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车企2023年业绩预告:六成实现预盈利 “华为概念股”赛力斯、北汽蓝谷连续亏损

車企2023年業績預告:六成實現預盈利 “華爲概念股”賽力斯、北汽藍谷連續虧損

財聯社 ·  02/07 11:58

①據財聯社記者統計,15家車企中有9家預計在2023年實現盈利,佔比爲60%。 ②比亞迪盈利能力最強,淨利潤預計將達到290億-310億元。 ③北汽藍谷預計虧損額度最大,爲-52億至-57億元。

財聯社2月7日訊(記者 徐昊)龍年春節臨近,15家A股整車上市企業相繼發佈了各自2023年業績預告。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15家車企中有9家預計在2023年實現盈利,佔比爲60%。其中,比亞迪盈利能力最強,淨利潤預計將達到290億-310億元,錄得其上市以來最好業績。在預虧的6家車企中,北汽藍谷預計虧損額度最大,爲-52億至-57億元。

image

比亞迪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0億-310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74.46%-86.4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274億-297億元,同比增長75.22%-89.92%。

對於業績大漲的原因,比亞迪稱,“2023年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鞏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領先地位。儘管行業競爭更爲激烈,公司憑藉品牌力的不斷提升、出海銷量的快速增長、持續擴大的規模優勢和強大的產業鏈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實現大幅改善,展現了強大的韌性。”

2023年全年,比亞迪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04.52萬輛,同比增長62.24%;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302.44萬輛,同比增長62.30%。憑藉這一成績,比亞迪成功擠身汽車全球銷量前十名。

老對手長城汽車則被比亞迪落下了一個身位。2023年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1734.10億元,同比增長26.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08億元,同比下降15.22%;扣非歸母淨利潤46.82億元,同比增長4.58%。

針對淨利潤下滑,長城汽車解釋稱,報告期淨利潤低於去年同期主要由於同期匯率收益影響。長城汽車同時指出,2023年第四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環比第三季度有所下降,主要系年終獎金計提所致。但從主營業務的表現來看,長城汽車亦有亮點。2023年1-12月,長城汽車累計銷售123.1萬輛,同比增長15.29%。其中,海外累計銷售31.6萬輛,同比增長82.48%,創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乘用車領域,車企表現出了比較明顯的分化。儘管賽力斯和北汽藍谷在華爲的加持下成爲了整車領域的“明星企業”,特別是賽力斯在2023年市值近乎翻倍,但依舊沒能擺脫虧損的命運。

賽力斯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5億-365億元,同比增長4.09%到7.02%,預計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虧損21億-27億元。對於全年虧損,賽力斯也給出三方面原因:其一是高端化智能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投入較高,致研發費用和人工成本增加,影響當期業績;其二是前三季度銷售低迷,固定費用及相關費用較高;其三則是爲了四季度上銷量,上半年加大市場促銷力度,以及上半年原材料成本居高,影響當期業績。

北汽藍谷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57億-52億元,連續第四年虧損。2020年至2022年,北汽藍谷分別虧損64.82億元、52.44億元、54.65億元,四年累計虧超200億元。

“華爲概念股”中還包括了江淮汽車。江淮汽車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1.3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扭虧爲盈。不過,2023年江淮汽車向蔚來汽車出售工廠資產爲其帶來了大量收入。根據此前發佈的公告,其出售的工廠價格總計45.77億元。根據公告,預計2023年淨利潤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仍虧損15.50億元。

此外,海馬汽車和衆泰汽車在主營業務上並不見起色,因此虧損情況仍在繼續。海馬汽車預計2023年度淨利潤虧損1.6億-2.4億元;衆泰汽車預計2023年度淨利潤虧損7.5億-9億元。

在商用車領域,2023年商業車企業績表現出現明顯回暖。其中,福田汽車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同比大增1298%,預計2023年度實現扣非淨利潤2.2億元,將實現扭虧爲盈。 對於2023年業績預增的原因,福田汽車表示,主要得益於主營業務、新能源和海外出口等方面。2023年,福田汽車實現銷量63.1萬輛,同比增長37.14%。另外,由於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增加等因素,對福田汽車2023年度利潤總額影響約爲6.8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92億元左右。

江鈴汽車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4.75億元,同比增長61.26%。宇通客車爲14億-9億元,同比增加85%-150%;一汽解放爲7億-8億元,同比增長90.35%-117.54%。

此外,金龍汽車實現扭虧爲盈,安凱客車則實現了虧損的收窄。從商用車市場的整體表現來看,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商用車市場累計銷量爲403.1萬輛,同比增長22.1%。同時,多家車企在2023業績預告中也提到,國內重卡市場需求回暖成爲拉動其淨利潤盈利的主要因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汽車製造業完成營業收入100975.8億元,同比增長11.9%,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爲7.6%;汽車製造業利潤爲5086.3億元,同比增長5.9%,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爲6.6%。“2023年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爲5.0%,相對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5.8%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