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金策略
作者:刘刚 张巍瀚等
摘要
上周央行意外降准推动市场大幅反弹,实际上我们在上周便提示投资者部分技术指标如估值、风险溢价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均已接近甚至超越此前几轮市场底部的极端水平。因此市场在这一水平获得一定支撑,甚至在正面催化剂下出现反弹也不足为奇。
不过这一反弹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当前就是市场拐点的讨论。我们倾向于认为,目前市场仍处于情绪修复带来的反弹阶段。海外相对宽松的环境,较低的估值,再加上国内政策支持都使得市场出现类似2019年初或2022年底的反弹并非难事。但是真正的趋势逆转仍需要更多“对症”政策(尤其是大规模财政支持)以解决私人部门信用收缩问题才能出现。并且政策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力度都需要足够强劲才有望实现目标。
配置层面,国内降准以及后续进一步降息有望推动流动性驱动下的反弹修复,科技和小盘成长股此时更为受益。如果更多财政刺激政策兑现,周期与核心资产或将存在更大上涨空间。但如果上述两方面均未兑现,我们去年以来一直推荐的关注高分红和“哑铃”型配置策略仍有望持续跑赢。
正文
市场迎来拐点了吗?
市场走势回顾
近期多轮恐慌性抛售导致港股市场逼近2022年10月以来最低点后,在国内降准等积极政策推动下,海外中资股市场上周终于迎来今年以来的首次单周上涨。整体看,主要指数均涨幅明显,恒生指数、恒生国企和MSCI中国指数上周分别上涨4.2%、4.5%和3.4%,成长板块主导的恒生科技指数跑输,涨幅仅为1.8%。板块方面,能源和电信板块领涨,上周涨幅分别达到10.5%和8.8%,而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板块表现落后,分别下跌3.8%和2.1%。
图表:MSCI中国指数上周上涨3.3%,其中能源和电信板块领涨
市场前景展望
上周海外中资股市场呈现“过山车”式行情。周初市场维持弱势继续回调,这与周初公布的一月份LPR“按兵不动”有一定关系。虽然在前一周MLF利率维持不变后,市场已经预期LPR应该同样不会发生变化,但当实际公布后依然带来冲击。同时,流动性和衍生品等层面近期的演变可能也放大了市场波动压力。恒生指数盘中跌破15,000关口,距离2022年10月市场低点仅一步之遥。
不过,正如我们在上周发布的《市场跌到哪儿了?》报告中提示投资者的,市场技术指标如估值、风险溢价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均已接近甚至超越此前几轮市场底部的极端水平,恒生指数月线支撑位也在14,600附近。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在这一水平获得一定支撑,甚至在正面催化剂下出现一定反弹也不足为奇。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上周三市场的明显反弹也算不上完全意外,与我们的判断基本一致。
央行意外降准50bp推动市场大幅反弹,引发了不少关于当前就是市场拐点的讨论,即便2023年已经经历了多轮“冲高回落”式的反弹。问题是,当前催化剂是否已足够?如果不够,什么才能真正促成趋势反转而非只是昙花一现的反弹?
