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菜鸟整合两项关键业务,IPO筹备期卷到“最后100米”

菜鳥整合兩項關鍵業務,IPO籌備期捲到“最後100米”

雪豹財經社 ·  01/11 19:50

來源:雪豹財經社

雪豹財經社獨家獲悉,菜鳥旗下兩大末端物流服務平台——菜鳥驛站和菜鳥鄉村已於近日完成合並,合併後新部門負責人由原菜鳥鄉村負責人熊健(花名馬略)擔任。原菜鳥驛站負責人李武昌(花名士行)調任菜鳥國際業務。

菜鳥驛站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頻繁調整,4個月內兩度換帥。去年9月,原菜鳥驛站負責人梅鋒峯(花名九界)離職,原客服負責人士行接任。

多名菜鳥內部人士向雪豹財經社表示,目前新部門的具體運營方式還在商討中,“大方向是驛站打通社區、校園和鄉村的驛站站點,以提升效率”。

此前,菜鳥驛站主營社區和校園物流最後100米業務,菜鳥鄉村業務與菜鳥驛站類似,通過建立共配點來服務鄉村物流末端業務。

菜鳥對上述消息未予回應。

據菜鳥官方介紹,目前菜鳥驛站有17萬個站點,菜鳥鄉村擁有5萬多鄉村共配點。

一名菜鳥驛站高P員工補充稱,商業化也將是未來新部門的重點。

隨着部門合併,人員調整也在進行。3名菜鳥員工稱,菜鳥驛站巔峯時員工近3000人。部門合併後,菜鳥驛站部分員工可以活水至菜鳥國際業務。

將覆蓋17萬驛站、5萬多鄉村共配點的城鄉物流末端業務整合,是菜鳥在遞交招股書後內部的一次重要調整。爲衝擊IPO,菜鳥需要講好服務的故事,目前快遞上門是業內服務痛點之一。

負責最後100米的驛站和鄉村業務是提升服務的關鍵,在菜鳥宣佈籌備IPO後,菜鳥集團CEO萬霖在全員信中表示,城鄉末端是菜鳥五大底盤能力之一。

據菜鳥招股書,公司核心業務分爲國際物流、國內物流、“科技及其他”三大板塊。2023財年,“科技及其他”板塊收入50億元,約佔集團總收入的6%。其中,菜鳥驛站是“科技及其他”的主要收入來源。

雖然收入佔比不高,但承擔着末端服務的菜鳥驛站和菜鳥鄉村一直是菜鳥核心戰略的重心。2015年菜鳥首次對外公佈五大核心戰略方向時,鄉村和驛站便在其中。

萬霖執掌菜鳥後,數字化成爲菜鳥的另一核心戰略,而菜鳥驛站和菜鳥鄉村是數字化的重要載體,2020年菜鳥驛站升級爲“數字化社區生活服務站”,並開始嘗試回收、洗衣、團購等業務。

2022年,送貨上門成爲萬霖口中“今年最重要的事”,這一重任依然落在負責最後100米的驛站和鄉村業務身上。2023年3月,菜鳥投資30億元補貼菜鳥驛站,加強送貨上門服務。

菜鳥也在加強對國際業務的調兵遣將。2023財年,菜鳥國際物流業務是菜鳥第一大收入來源,佔總營收比重爲47.4%。調任國際業務的士行一直在菜鳥擔任要職,他也是連續兩年的菜鳥雙11總指揮。

菜鳥於2023年9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成爲阿里巴巴集團公佈“1+6+N”後第一個啓動IPO的業務集團。

編輯/rub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