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大卖场的挣扎:高鑫零售带亏卷入会员店战场

大賣場的掙扎:高鑫零售帶虧捲入會員店戰場

華爾街見聞 ·  2023/11/15 12:50

會員店賽道愈發擁擠。

高鑫零售(06808.HK)的“苦日子”還沒完。

11月14日晚,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發佈截至9月30日的2024財年中報,報告期內錄得營收357.68億元,同比下降11.94%;錄得淨虧損3.59億元。要知道,在2023財年,高鑫零售才剛剛在“降本增效”措施下實現扭虧爲盈。

報告期內,高鑫零售的商品銷售收入爲342.25億元,佔比達95.69%,同比減少12.4%,同店銷售額同比減少5.9%。高鑫零售歸因於宏觀豬肉及鮮菜CPI同比下降、保供業務收縮以及客戶囤貨減少導致客單價下滑。

報告期內,高鑫零售延續了上一財年的策略,依然在全面積極“降本”。其上半財年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減少7%至87.18億元;行政費用同比減少13.3%至8.98億元;財務費用則同比減少9%至2.13億元。

但三費減少仍不足以抵消高鑫零售門店逆勢擴張帶來的壓力。

六個月內,高鑫零售新開3家大潤發大賣場、7家中型超市(大潤發Super)及1家M會員店。目前,高鑫零售共有458家大賣場、19家中型超市以及1家M會員店。

相比之下,同行永輝超市(601933.SH)則做出了業務收縮動作,上半年淨關店25家,成功扭虧。

高鑫零售的M會員店承載了其開拓第二增長曲線的期待。

業績顯示,高鑫零售今年4月在揚州開業的M會員店,付費人數已超過5萬,SKU約3000個,其中超過10%爲自有品牌,其預計接下來會有南京和常州兩家門店開業。

相比之下,目前山姆在國內有50家線下門店,盒馬則有9家會員店。想參與這場會員店競爭的高鑫零售顯然步伐有些慢了。

在零售行業業內人士看來,商超最終轉型做會員店將是“大勢所趨”,相比之下會員店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以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爲例,一方面,其採用寬品類、但精簡SKU的策略,憑藉規模優勢壓縮採購成本。公開信息顯示,山姆的SKU約4000個,而傳統大賣場永輝超市則超過2萬個;

另一方面,山姆發力自有品牌商品,通過這類商品能夠獲得更高的毛利。比如山姆的瑞士捲產品,據《晚點LatePost》,該產品的銷售額甚至能佔到部分門店10%,烘焙類產品毛利率高達30%。

事實上,老牌商超轉型會員店已有先例,只是結局並不圓滿。

家樂福就在今年4月接連關閉上海成山路店和上海中山公園店兩家會員店,成山路店也是其首家會員店,營業時間尚不足兩年。由此可見,商超轉型爲會員店業態也並非水到渠成。

高鑫零售CEO林小海公開表示:“對於會員店模式,我在第一年沒有給團隊下利潤目標,只下了兩個指標:一個是會員數量,一個是續卡率。實際上,我們會員店模式3年內不打算盈利。”

但自始至終,不打算盈利和難盈利仍是兩碼事。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