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银绒业转入“战略静观”:特种石墨业务将是聚焦方向,8万吨/年酸铁锂项目面临行业产能过剩局面|公司调研

中銀絨業轉入“戰略靜觀”:特種石墨業務將是聚焦方向,8萬噸/年酸鐵鋰項目面臨行業產能過剩局面|公司調研

財聯社 ·  2023/11/30 18:03

①儘管項目名稱中包含“碳基芯片”這一“吸睛”說法,但項目本身與碳基芯片的關聯性有限; ②公司曾設想重點佈局鋰電池正極材料,如今卻面臨按下暫停鍵的局面; ③“特種石墨和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會是公司下一個階段的聚焦重點。”公司人士透露。

財聯社11月30日訊(記者 王肖邦 陳抗)“碳基芯片石墨改造項目正在推進中。”中銀絨業(000982.SZ)相關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

中銀絨業早前披露,子公司河南萬貫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萬貫實業”)計劃投資2000萬元,實施“碳基芯片石墨改造提升”項目。該項目計劃建設工期12個月,今年6月開工建設,明年6月建成運營。

“‘碳基芯片石墨改造提升’指的是對現有石墨化爐進行工藝流程升級改造,對特種石墨做提純。”該公司人士介紹。

儘管項目名稱中包含“碳基芯片”這一“吸睛”說法,但項目本身與碳基芯片的關聯性有限。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萬貫實業原有石墨化爐可以生產出200PPM以下的高純度石墨,改造提升後,能夠生產出低於50PPM高純度石墨(石墨含碳量達到99.995%以上),這一純度特種石墨可用於核能、軍工以及碳基芯片領域——“碳基芯片石墨改造提升”項目名稱正源於此。

image

(中銀絨業公司,財聯社記者攝)

中銀絨業目前有兩家子公司涉足特種石墨業務:

其中一家是萬貫實業,中銀絨業於2022 年底收購而來。萬貫實業主營碳素及石墨製品生產、加工及銷售,是從煅燒、磨粉、混捏、成型、焙燒、浸漬和石墨化處理的一體化生產能力的企業,已取得年產 3 萬噸特種石墨製品生產項目的相關批覆,現具備年產1.5 萬噸特種石墨製品生產能力。

image

image

image

(萬貫實業生產線,受訪者提供)

另一家是都江堰市聚恒益新材料有限公司,同樣擁有特種石墨業務,從事特種石墨焙燒、特種石墨石墨化及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業務。

“特種石墨和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會是公司下一個階段的聚焦重點。”前述公司人士透露。

但與此同時,中銀絨業曾設想重點佈局的另一項業務——鋰電池正極材料,如今卻面臨按下暫停鍵的局面。

2021 年初,中銀絨業以併購方式進入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行業,控股子公司四川鋰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租賃具備年產 4200 噸磷酸鐵鋰生產能力。

同年年底,中銀絨業宣佈進一步加碼正極材料磷酸鐵鋰業務,計劃投資 20 億元建設 8 萬噸/年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項目。

該項目位於德陽—阿壩生態經濟產業園區,項目土地款已支付。“但由於地塊存在‘合宗’等問題,目前未有進一步投入。”前述公司人士表示。

但“塞翁失馬”的是,磷酸鐵鋰市場價格較2021年末有近50%跌幅,磷酸鐵鋰項目未有進一步投入,令中銀絨業 “躲過一劫”。

早在2019年,實施破產重整的中銀絨業,在完成羊絨紡織的重資產剝離後,曾嘗試戰略性佈局新能源鋰電池全產業鏈,從上游鋰礦,到中游鋰電池正負極材料製造,再到鋰電池下游應用,均有佈局計劃。

但如今,隨着鋰礦價格劇烈波動、磷酸鐵鋰面臨行業產能過剩,中銀絨業的戰略已有調整和轉向。

“新材料和新能源方向,是公司定調的長期發展方向。但就現有業務來看,公司下一步聚焦特種石墨業務的可能性更大。”前述公司人士透露,“不排除在特種石墨產業鏈上下游,做進一步收併購整合。”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