实际上短期市场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并非难事,海外相对宽松的环境,较低的估值,再加上国内政策支持就可以做到,不论是2019年初的反弹(美联储暗示加息结束,中国央行降准),还是2022年底的反弹(美国核心CPI出现拐点,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政策)都是如此,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真正的趋势彻底反转所需要的门槛和要求更大。
图表:我们认为目前形势下市场短期迎来反弹(如2019年初或2023年底一样)并非难事
我们倾向于认为,当前市场仍处于情绪修复带来的反弹阶段,真正的趋势逆转需要更多“对症”政策(大规模财政支持)以解决私人部门信用收缩问题才能出现(《港股市场2024年展望:不疾而速》)。我们在2023年曾多次指出,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仍然较高以及投资收益预期低迷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信用扩张推迟,甚至一度受堵。目前宏观环境下,及时且“对症”的政策、尤其是显著的财政刺激对扭转信用周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在我们看来,多种财政政策选项,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央行重启PSL以及提升赤字率都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力。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政策力度都需要足够强劲才能够实现目标。我们测算显示,若2024年广义财政赤字脉冲相比2023年持平转正,对应净增财政赤字3万亿人民币左右(《2023年,港股何以再跑输?》)。当然,降准50个基点以及未来可能进一步降息都有助于缓解流动性压力并降低融资成本,但是财政扩张对逆转目前局势仍然至关重要。
外部方面,美国经济仍体现韧性,为美联储降息路径带来不确定性,这可能成为市场的潜在波动源。2023年4季度美国GDP年化增速3.3%,虽然低于3季度的4.9%,但仍然明显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0%以及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2.4%的预期,表明美国经济增长依然维持韧性。当前CME美联储政策观察工具显示期货市场已经纠正了此前对于提前降息过于乐观的预期,并且预期美联储有超过50%的概率在5月前不会开始降息。因此,即将召开的FOMC会议和围绕今年降息路径的潜在表态是下周需要关注的核心。另外,中美关系变化以及美方对部分行业的监管举措也值得特别关注。
图表:降息路径不确定性犹存,10年期美债利率依然在4%以上徘徊
往前看,我们重申此前观点,即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尤其是财政政策支持,对于港股市场扭转目前局势仍然必不可少。近期中国央行意外降准以及后续进一步降息,可以推动流动性驱动下的反弹修复,科技和小盘成长股此时更为受益。如果更多财政刺激政策兑现,周期与核心资产或将存在更大上涨空间。但如果上述两方面均未兑现,我们去年以来一直推荐的关注高分红和“哑铃”型配置策略仍然是一个较好的投资策略,有望持续跑赢。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国资委上周表示会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具备高分红能力和潜力的央国企标的(《新宏观形势下的高分红投资价值》)。
图表:历史经验来看,在中国央行表示降准后成长板块通常跑赢
具体来看,支撑我们上述观点的主要逻辑和上周需要关注的变化主要包括:
1) 中国央行降准支持经济增长。在上周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意外宣布将自今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预计此举或将向市场注入流动资金1万亿元(折合1400亿美元),这是继去年央行两次降准后今年以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潘行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努力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另外,他指出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扩大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此外,中国央行还宣布自今年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
2) 国资委表示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上周三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3) 2023年4季度美国经济维持超预期韧性。随着通胀压力减轻,去年4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具体来看,2023年4季度美国GDP年化增速达到3.3%,显著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0%以及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2.4%的预期。强劲的消费支出、出口以及各州与地方政府支出共同推动4季度GDP增长。2023年全年,美国实际GDP增长2.5%,好于市场预期(增长2.4%)和2022年增速(1.9%)。
4) 流动性:南向资金保持流入势头,而海外资金在过去30周持续流出。具体看,来自EPFR的数据显示,上周海外主动型基金流出海外中资股市场,流出规模共计6.5亿美元(此前一周流出总量5.2亿美元),为连续30周流出海外中资股市场。与之相对应的是,上周南向资金继续流入,中国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入了超过45亿港元的港股。
图表:海外主动型基金过去30周连续流出海外中资股市场
配置建议
在更多利好性政策兑现前,我们认为当前环境下整体哑铃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稳定现金流板块(高分红比例,如电信、公用事业和能源)、高端科技升级板块(科技硬件、半导体)和中端优势行业出海板块(工程机械、汽车与零部件、新能源与光伏、部分产品与品牌消费等)将是核心关注的三条主线。
编辑/jayden
來源:中金策略
作者:劉剛 張巍瀚等
摘要
上週央行意外降準推動市場大幅反彈,實際上我們在上週便提示投資者部分技術指標如估值、風險溢價以及投資者情緒等均已接近甚至超越此前幾輪市場底部的極端水平。因此市場在這一水平獲得一定支撐,甚至在正面催化劑下出現反彈也不足爲奇。
不過這一反彈也引發了不少關於當前就是市場拐點的討論。我們傾向於認爲,目前市場仍處於情緒修復帶來的反彈階段。海外相對寬鬆的環境,較低的估值,再加上國內政策支持都使得市場出現類似2019年初或2022年底的反彈並非難事。但是真正的趨勢逆轉仍需要更多“對症”政策(尤其是大規模財政支持)以解決私人部門信用收縮問題才能出現。並且政策不管採取什麼形式,力度都需要足夠強勁才有望實現目標。
配置層面,國內降准以及後續進一步降息有望推動流動性驅動下的反彈修復,科技和小盤成長股此時更爲受益。如果更多財政刺激政策兌現,週期與核心資產或將存在更大上漲空間。但如果上述兩方面均未兌現,我們去年以來一直推薦的關注高分紅和“啞鈴”型配置策略仍有望持續跑贏。
正文
市場迎來拐點了嗎?
