售提升超30%。截至23H1銷售遍佈60 多個海外市場,涵蓋美、英、南美、印度、越南及中東。
水務處理能力完備,“園區預處理+深度處理”模式打開新局面。目前我國水務行業發展進入相對成熟階段,水務市場用水總量基本呈現平穩下降的態勢。
我們認爲,提質增效降低漏損率、突破海水淡化技術等及未來水價調整有望爲行業注入新活力。截至2023 年三季度,公司已有87.6 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及56 萬噸/日供水能力。工業園預處理模式望形成核心競爭力。目前公司積極推進杭海新區污水處理廠易地新建及杭海新區工業污水預處理廠新建項目。我們認爲,未來水價調整落地+工業園模式有望提高公司板塊收入。
盈利預測與估值: 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09/2.34/2.75 億元,對應EPS 爲0.24/0.27/0.32 元。基於可比公司平均估值,並考慮到公司在國內生物農藥行業的領先地位,以及水務板塊持續提供穩定現金流,我們給予公司2024 年16-17 倍 PE,對應合理價值區間綜上我們給予公司合理價值區間爲4.32-4.59 元,首次覆蓋,給予“優於大市”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風險及競爭加劇風險、項目投資建設風險、子公司應收賬款回款及現金流週轉風險、煤熱聯動機制存在嚴重倒掛現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