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巨石:玻纤龙头在行业周期下行的生存之道

中國巨石:玻纖龍頭在行業週期下行的生存之道

派財經 ·  01/23 18:45

中國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巨石”)是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玻璃纖維業務的核心企業,主營玻璃纖維及製品的生產與銷售;1998年,中國巨石的前身中國化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化建”)成立;1999年,央企中國建材集團和民企振石控股集團聯合組建中國化建,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後相繼更名爲“中國玻纖”、“中國巨石”。

如今,公司已成爲中國建材玻璃纖維業務的龍頭企業,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玻纖生產企業之一。中國巨石已經成爲世界玻纖領跑者,產銷全球化佈局。

從業績上看,上市以來,中國巨石歷史上僅在2009年出現過1次虧損,次年便扭虧爲盈,此後多年整體經營表現穩健。

2010年至2021年,中國巨石營業收入由47.65億元不間斷增長至197.1億元,增幅達到3.14倍;利潤端有波動但整體呈現高速上漲態勢,同期淨利潤由2.06億元增長至60.28億元,增幅達到28.26倍,對應的扣非淨利潤由1.32億元增長至51.5億元,增幅達到38.02倍。

2022年,中國巨石實現營收、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爲201.92億元、66.1億元、43.77億元,同比分別變動2.46%、9.65%、-15.01%。在行業寒冬之際依舊穩住了基本盤,其中營收和淨利潤兩項指標均創新高。

歷經連續2年快速增長後,中國巨石的業績增速從大幅放緩變爲大幅下降。受大環境疲軟影響,中國巨石業績在2023年開始急轉直下。在2023年一季報出現近幾年罕見的營收淨利潤雙降後,公司的半年報和三季報延續了營收淨利潤雙降的趨勢。

2023年10月23日,中國巨石對外披露了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情況,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以及扣非淨利潤均延續了2023年開年以來逐步下滑的趨勢。其中營收約114.25億元,同比下降29.04%;淨利潤約26.74億元,同比下降51.54%;扣非淨利潤約16.24億元,同比下降54.84%。梳理2023年的一季報、中報的相關業績數據,公司營收和淨利潤的下滑速度也和三季報的相差無幾。

對於業績持續大幅度下降,公司方面給出的原因是,“公司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毛利率降低”。而在2023年的半年報中公司也坦言,上半年玻纖下游市場整體需求增長緩慢,玻纖生產企業庫存處於高位,玻纖產品價格維持低位運行,市場競爭激烈。

玻纖行業屬重資產行業,2022年公司總資產規模爲48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爲289億元,佔比總資產近60%。玻纖廠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控制成本,尤其在行業不景氣時,玩家們如何更好控制成本、活在盈虧平衡線之上,成爲挺過下行週期的秘訣之一。

在玻纖製造環節的成本構成中,原材料30%,能源30%,勞動力成本和設備折舊費合計約40%。降低成本主要從前兩項入手。中國巨石歷史上共經歷兩輪降成本。

第一輪:池窯大型化+配方升級。池窯大型化即提高單線產能,利用規模效應來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公司不斷突破池窯拉絲技術,並且持續刷新最大單線池窯規模的世界紀錄。2011 年平均單線產能爲7.71 萬噸,2021 年達到 10.96 萬噸,遠高於同行業其他公司。

對比我國不同時期池窯技術水平後可以發現,池窯產能擴大可以形成顯著的規模效應,提升熔化率、降低單位能耗。

除了提升池窯規模,在原材料上,中國巨石也花費了不少功夫。生產玻纖的主要材料包括葉臘石和石灰石。

2008年,公司成功研製出E6配方,該配方比傳統的E玻纖配方性能提升,可以用石灰石替代硼鈣石,噸紗節約成本5-600元,控制成本的同時,還降低了對進口硼鈣石的依賴程度。隨後,公司又先後實現了E7-E9高性能玻纖的量產,並且21年量產的E9,是全球玻纖行業模量最高的配方。

第二輪降成本主要通過冷修技改,提升生產線的效率,同時降低能耗。池窯拉絲生產線的冷修週期約爲 7~10 年,每次冷修時間大約爲 6 個月~12 個月。公司多數產線集中於 2007~2010 年建成,所以冷修的高峰期集中在2012-2018 年。

