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电商巨头求变:开启新一轮变革与创新,性价比成关键点

電商巨頭求變:開啓新一輪變革與創新,性價比成關鍵點

時代週報 ·  2023/12/28 09:52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楊玲玲

變化,是電商行業過去一年的核心詞彙。

2023年,電商江湖波雲詭譎,阿里(BABA.NYSE,09988.HK)、京東(JD.NASDAQ,09618.HK)、拼多多(PDD.NASDAQ)無一不在密集而猛烈的調整中前進。

圖源:圖蟲創意

在業務層面,阿里大力投入內容,注重用戶爲先;京東推進低價策略,開拓下沉市場;拼多多則側重高質量發展,升級全域消費。一系列改革舉措讓業績也有了回暖跡象,第三季度,阿里、京東、拼多多營收、淨利潤均實現正增長。

不過,阿里、京東告別高速發展也是不爭的事實。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阿里營收增速爲9%,京東營收增速只有1.7%,而拼多多的營收增速則高達94%。業績催動股價一路猛漲,11月29日,拼多多盤中市值超越阿里,成爲美股市值最大中概股。

壓力之下,阿里創始人馬雲和京東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相繼於平台內網發言。從馬雲的“我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到劉強東的“京東必須改變,否則沒有出路”,無不顯示出電商大佬的壓力。“新王”崛起,電商市場是否也將迎來新變局?

調整貫穿整年

回顧2023年,“變革”是阿里的關鍵詞,“重塑”是京東的關鍵詞,“高質量”則是拼多多的關鍵詞。

3月,阿里啓動成立24年來最大規模的組織變革,把一個阿里集團拆分成“1+6+N”:1個控股集團、6個業務集團和N個業務公司。

伴隨變革的落地,蔡崇信、吳泳銘、童文紅、彭蕾、王堅等“退休元老”悄然回到業務集團。行至9月,權力進一步集中到阿里“十八羅漢”之手,蔡崇信接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擔任CEO。張勇則淡出權力中心,原計劃專職擔任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也由吳泳銘代爲兼任。

11月,在最新的業績電話會上,吳泳銘爲阿里重繪戰略圖譜:面向未來,阿里將有3個重要優先級方向,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台業務、AI驅動的科技業務、全球化的商業網絡。

圖源:圖蟲創意

約一個月後,阿里的權力中心進一步向CEO吳泳銘靠攏,淘天集團董事長吳泳銘兼任淘天集團CEO,並快速對淘天集團核心管理層進行換血,80後少壯派走到臺前擔任重要職位。

京東的2023年,同樣是在密集的調整中度過。去年底以來,劉強東重返一線親自主導了多場變革,包括推出百億補貼,重啓價格戰,打通自營和POP體系,以及推動內部一系列人士變動“排兵佈陣”。

低價戰略成爲京東零售的核心戰略之一。3月,京東推出百億補貼活動,以此重塑消費者的低價心智;雙11大戰,京東更是直接將“真便宜”作爲大促的主題。

同時,劉強東對於高層的“重塑”從口頭落實到行動。5月,京東集團原CEO徐雷突然宣佈退休,京東集團原CFO許冉升任CEO,向京東集團董事會及主席劉強東彙報;11月,許冉進一步兼任京東零售CEO。

近日,劉強東在公司內網回覆員工稱,京東必須改變,否則沒有出路,“相信我們一定會走出低谷。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家公司都會經歷若干個頂峯和低谷才能成就偉大”。

拼多多是3家公司中人事變動和組織變革最少也最乾淨利落的。4月,拼多多進行組織架構調整,聯合創始人趙佳臻出任執行董事和聯席CEO,與陳磊搭檔管理公司業務,這是自2021年3月創始人黃崢卸任以來,拼多多在組織架構上最大規模的調整。

