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做交易如何达到无视亏损盈利,只在乎操作是否正确的境界?

做交易如何達到無視虧損盈利,只在乎操作是否正確的境界?

金十數據 ·  2023/12/08 23:55

來源:金十數據

做交易如何做到心如止水?達到無視虧損盈利,只在乎操作是否正確的境界?

一、象與騎象人

在10年前我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也看了許多書,看了許多資料,一本比較好的書叫《象與騎象人》。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這本書寫道:人類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而另一半則像是一個理智的騎象人。

象的層次:身體、右腦、非理性、潛意識、自動化;騎象人的層次:心靈、左腦、理性、意識、控制化。這兩個分裂的部分,造成人們常陷於理智與非理智的思想爭戰中。騎象人屬於受控制部分,是意識;大象屬於不受控制部分,是潛意識。

我們經常會認爲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爲。人可以自我控制大部分情況下是一種錯覺。當大象發怒的時候,大象就變成了主人,騎象人就無法控制大象了。

交易員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行情走勢,總會遇到行情不順利,頻繁止損甚至爆倉的情況。頻繁的虧損會讓交易員啓動戰與逃機制,也就是動物大象開始活躍,這是一個物理過程,並在潛意識中發生,就像巴甫洛夫的狗,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一樣,是一個鏈條。在暴怒的大象的控制下,人就是動物,全憑本能在做事,在金融交易中這種拼死的抵抗大多是無意義的,最終的結果大多是爆倉崩潰。

關於操作是否正確,這僅僅是一個系統的執行部分,整個系統是不是正確性都無法認定的情況下,談執行的正確性是沒有意義的。其實,交易員的人生就是在這種不斷試錯,不斷推翻一個個系統的過程中渡過的,直到把所有的系統都推翻了,輸得也差不多了,也就悟個差不多了。

所以交易水平也是靠積累的,只不過是加法又是個減法,減到最後發現幾乎沒有萬能的系統,所有的系統都有自己的漏洞,而根據墨菲定律,漏洞總會觸發,悲劇不可避免,必然發生。人的理性是人高於動物的唯一特質,理性就是騎象人部分,控制大象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讓大象發怒,在交易上就體現一種終極防禦和阻擊戰思維。

當你已經預備犧牲一小部分資金來保障本金的安全時,情緒就相對可控,大象不容易發怒。這時的倉位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止損,而是一種犧牲,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損失,而是具有正義感的英雄行爲。以英雄感代替恥辱感,就不容易發怒,說不定還會洋洋得意,瀟灑自如。

二、心如止水的意義

做到心如止水的意義是什麼呢?我稍微推導的問問,無視盈虧,只在乎操作是否正確,那麼請問,你的目的是什麼呢?做交易不就是圖穩定盈利嗎?你無視盈虧,而只去關注每筆交易是否按照計劃執行,如果越執行越虧呢?你還要心如止水的無視盈虧執行下去嗎?這也是我在接觸衆多投資者中,投資者身上出現的問題。總覺得心態要好,要不把錢當錢,這樣才可以贏錢,我又不好當面告訴人家,這其實不一定,因爲你就算那樣了,還是可能虧。

這種投資者還有一個翻版,那就是追求摸頂抄底的人,摸頂抄底的目的是什麼呢?不就是爲了盈利嗎?那麼你一直追求摸頂抄底,如果不能盈利,你還追求嗎?結果讓我驚訝的是,還是很多人沉浸在一兩次摸頂抄底的勝利中,而忘記了總體虧損的事實。這就和題主的心如止水,無視盈虧,只在乎是否執行的投資者,簡直如出一轍。

你用海龜交易突破20日高點就開多的做法,長期做下去可以盈利。但是,你用海龜交易突破20高點你就開空的做法,你長期做下去保證虧損。按照心如止水,無視盈虧,高度執行的原則,突破20日高點開空,結果一直虧,你堅持下去意義何在?

