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东吴证券:预计24H1电力设备行业盈利见底 主产业仍首推电池环节

東吳證券:預計24H1電力設備行業盈利見底 主產業仍首推電池環節

智通財經 ·  2023/12/28 07:51

東吳證券發佈研報稱,預計24H1電力設備行業盈利見底,加速產能出清,25年供需格局改善,板塊重拾成長性。

智通財經APP獲悉,東吳證券發佈研報稱,預計24H1電力設備行業盈利見底,加速產能出清,25年供需格局改善,板塊重拾成長性。主產業仍首推電池環節,推薦寧德時代(300750.SZ)、億緯鋰能(300014.SZ)等;材料環節東吳證券看好科達利(002850.SZ)、天賜材料(002709.SZ)等;以及看好新技術高壓快充、複合集流體方向,標的中熔電器(301031.SZ)(關注)、威邁斯(688612.SH)(關注)等;同時建議關注價格即將見底的碳酸鋰環節,標的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等。

24年全球電動車同比增長20%,鋰電需求同比增長25-30%,國內仍爲最確定市場,25年海外需求有望略微提速。東吳證券預期23年全球電動車銷1325萬輛,同增31%, 符合年初預期;24年同增20%至近1600萬輛,25年略微提速至23%,銷近2000萬輛。分區域看,23年中國(含出口)銷量將超930萬輛,同增36%,好於年初預期,預計增25%至1158萬輛;歐洲24年受補貼退坡影響,預計同比微增8%至316萬輛,25年新車週期+碳排考覈趨嚴,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30%+;美國短期仍受利率高影響,且本土車企新車延後,24年增速下修至近25%,銷180萬輛+,未來引入中國供應鏈,有望提速。東吳證券測算,對應23-24年動儲電池需求分爲爲1000/1250gwh,同增26%/26%。

智能化的上半場,電動化的後半場,電動化降本依然爲核心,關注新技術放量。24年智能化年底智能化率先落地20萬+車型,是後續中高端車型重要競爭要素,或帶來車企競爭格局變化。目前小鵬、華爲系已領先,新車訂單定超預期,且自動駕駛選裝率超60%。後續無圖無激光雷達後,可下沉至10-20萬車型,進一步提升電動化率。車企延續23年降價趨勢,新車定價整體偏低。24年需求增速放緩後,預計價格競爭依然激烈。因此產業鏈核心仍爲性價比,預計24H1快充放量,份額快速提升,錳鐵鋰、複合集流體等24H2逐步放量。

主產業鏈資本開支開始縮減,盈利水平基本24年中見底,24年核心爲去產能,25年供需格局改善,產業鏈重拾成長性。Q2起產業鏈資本開支已收緊,雖在建工程規模在高位,但新增已趨緩,24年供需格局仍惡化,但25年將明顯改善。從盈利角度看,目前基本跌破二線廠商合理盈利水平,但由於23Q4及24Q1行業需求平淡,產業鏈仍有一波降價,預計1H24底部將出現,2H24磨底,預計25年部分格局較好環節將率先走出,如電池、結構件、電解液等,且產業鏈將延續強者恒強,小廠逐步退出。

投資建議:東吳證券預計24H1行業盈利見底,加速產能出清,25年供需格局改善,板塊重拾成長性。主產業東吳證券仍首推電池環節,推薦寧德時代(300750.SZ)、億緯鋰能(300014.SZ)、比亞迪(002594.SZ)。

材料環節東吳證券看好科達利(002850.SZ)、天賜材料(002709.SZ)、璞泰來(603659.SH)、恩捷股份(002812.SZ)、星源材質(300568.SZ)、新宙邦(300037.SZ)、湖南裕能(301358.SZ)、德方納米(300769.SZ)、容百科技(688005.SH)、當升科技(300073.SZ)、華友鈷業(603799.SH)、中偉股份(300919.SZ)等。

以及看好新技術高壓快充、複合集流體方向,標的中熔電器(301031.SZ)(關注)、威邁斯(688612.SH)(關注) 、曼恩斯特(301325.SZ)、 信德新材(301349.SZ)、天奈科技(688116.SH)等。

同時建議關注價格即將見底的碳酸鋰環節,標的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中礦資源(002738.SZ)、永興材料(002756.SZ)、盛新鋰能(002240.SZ)等。

風險提示:電動車銷量不及預期,競爭加劇。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