市場走勢回顧
近期多輪恐慌性拋售導致港股市場逼近2022年10月以來最低點後,在國內降準等積極政策推動下,海外中資股市場上週終於迎來今年以來的首次單週上漲。整體看,主要指數均漲幅明顯,恒生指數、恒生國企和MSCI中國指數上週分別上漲4.2%、4.5%和3.4%,成長板塊主導的恒生科技指數跑輸,漲幅僅爲1.8%。板塊方面,能源和電信板塊領漲,上週漲幅分別達到10.5%和8.8%,而醫療保健和信息技術板塊表現落後,分別下跌3.8%和2.1%。
圖表:MSCI中國指數上週上漲3.3%,其中能源和電信板塊領漲
市場前景展望
上週海外中資股市場呈現“過山車”式行情。周初市場維持弱勢繼續回調,這與周初公佈的一月份LPR“按兵不動”有一定關係。雖然在前一週MLF利率維持不變後,市場已經預期LPR應該同樣不會發生變化,但當實際公佈後依然帶來衝擊。同時,流動性和衍生品等層面近期的演變可能也放大了市場波動壓力。恒生指數盤中跌破15,000關口,距離2022年10月市場低點僅一步之遙。
不過,正如我們在上週發佈的《市場跌到哪兒了?》報告中提示投資者的,市場技術指標如估值、風險溢價以及投資者情緒等均已接近甚至超越此前幾輪市場底部的極端水平,恒生指數月線支撐位也在14,600附近。因此在這一背景下,市場在這一水平獲得一定支撐,甚至在正面催化劑下出現一定反彈也不足爲奇。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上週三市場的明顯反彈也算不上完全意外,與我們的判斷基本一致。
央行意外降準50bp推動市場大幅反彈,引發了不少關於當前就是市場拐點的討論,即便2023年已經經歷了多輪“衝高回落”式的反彈。問題是,當前催化劑是否已足夠?如果不夠,什麼才能真正促成趨勢反轉而非只是曇花一現的反彈?