我沒有否認執行力的重要性,我可以明確的說,執行力很重要。但是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在策略,不在執行力。策略是基礎,沒有策略你有執行力也沒用。而關於如何做到心如止水,無視盈虧,高度執行,目前的常用做法是兩個。第一,將交易策略量化,通過計算機運行,讓計算機高度執行。第二,將下單,風控,決策分開三個人來做,以此來規避一個人交易的情緒風險。

三、微妙的心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作爲技術方面和理念方面的問題,其實我更喜歡來說一下這種關於心態方面的問題,因爲心態是個很微妙的東西,人有人性,而人性是個很奇妙的關於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體。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清楚的,希望除去感性擁抱理性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但是你要知道的是,這兩者本身是相當於硬幣的兩面,我更希望去接近自己這種人性,當你真的了解之後,你才能去控制。

所以在我看來最厲害的是人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緒的人,無論在任何時候不會因爲情緒去做一個決定的人是確實能看懂人性。我在現實當中遇到過一些這樣的高人,其實這種技能都是可以依靠訓練得來,交易同樣如此,就像我之前回答如何控制自己的交易頻率,如何不因爲情緒去進行交易,都是需要通過不斷的理解和訓練來達到。

交易爲什麼難,因爲這個行業離人性和情緒更近,大部分人不能獲利,不能控制虧損,根本原因是因爲情緒跟着賬戶走,跟着市場走,如果再對自己的性子再不加以控制,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了。

交易是否真的能做到心如止水,我認爲不能。那麼做交易是否有必要做到心如止水呢,在我看來也沒必要,因爲人性去關心賬戶淨值變化,關心交易是否合理,尋找錯誤交易加以總結,這本身就是需要你全身心關注,而當你都已經對交易不在乎了,在我看來其實就已經沒必要再做交易了。

當你不關心一件事情,那麼做好這件事情的概率是多少呢!!當你因爲關注而深入,你可能犯了過度關注的錯,而不關注呢,那有犯了刻意並不關注的錯,這是個哲學問題,當你想法,有了慾望,這本身所以自如才正常,怎麼樣算是正常的,還是離不開“控制”這個詞,所以交易的最終歸宿就是在尋求一種“自如”的境界。就是你會對交易當中各種可能會影響情緒的事件正常的人性反應,但是你卻可以通過不斷的訓練去達到讓自己做正確的事情。

四、如何看待盈虧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交易中的盈虧,只在乎操作的是否正確的境界。幾個關鍵詞,“訓練”,“原則”,“堅持”,“不斷複製”。要知道,交易當中的各個環節,或者換句話說,交易裏面各個可能會影響交易的情緒的問題統統可以通過訓練來達到合理控制的目的,這一點是一定可以實現的。

訓練是在強化各個交易環節,同時訓練本身就是一種修煉,修煉的不單單的交易環節的技能,同時修煉的也是訓練這個動作的本身。訓練的方式是什麼,首先就是建立原則,原則是一個根本性的真理,構成所有關於交易行爲的基礎,原則通過行動讓人實現交易中的目標。

每天市場都會出現各種波動,上漲,下跌,盤整,是市場波動的三種結構,但是以什麼形式上漲,在什麼時候上漲這些都是未知的,如果沒有原則,你將只能被迫的針對交易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難以預料的情況孤立的去做出反應,就好像你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但是如果你可以將市場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並且擁有對不同行情的處理能力,我相信做好交易,看淡盈虧,擁抱原則,做正確的決定只是時間問題。

有了這個意識,你就要對你的交易系統裏面的各個環節建立最基本的原則,舉個例子,將每天的虧損限制在1%以內,每週的虧損控制在5%以內,賬戶虧損8%之後就降低一半倉量進行操作。這就是一個基本的風控原則,當然我在後續的交易中發現,這種風控方式效果並不好,但我前期就是這樣去限制自己虧損的。這就是最簡單的原則,試問有多少人能做到,當你連續虧損的時候你是否真的能管住自己的手,不會因爲情緒而交易。

