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双重利好来袭!核电板块掀涨停潮,能持续吗?

雙重利好來襲!核電板塊掀漲停潮,能持續嗎?

財聯社 ·  01/02 11:30

機構預計核電後續將按照每年6-10臺常態化覈准節奏,延續快速發展趨勢。建議關注核聚變和核裂變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

財聯社1月2日訊,今日早盤,核能核電板塊集體走高,截至發稿,常輔股份30CM漲停,寶色股份漲超14%,南方路機、尚緯股份、利柏特、合鍛智能漲停。

消息面上,12月29日,以“核力啓航 聚變未來”爲主題的可控核聚變未來產業推進會在蓉召開,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組成的可控核聚變創新聯合體正式宣佈成立。可控核聚變是解決人類終極能源問題的唯一路徑,同時對國防工業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巨大的商業價值+戰略價值已驅動可控核聚變在技術、產業、資本等方面全面提速。會議表示,今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啓動實施未來產業啓航行動,明確可控核聚變領域爲未來能源的唯一方向。

此外,12月29日,國常會決定覈准廣東太平嶺、浙江金七門核電項目。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加大核電產業創新發展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核電裝備及相關產業競爭力。招商證券表示,2019年起我國核電覈准提速,2020年至2022年分別覈准4臺、5臺、10臺,2023年維持高覈准量10臺,再次表明政策對核電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強。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保持每年6臺至10臺的核準節奏,假設單臺120萬千瓦機組投資額爲200億元,將帶來1200億至2000億元的年均建設投資,核電全產業鏈有望迎來高景氣週期。

核電是綠色能源,具備經濟性高、環境友好、發電穩定等優勢,建設核電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方式。

中信證券指出,2022年以來國內核電機組項目加速覈准,其中2022年和2023年分別覈准10臺核電機組,在數量上創過去十年新高,同時單體機組容量均超1200MW,側面反映了國內對於核電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預計在未來3—5年核電機組年均覈准數量有望達到10臺左右。

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統計,單個核電機組從覈准到建設啓動再到投運往往需要6—8年,但對於零部件企業招標—交付—驗收時間週期普遍在3—5年,因此我們對於2020年前集中投建的6臺核電機組有望在2024年進行設備的集中交付驗收。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數據,2022年國內核電主設備交付54臺,其中蒸汽發生器交付17臺,佔比超30%,是核電機組設備投資價值量最高的環節之一,在覈準機組數量保持穩定的前提下,壓力容器、特種電機、閥門、蒸汽發生器、燃料運輸容器等核心零配件企業或將迎來業績收穫期。

該機構表示,2023年作爲國內可控核聚變發展“元年”,隨着高溫超導技術持續突破,有望大幅提高磁約束聚變裝置點火條件,2024年或將迎來項目集中招投標,利好高溫超導磁體、偏濾器、真空腔體、射頻電源等核心零部件廠商大批量訂單落地;對於較爲成熟的三代核電機組,2024年有望迎來零部件集中交付驗證期,在持續穩定的核準保障下利好核心零部件廠商訂單和業績持續放量,另外四代核電機組完成商業化運行後,後續的各項進展也值得期待。建議關注核聚變和核裂變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

國盛證券分析稱,2023年年內核電共覈准10臺機組。而在2022年,國家也在當年覈准10臺核電機組。我國首次連續兩年覈准10臺,表明我國核電已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當前,中國大陸現有在運核電機組55臺、覈准及在建核電機組32臺,我們預計核電後續將按照每年6-10臺常態化覈准節奏,延續快速發展趨勢。建議關注核電雙龍頭,中國核電和中國廣核。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