實際上短期市場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並非難事,海外相對寬鬆的環境,較低的估值,再加上國內政策支持就可以做到,不論是2019年初的反彈(聯儲局暗示加息結束,中國央行降準),還是2022年底的反彈(美國核心CPI出現拐點,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政策)都是如此,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真正的趨勢徹底反轉所需要的門檻和要求更大。
圖表:我們認爲目前形勢下市場短期迎來反彈(如2019年初或2023年底一樣)並非難事
我們傾向於認爲,當前市場仍處於情緒修復帶來的反彈階段,真正的趨勢逆轉需要更多“對症”政策(大規模財政支持)以解決私人部門信用收縮問題才能出現(《港股市場2024年展望:不疾而速》)。我們在2023年曾多次指出,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仍然較高以及投資收益預期低迷兩個因素共同導致信用擴張推遲,甚至一度受堵。目前宏觀環境下,及時且“對症”的政策、尤其是顯著的財政刺激對扭轉信用週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們看來,多種財政政策選項,包括髮行特別國債、央行重啓PSL以及提升赤字率都是在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力。但是,不管採取什麼樣的形式,政策力度都需要足夠強勁才能夠實現目標。我們測算顯示,若2024年廣義財政赤字脈衝相比2023年持平轉正,對應淨增財政赤字3萬億人民幣左右(《2023年,港股何以再跑輸?》)。當然,降準50個點子以及未來可能進一步降息都有助於緩解流動性壓力並降低融資成本,但是財政擴張對逆轉目前局勢仍然至關重要。
外部方面,美國經濟仍體現韌性,爲聯儲局降息路徑帶來不確定性,這可能成爲市場的潛在波動源。2023年4季度美國GDP年化增速3.3%,雖然低於3季度的4.9%,但仍然明顯高於市場一致預期的2.0%以及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2.4%的預期,表明美國經濟增長依然維持韌性。當前CME聯儲局政策觀察工具顯示期貨市場已經糾正了此前對於提前降息過於樂觀的預期,並且預期聯儲局有超過50%的概率在5月前不會開始降息。因此,即將召開的FOMC會議和圍繞今年降息路徑的潛在表態是下週需要關注的核心。另外,中美關係變化以及美方對部分行業的監管舉措也值得特別關注。
圖表:降息路徑不確定性猶存,10年期美債利率依然在4%以上徘徊
往前看,我們重申此前觀點,即進一步的政策支持,尤其是財政政策支持,對於港股市場扭轉目前局勢仍然必不可少。近期中國央行意外降准以及後續進一步降息,可以推動流動性驅動下的反彈修復,科技和小盤成長股此時更爲受益。如果更多財政刺激政策兌現,週期與核心資產或將存在更大上漲空間。但如果上述兩方面均未兌現,我們去年以來一直推薦的關注高分紅和“啞鈴”型配置策略仍然是一個較好的投資策略,有望持續跑贏。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國資委上週表示會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體系。我們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具備高分紅能力和潛力的央國企標的(《新宏觀形勢下的高分紅投資價值》)。
圖表:歷史經驗來看,在中國央行表示降準後成長板塊通常跑贏
具體來看,支撐我們上述觀點的主要邏輯和上週需要關注的變化主要包括:
1) 中國央行降準支持經濟增長。在上週三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央行行長潘功勝意外宣佈將自今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央行預計此舉或將向市場注入流動資金1萬億元(摺合1400億美元),這是繼去年央行兩次降準後今年以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潘行長在發佈會上表示,央行將努力推動價格溫和回升,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另外,他指出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貨幣政策的轉向,客觀上也有利於中國擴大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此外,中國央行還宣佈自今年1月25日起,分別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
2) 國資委表示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體系。上週三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3) 2023年4季度美國經濟維持超預期韌性。隨着通脹壓力減輕,去年4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明顯超出市場預期。具體來看,2023年4季度美國GDP年化增速達到3.3%,顯著高於市場一致預期的2.0%以及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2.4%的預期。強勁的消費支出、出口以及各州與地方政府支出共同推動4季度GDP增長。2023年全年,美國實際GDP增長2.5%,好於市場預期(增長2.4%)和2022年增速(1.9%)。
4) 流動性:南向資金保持流入勢頭,而海外資金在過去30周持續流出。具體看,來自EPFR的數據顯示,上週海外主動型基金流出海外中資股市場,流出規模共計6.5億美元(此前一週流出總量5.2億美元),爲連續30周流出海外中資股市場。與之相對應的是,上週南向資金繼續流入,中國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買入了超過45億港元的港股。
圖表:海外主動型基金過去30周連續流出海外中資股市場
配置建議
在更多利好性政策兌現前,我們認爲當前環境下整體啞鈴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穩定現金流板塊(高分紅比例,如電信、公用事業和能源)、高端科技升級板塊(科技硬件、半導體)和中端優勢行業出海板塊(工程機械、汽車與零部件、新能源與光伏、部分產品與品牌消費等)將是核心關注的三條主線。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