同樣的,當框架越來越成熟,那麼原則也會越來越多,比如每個品種,每個月交易次數不得高於5次,這個也是基本原則,能做到嗎?是否低於五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的可以停下來,停下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真的感受停不下來那種情緒誘導,所以執行原則的過程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真的能控制下來,而在於你是否真的感受到了人性,你能理解自己的人性,才能制定出戰勝自己隨意性的原則,仔細閱讀這段話,會有幫助的。

以上說的是第一個階段,針對沒有經歷過訓練的人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框架讓你去接近訓練本身,是什麼訓練內容不重要,先開始最重要。因爲這時候你對市場認識有限,很多原則都會不斷去修正與磨合,但是制定原則和訓練自己執行原則這個動作非常重要。

當你逐步執行原則,去執行原則的,在這個過程中,隨着對市場的深入與對自身的了解之後,你才能逐漸制定出適合自己交易的原則,這是一個學習和自我改造的過程,當然過程肯定不像我說幾句話那麼簡單,這個過程是枯燥的,是痛苦的。因爲人性使然,沒有人希望自己受控制去做一件事情,但是隻有你真的有了這個過程,才能在不久的將來擁抱真正的自由。

這個過程伴隨着幾個環節,首先是樹立一些基本原則,然後不斷失敗,不斷自我學習,完善你的原則,其次不斷去接近100%的執行力,要知道真正100%執行力是很少的,因爲系統裏面有變量,所以能執行到80%已經很成功了,然後通過強化執行力,達到技能和心裏的提升,你才能形成更高效更有效的交易原則,也就是交易技能提升的,你逐漸在做正確事情的同時,就不會有那麼多精力去關心盈虧多少。

要多說一點就是什麼是正確的事情,起初的原則並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通過不斷執行原則,不斷自我學習,不斷完善,再不斷重塑原則的過程你就會形成更高效的原則,這個更高效的原則就是你要去做的正確的事情,這樣說你是不是就清晰了。我相信這個框架並不單單可以指導交易,在我看來,這是我在任何時候做自我提升的一種系統性思維,適用於任何時候。

原則的自我學習和重塑的過程就是讓你從“你認爲你是對的”這個層面跨越到“你怎麼知道你是對的”,所以交易追求的目標並沒有止境,並不是你可以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情的時候交易就成功呢,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斷去優化你的原則,你的交易框架,以達到更高的目標,所以穩定盈利並不是最終的目標。

當你真的穩定盈利,你會有更高的目標,你要保持穩定盈利的狀態就必須有這個不斷敲碎,不斷重塑,不斷提升的過程。所以爲什麼真正厲害的交易大師們每天都會花大量時間總結和復盤,不斷回溯自己的交易去尋找問題,我認爲能讓你始終保持獲利的不單單是原則,更多的是你在不斷的提升,並且不斷的認識新的自己

五、交易的環節

接下來我們開始說一下交易當中需要注意哪些環節。還是從交易系統出發,沒有太多環節,大體就是幾點:

1. 定義行情的標準

2. 擇時點的選擇

3. 進場點,出場點的把握 

4. 止損的控制 

5. 風控體系 

6. 倉位管理 

7. 心態控制

基本就是以上七點,但是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原則進行約束。這些原則怎麼來,首先是根據你對市場的了解對自己的了解而來,而我們對於這兩部分的了解常常都有侷限性,因爲“你怎麼知道你就是對的”,這就需要不斷學習。

但是要開始這個工作,你只能根據自己此時此刻的認知先建立基本的原則,讓這件事情開始,然後通過執行,約束,管控,以及對市場認識的深入,逐步去執行新的標準,淘汰原先的一些標準,準確的說並不是淘汰,而是升級。

隨着這個過程不斷深入,你會發現有的很多原則就是你原先制定的,那說明這就是一些核心的東西,也是一些大概率正確的事情,那麼深化它,堅持它,一個清晰的框架就出來了。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