隨着新的人事任命出爐,陳磊將側重海外業務;趙佳臻則側重國內業務。履新後,趙佳臻爲拼多多定下了高質量發展的基調。他提出,拼多多當前正在轉型中,從關注增長速度,轉爲追求發展質量。他希望通過轉型,進一步助推平台活力。

對於高質量發展,趙佳臻的理解是“高質量消費+高質量供給+高質量生態”,而基於加入拼多多以來的農產品運營經驗,趙佳臻主導拼多多開啓了繼百億補貼、百億農研後的第三個百億項目百億生態。

2023即將落幕,電商巨頭的混戰卻遠未見終局。重大而頻繁的人事以及組織變陣背後,似乎也映射着電商大佬們的彷徨和焦慮。

調整航向再出發

值得欣慰的是,在一系列降本增效和改革調整之後,電商企業的業績開始回暖。

2023年第三季度,京東和阿里營收依舊穩居前二,均超2000億元,分別爲2477.0億元和2247.9億元;但在營收增速方面,拼多多拔得頭籌,同比增長94%至688.4億元,增速遠超京東、阿里的1.7%、9%。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中心網絡零售部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從三家公司的營收數據來看,京東在規模上領先,拼多多則在增速上“一騎絕塵”。

淨利潤方面,三季度,阿里淨利潤267.0億元,同比由虧轉盈;京東淨利潤79億元,同比增長33.09%;拼多多淨利潤155.4億元,同比增長46.73%。

“自京東推出百億補貼以來,低價策略穩定推進。8月份,京東宣佈下調自營商品包郵門檻,從99元降至59元,這被視作是京東推行‘低價策略’的又一舉措,雖然增加了履約開支,但這有利於在開拓下沉市場的同時做好精細化運營。同樣的,三季度淘天在內容方面大力投入,再加上價格力策略,對用戶的吸引力增強。”莫岱青說道。

相較之下,拼多多作爲電商界的後起之秀,與京東深耕國內市場、阿里全球多平台運營不同,去年9月,拼多多開始佈局跨境電商,僅一年多時間已觸達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

圖源:圖蟲創意

2023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在線營銷服務和其他收入396.88億元,同比增長39%;交易服務收入291.53億元,同比增長315%。而交易服務收入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海外業務的超高速增長。

陳磊在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在中國以外的業務雖然還很新,但在過去一年裏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它建立在我們多年來對國內供應鏈積累和理解的基礎上,幫助很多製造企業進一步開拓了市場,直接面向消費者。”

三季報發佈後,美國當地時間11月29日,拼多多在美股開盤後一度衝高,漲超4%,市值達到1921.67億美元,同一時間,阿里巴巴市值爲1918.49億美元。

“阿里剝離了很多業務,多種因素導致股價承壓。而拼多多專注電商業務,加上海外市場增速很快,資本市場預期較高,一跌一漲市值差距縮小。”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分析稱。

面對拼多多的市值超越,馬雲也罕見發聲:“我相信今天的阿里人大家都在看都在聽。我更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裏。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

2024年,可以預見的是,在吳泳銘拿到淘天和雲的兩塊帥印後,阿里將正式吹響兩大戰略協同作戰的號角。錨定未來10年的藍圖後,吳泳銘掌舵下的阿里將重新創業,再次出發。

許冉對於2024年表現得較爲樂觀。在最新的業績電話會上,其提出,京東預計2023年業務優化調整的影響到2024年會減弱,同時隨着經濟和消費的逐步恢復,以及京東在算法和系統上的一系列優化和調整,預計2024年可以實現高質量的業務增長。

拼多多能否在電商新王座上坐穩也成爲業界關注焦點。2024年,在穩固國內市場大盤的同時,拼多多還將繼續開拓海外市場。據《晚點LatePost》報道,拼多多海外跨境電商平台Temu爲2024年定下了GMV(成交額)目標:300億美元,這個數字將不少於2023年GMV的兩倍。

曾經那個浮躁喧囂的互聯網電商大潮已經退去,趕潮的大船正在調整航向,2024年又將是新的開始。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