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硅兔賽跑
原標題:《隱退三年重出山!身價4800億的谷歌創始人親自給Gemini寫代碼,經常加班到凌晨》
親手創立谷歌帝國的他,回來了。
隨着 Google 發佈迄今爲止最強大、最通用、最靈活的大模型 Gemini 以此正面叫板 ChatGPT 之際,近日不少人開始細細研讀 Gemini 背後的技術詳解論文(https://arxiv.org/abs/2312.11805),這一看不打緊,竟有許多令人意外的發現。
這篇 Gemini 論文不僅有近千位作者,佔據論文 10 張頁面才介紹完,還有許多人在覈心貢獻者名錄下發現了一個非常熟悉的名字——謝爾蓋·布林。
據福布斯 2023 全球億萬富豪榜顯示,作爲 Google 創始人之一,今年 50 歲的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坐擁 4800 億人民幣身家,在全球富豪榜排名第 14 位。
要知道布林和拉里·佩奇二人早在 2019 年將 Google 交棒給現任 CEO 皮查伊之後,便了事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不再參與 Google 的日常工作。如今驚現 Gemini 論文貢獻名單中,也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有看到初代創始人回歸的開心,也有對多年不寫代碼的布林如今還可以參與到 Gemini 項目中的質疑。實則,在億萬富翁光環下,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他也曾是一位斯坦福大學畢業的技術人、工程師。
01
科班出身的布林
親手創立起 Google 帝國
出生於 1973 年的布林,在 6 歲時與父母移居到了美國。1993 年在馬里蘭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和數學學位,1995 年獲得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後也開始攻讀博士。
要說布林的能力有多強,或許可以從他保留在斯坦福大學檔案中的 1996 年簡歷(http://infolab.stanford.edu/~sergey/resume.html)窺見一番。
那時的他對很多技術都有研究,包括數據庫、開發工具、各種編程語言。也是自從上大學後就沒閒着,陸續開發了很多程序,譬如圖像處理的並行算法、用於非歐幾里得幾何對象的可視化的可移植的 C++ 庫、嵌入到任何應用程序中的宏語言庫、實時系統調度算法等等;同時他還參與研究了多個項目,如涉及版權侵犯自動檢測平台、電影評級平台和用於將學術論文轉換爲 HTML 文件的代碼轉換工具。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網友查看這份簡歷的源代碼時,還驚奇地發現布林在那時代碼註釋裏面隱藏了一個自己對未來的“小目標”——「一個大辦公室,高薪,但工作很少。經常去異國他鄉旅行會更好。」
當時的他或許也想不到,很快這個目標就從後來的 Google 公司得到了實現。
在斯坦福大學攻讀研究生期間,布林遇到了研究生同學拉里·佩奇。
那時的兩人在交流學習中,都對增強從互聯網上積累大量數據中提取更有意義的能力感興趣。
在這一想法驅使下,其二人展開合作,設計一種新型搜索技術,即可以根據其他頁面鏈接的點擊頻率對鏈接進行排名。後來這個想法變成了一種鏈接分析算法 PageRank 得以落地,它通過對超鏈接集合中的元素用數字進行權重賦值,實現“衡量集合範圍內某一元素的相關重要性”的目的,也是 Google 搜索引擎早期的基礎算法。該搜索產品於 1996 年在斯坦福大學網絡上上線。
當然,那時他們開發的產品還不叫 Google,而是叫 BackRub 搜索引擎,簡單翻譯過來叫“搓背”。
之所以取這樣“直白”的名字,布林和佩奇覺得該程序分析了網絡的“反向鏈接”,以了解網站的重要性以及它與哪些其他網站相關,也相當於從背部分析,所以就叫背部按摩,即搓背。
但到了 1997 年,佩奇似乎認爲 BackRub 這個名字還不夠好。1998 年中期,布林和佩奇開始接受外部融資,他們最終從投資者以及家人和朋友那裏籌集了約 100 萬美元,並將更新後的搜索引擎命名爲 Google,並創建了 Google Inc.。
進而布林成爲該公司的技術總裁,佩奇成爲 CEO,二人共同管理着這家歷史上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2001 年,佩奇和布林在投資者的要求下聘請了 Novell 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他接替佩奇成爲 Google CEO。
2004 年 8 月 19 日,谷歌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了 17 億美元,使谷歌的估值達到 270 億美元,爲布林帶來了超過 38 億美元的淨收益。
2011 年 4 月,布林辭去技術總裁職務,轉而擔任特別項目總監。
隨後 Google 規模越來越大,從收購 Android、YouTube,再到推出 Chrome 瀏覽器、Google Glass 原型等等,Google 早已從一家搜索巨頭,到涉足自動駕駛汽車、可穿戴技術、Nexus 智能手機系列,以及涵蓋人工智能、雲和量子計算,甚至光纖互聯網的衆多其他產品和實驗研究工作。2015 年, Google 重組,成立了一家新的控股公司 Alphabet,布林擔任總裁。
