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富士康造车之路,再进一步

富士康造車之路,再進一步

蓋世汽車 ·  01/11 07:44

對於造車,富士康執念頗深。

富士康在國內擁有多家工廠,其中鄭州工廠規模最大,擁有30多萬名員工。目前,富士康有意將鄭州發展成其新能源汽車基地之一。

蓋世汽車獲悉,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富士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河南)有限公司於2024年1月4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5億元。該公司經營範圍涵蓋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汽車零部件研發;新材料技術研發;電子專用材料研發;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

富士康對外表示,根據集團3+3戰略產業規劃,2023年富士康科技集團在鄭州設立富士康新事業總部併成立富士康新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統籌規劃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池等在內的新產業發展。

此次富士康新事業發展集團設立富士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河南)有限公司,將進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項目推進實施。

18年造車夢

富士康入局汽車行業已有18年的時間。

2005年,富士康收購安泰電業,借勢進入汽車行業。5年後,富士康進入特斯拉供應商體系。此時,富士康是剛進入汽車行業的新兵,尚未接觸到核心技術領域。

2015年後,富士康深入汽車產業的野心逐漸暴露。富士康聯合騰訊控股、和諧汽車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互聯網汽車企業“和諧富騰”。和諧富騰孵化出了FMC和愛車兩個子品牌項目。和諧富騰是拜騰的前身,在騰訊、富士康、和諧汽車撤資後更名而來。而愛馳汽車創始人付強,曾擔任過愛車公司CEO。

在和諧富騰項目失敗後,富士康及其母公司鴻海科技並未氣餒。不久後,鴻海科技分別與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和裕隆汽車成立合資公司,進行新能源整車設計與生產製造。其中,鴻海科技與裕隆汽車成立的鴻華先進公司,短短一年時間就有了成果。而鴻華先進是富士康旗下的電動汽車品牌。

2021年10月,鴻華先進一口氣發佈了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產品,包括SUV車型Model C、轎車Model E和電動巴士Model T。次年10月,又亮相了跨界休旅車Model B、電動皮卡Model V兩款全新車型。至此,鴻華先進對外發布了5款新車。

與此同時,鴻華先進加速佈局零部件領域。其對外展示了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固態電池、半導體等關鍵零部件技術,以及未來十年在電動汽車領域的CDMS 商業模式(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委託設計製造服務)。

鴻海科技集團暨鴻華先進董事長劉揚偉透露了Model C量產進度,訂單超過9000輛,規劃今年6月底交付完畢。同時表示,鴻華先進規劃未來切入北美和東南亞市場,今年也將推出Model D車型。

顯然,對於造車,富士康乃至鴻海科技信心滿滿。

造車的目的是什麼?

富士康造車,除了看好新能源市場的發展前景外,或許還是爲積累造車經驗,爲客戶提供更好的“代工”服務。

可以看到,富士康將鴻華拆分獨立並上市,也是將造車業務獨立了出來。鴻華先進通過與整車企業合作加速造車進程,並同步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規劃了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富士康在親身造車的同時,還在發展代工業務。去年6月時,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曾對外表示,富士康造車主要還是以代工爲主,時間則是“越快越好”。

2021年,富士康與吉利控股集團合作成立合資公司。該公司將爲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

隨後,富士康又與恩智浦半導體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智能互聯車用平台。合作範圍將涉及全車電子應用,涵蓋電子電氣架構、車用網絡安全兩大平台及七大應用領域。

劉揚偉的願望是,“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爲特斯拉生產電動汽車”。

在國內,富士康重倉鄭州。去年4月,富士康新事業總部在鄭州揭牌。新事業總部將聚焦電動汽車、電池、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制定未來發展規劃、開展核心技術研究、推動產業投資和統籌管理、實施產業項目孵化和落地等。

富士康將成爲鴻華先進進軍國內新能源市場的中堅力量。鴻華先進已於去年4月在杭州設立營運據點並完成注資,而且還整合了富士康旗下供應鏈和鄭州工廠,協助鴻海與裕隆兩大股東造車。

截至去年11月,富士康表示,總計有51項電動車計劃正在進行,其中達到接洽商談以上階段的有14家潛在客戶、23個項目。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