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药明生物大手笔回购 创新药板块一扫阴霾 明年哪些医药细分方向值得关注?

藥明生物大手筆回購 創新藥板塊一掃陰霾 明年哪些醫藥細分方向值得關注?

財聯社 ·  2023/12/06 15:47

①醫藥生物(申萬)年初至今走勢還處於2022年9月份的低點位置,估值也是處於歷年的低點; ②多家機構認爲醫藥行業位於底部; ③創新藥、出海已然成爲各機構的重點關注板塊。

《科創板日報》12月6日訊 以一則PPT重創CRO在內的醫藥板塊後,藥明生物今早火速宣佈了回購計劃,擬以不超過6億美元回購10%的股份。同時,藥明生物在公告中指出,目前股份的交易價格並未反映其內在價值或者其本公司的實際業務前景。因此他們希望通過回購股份來提振市場的信心。

受回購利好刺激,今日藥明生物早盤一度漲超5%。

藥明生物是CRO行業頭部公司。CRO的業績核心來源於客戶訂單驅動,每項訂單執行週期大概兩到三個季度,因此,CRO企業的冷暖與上游創新藥產業密不可分。

今日,A股創新藥板塊反應更加強烈,截至收盤,凱因科技漲停,艾力斯、亞虹醫藥、神州細胞等多支個股強勢上漲。

12月4日,藥明生物在官網發佈業務更新PPT,不僅調整了該公司未來2-3年的業績指引,還表示受生物技術融資影響,行業在未來兩年預期個位數增長。進而引發市場對於醫藥創新需求的擔憂,整體板塊出現較大調整。

不過,藥明生物並未一味釋放悲觀預期,其在4日晚間表示,集團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維持強勁勢頭。

馬上進入2024年,我們需要思考年度投資思路,醫藥行業前景究竟如何?板塊投資價值有多少?哪些細分領域更值得關注?

▌醫藥行業大底?

目前,醫藥生物(申萬)年初至今走勢還處於2022年9月份的低點位置,估值也是處於歷年的低點。

回顧2023年1-11月市場走勢,期間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整體下跌2.56%,跌幅居申萬一級行業第19位,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約7.14個百分點。多數細分板塊均錄得負收益,其中血液製品和化學制劑板塊漲幅居前,分別上漲24.14%和7.70%;醫院和線下藥店板塊跌幅居前,分別下跌23.67%和17.47%。

從估值上看,據東莞證券統計,截至2023年11月30日,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整體PE(TTM,整體法)約29.0倍,位於歷史均值的82%分位;相對滬深300整體PE溢價率爲174.7%,處於行業2012年以來相對滬深300溢價率中樞的85%分位,目前估值處於行業近十年來相對低位。

從Q3業績表現來看,行業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同比都出現下滑,多數細分板塊業績出現負增長,主要原因是行業受醫療反腐影響較大。

▌哪些細分領域值得關注?

12月初至今,多家機構發佈了2024年度展望報告,認爲醫藥行業位於底部,且有很多細分賽道的優質成長股到了長期佈局的時點。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藥、出海已然成爲各機構的重點關注板塊。

興業證券最新研報稱,創新+國際化將打開行業成長空間。產業端,技術創新迭代、新需求不斷釋放,爲行業長期增長提供不竭動力;市場端,國內需求穩步復甦,國際市場海闊憑魚躍,差異化“中國創新”即將從臨床陸續走向商業化,高性價比“中國智造”正在逐步突破海外高端市場,建議關注中國醫藥生物產業國際化全面升級下的新投資機遇:

(1)創新藥與創新醫療器械的全球多中心臨床進展與數據讀出,和後續海外授權合作值得持續跟蹤;

(2)創新藥出海已進入商業化階段的重磅產品放量可期,具備“硬科技”實力的醫療設備將進一步打開海外高端醫療市場,原料藥、製劑、低耗、核心零部件出口與新訂單開拓有望加速;

(3)海外創新前沿亦值得關注,減重、AD等新需求爲行業發展提供新動能,亦爲中國創新產業鏈帶來新業務增量。展望2024年,中國醫藥產業的“創新+國際化”發展有望上升至新高度,行業成長主線依舊。

華安證券表示,政策相關的利空已經進入尾聲、醫藥的大單品持續爆出顯示出醫藥產品的投資價值、年底醫保繼續談判和續標疊加基藥目錄,基金對醫藥的倉位在猶猶豫豫中小幅環比增加但是相比歷史還處於低位,站在此刻的時間點,醫藥板塊需要加大配置。

投資思路上,該機構認爲2024年依舊是品種爲王,傳統、現代和全球化需要相結合的主線:

(1)傳統,指的是中藥,中藥相關標的需要緊緊抓住中藥創新藥、品牌OTC和普通OTC以及國企改革帶來的代表性個股的機會;

(2)現代,指的是fastfollow的藥械甚至FIC的藥械公司,2024年是品類落地+產品商業化持續放量的年份,不少公司2025年開始扭虧爲盈帶來的公司邏輯變化和估值變化;

(3)國際化:國際化的標的,需要配置更多的倉位,該團隊今年在億帆醫藥、君實生物、綠葉製藥等標的進行的前瞻推薦基於產品獲得FDA審批。

長城國瑞證券表示,當前行業估值仍在底部區域,建議持續關注創新藥板塊。近期,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的“高價”出海給創新藥領域打了一針強心劑。2023年醫保談判已經結束,談判結果或將在這個月底公佈。當前處於行業“業績真空期”,今年創新藥板塊支付端出現邊際改善、內卷程度得到一定改善,企業從臨床需求出發積極探索打造差異化、尋求出海機會。

交銀國際日前發佈研報稱,展望2024年,醫藥板塊底部反彈進行時。2022-2023年的持續下行後,當前醫藥板塊估值處於低位、基本面和情緒面有望企穩復甦,整體性價比較高。隨着支付端政策利好持續兌現、市場流動性有望邊際改善,該機構繼續看好2024年和中長期內醫藥行業的估值修復機會,並建議在以下兩條主線中尋找α機會:

(1)創新屬性強、基本面+估值雙反彈的戴維斯雙擊機會;

(2)存在需求反彈預期的消費醫療相關標的。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