一直到 2019 年,隨着一封聯合公開信的發佈,布林和佩奇在“如果公司是一個人的話,他已經是一個 21 歲的年輕人,該是時候離開棲息地了...儘管長期參與公司的日常管理一直是巨大的榮幸,但我們相信現在該扮演一個驕傲的父母的角色了_提供建議和關愛,而不是每天的嘮叨!”聲中,雙雙辭去總裁和首席執行官職務,只保留了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董事會的職位,從此處於半退休狀態,幾乎不插手 Google 的日常運營,只是偶爾關注公司的未來發展。
02
半退休的三年間
這邊,布林和佩奇的隱退讓不少 Google 員工感到失落。
在 HN 上,有位 steno132 網友表示:
謝爾蓋離開後,谷歌就不再一樣了。之前所有員工、高管、投資者都與他分享了組織全球信息的最初信條。
在他離開之後, Google 變得像任何公司一樣,每個人都試圖獲得儘可能多的個人財富。夢想已經死了。我親眼目睹了這一點。
也有 Google 前員工袒露:
通過提前退休,布林讓谷歌這個還不成熟的組織徹底被董事會壓垮了。我曾經在那裏工作過,他離開後文化迅速發生了變化。首先是 TGIF 的取消,這是每週一次的會議,拉里和謝爾蓋過去在 1600 Amphitheatre Pkwy 現場現場回答一些你能想象到的最政治敏感的問題,其次是首席財務官露絲·波拉特 (Ruth Porat) 的規則,他取消了許多人的職位。
另一邊,布林和佩奇卸下了重擔,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其中佩奇去了私人島嶼上隱居,布林成了“派對動物”(指經常參加派對的人)的同事,也在致力於自己實驗性的飛艇創業公司和慈善等事業。
03
ChatGPT點燃戰火,布林回歸
不過,作爲 Alphabet 董事會成員,當 Google “有難”時,他們還是會第一時間出現。就在“半退休”的三年後,Google 在 2022 年就遇上了前所未有的一難——OpenAI 發佈了 ChatGPT。
彼時 CSDN 也曾報道過,ChatGPT 的橫空出世,讓 Google 內部警鈴大作,《紐約時報》指出,Google 甚至其在內部爲此拉起了一道「紅色代碼警戒」(Code red),擔心 ChatGPT 將對 Google 搜索引擎的未來帶來巨大挑戰。
也就是在那時起,Google 內部邀請回了初代創始團隊布林和佩奇。
根據《福布斯》報道,今年 1 月 24 日,布林提出了訪問該公司自然語言聊天機器人 LaMDA 相關代碼的請求。
彼時有一位看到該請求的人士表示,布林提交了一份“CL”(“變更列表”的縮寫),以獲取訓練 LaMDA 的數據。該人士表示,只需對配置文件進行兩行更改即可將他的用戶名添加到代碼中。數十名工程師批准了 LGTM 的請求,即“我覺得不錯”的縮寫。該人士補充說,其中一些批准來自該團隊之外的工作人員,他們似乎只是渴望能夠表示他們已向公司聯合創始人授予了代碼審查批准。
04
從外部質疑到內部認可
布林成爲很多技術人的楷模
自此之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受邀之後的布林經常出現在 Google 總部,甚至待到凌晨 1 點,助力 Google 攻克人工智能。直到現如今出現在 Gemini 論文貢獻名單上,才被外人所知曉其最新動向。
不過,對此也有用戶表示懷疑,指出「Gemini 論文歸功於 700 多名貢獻者,而在布林名字的上方還有一位語言包容性項目經理的名字」。
沒想到的是,這條質疑的評論剛發佈後沒多久,不少知情的 Google 內部員工出面爲布林“正名”。
一名 DeepMind 員工表示,“論文中的名字順序是隨機的(除了前六個拼寫爲“Gemini”的名字)時,情節變得更加複雜。謝爾蓋基本上每天都和我們在一起,經常結對!”
另一位谷歌 DeepMind 高管 Enrique Piqueras 也回覆道,「當他開始爲 Gemini 提供幫助時,我與他的第一次真正/長時間的互動是在辦公室呆到凌晨 1 點,盯着 Colab,修復了一個棘手的數字錯誤。他在幾分鐘內就掌握了我的代碼。頂級工程師、科學家,很高興與您合作。」
憑藉熱情,布林在 Google 需要的第一時間便選擇了回歸技術。而作爲技術人,布林無疑也是極具領導力的典範。還有人評論道,「一旦愛上了代碼,此生離不開 Bug」,要是沒有布林,或也不會有如今的 Google。
最後,即使有錢如布林這樣的億萬富翁依然在手搓代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參考來源:
https://www.moneycontrol.com/news/trends/sergey-brin-is-core-contributor-to-gemini-googles-largest-ai-model-peak-technical-founder-11868241.html
https://www.theverge.com/2019/12/4/20994361/google-alphabet-larry-page-sergey-brin-sundar-pichai-co-founders-ceo-timeline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