重點來對比冷修高峰期結束後,主要原材料的消耗情況。每生產一噸玻纖紗,消耗的葉臘石基本不變,石灰石逐漸增加,是因爲用石灰石代替了硼鈣石。有顯著變化的是能源消耗量。冷修前後比較,每噸玻纖紗的天然氣消耗量和耗電量分別下降了15%和14%。冷修後成本下降的效果也比較明顯。

目前來看,通過冷修技改的路徑依然還有降低成本的空間。根據冷修週期來看,第二輪冷修期將於2021年開始,但是2021年玻纖行業正處於景氣度較高的時期,企業冷修的意願較低,2022年下半年開始,行業景氣度快速下降,公司開始逐步啓動不同產線的冷修。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經計劃對桐鄉本部基地的5條產線進行冷修技改,涉及產能約35萬噸/年,建成後產能將提升48%,產品生產成本下降空間依然很大。

接下來分析當前玻纖行業的景氣度如何,兩個關鍵的景氣度指標是價格和庫存。

從行業價格的角度看,截至2023年11月底,粗紗代表品種(2400tex纏繞直接紗)已經下降至2018年以來的最低值,電子紗的價格也同樣位於底部區間。

從行業庫存的角度看,截至2023年9月底,玻纖企業總庫存約90.13萬噸,環比 2023年二季度末增加庫存 5.16 萬噸。對應庫存天數約爲47.9天,處於近六年以來最高位置。相比於此前年度平均約50萬噸的行業庫存,行業庫存明顯偏高。

結合價格和庫存數據,能夠判斷出當前玻纖行業依然處於景氣度的底部,何時能夠走出底部,主要看供給和需求端。

玻纖行業屬於高投入重資產,高庫存行業,中國巨石歷年固定資產等與生產相關的資產佔比達到59.43%,在建工程佔9.28%,而且不斷增長。而玻纖的生產線開窯以後,需要連續生產8-10年,中途難以通過停產等方式降低產量。而在8-10年的生產以後,窯爐需要進行冷修技改,這需要投入一定金額的資本性開支。因此,玻璃纖維的供給具有較強的剛性,行業的週期主要看下游需求。當需求好轉時,由於供給剛性,價格向上彈性較大;而當需求下滑時,窯爐無法停產,導致庫存增加,當庫存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降價去庫存的情況。從以上這個角度觀察,生產彈性低,資本投入大,需求彈性大,玻纖行業難得出現高利潤。

2022年和2023H1行業新增產能較多,同比增幅分別爲7.7%和5.2%,但是22年需求端增速顯著放緩。玻纖的下游需求主要包括建築、風電電子和汽車,這幾個領域對於玻纖的需求量均出現顯著放緩。因此玻纖行業仍處於供需失衡的階段,這也導致了粗紗價格持續低迷。

以目前的情況看,玻纖行業順利降低庫存的難度還是非常大的,雖然有一些企業停窯冷修能有所緩解庫存矛盾,但是真正核心的動能還是得來自於需求端的提振。中國巨石也在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以來,行業內企業採取了實施冷修技改計劃、延遲新生產線投產等措施,現階段,行業基本實現產銷平衡,但盈利能力仍處於較低水平。

中國巨石成本控制能力成就高毛利率行業標杆,在行業週期波動中始終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其玻纖及製品毛利率長期高於同行10個百分點以上。但降成本始終是有極限值的,並且每一次冷修之後成本下降的邊際效應是遞減的。所以後續除了降成本,更應該關注的是產品結構。

玻纖產品下游市場較爲廣泛,以最早發明並工業化應用的美國市場爲例,玻纖下游應用種類超過 60,000 種。中國雖然近幾年已經超越美國,發展成爲最大的玻纖生產國和消費國,但目前成熟並廣泛應用的下游領域僅有美國的十分之一,玻纖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包括:風電與新能源領域、建築與建材領域、汽車與交通領域、電子電氣領域等在內的四大領域。

從長時間維度來看,玻纖作爲替代性材料,其應用領域不斷被拓展,而隨着進入者逐漸增多,藍海市場的競爭格局變差,盈利性逐漸回到行業平均水平。現在的高端產品以後就是低端產品,企業只有不斷推出性能更優的新品,才能在提升玻纖滲透率的同時,持續享受高端產品帶來的溢價。

所以,不斷拓寬下游應用的品種,才是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重點。目前來看,公司中高端產品的佔比逐年提升,已經超過70%,但是主要的應用領域還有待繼續拓寬。由此可見,未來中國巨石的看點在於下游需求的恢復,以及產品結構多樣化、高端化。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