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受益於天然氣價格下降和去年低基數,單季度業績亮眼。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6.99 億元,同比+31.88%;歸母淨利潤0.42 億元,同比-21.72%;扣非歸母淨利潤0.29 億元,同比-13.07%,降幅縮窄明顯。Q3 營收2.27 億元,同比+34.02%,歸母淨利潤0.11 億元,同比大增331.65%,扣非歸母淨利潤0.09 億元,同比大增+203.04%,主要受天然氣價格下跌影響,公司雙燃料EMS 系統銷量大幅增長,同時商用車受去年低基數影響,同比呈現增長。
費用管控成效顯著。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分別爲3.25%/3.56%/-0.35%,同比分別下降0.34/0.4/0.1 個百分點,整體期間費用率下降0.84 個百分點,費用管控成效顯著。前三季度公司研發投入同比-31.23%,主要是報告期內股權激勵計提費用較去年同期降低,而且標定、排放設備投入使用導致三季度試驗費用降低。
EMS 產品由商用車向乘用車拓展,乘用車EMS 有望成爲新增長極。一方面,公司不斷積累GDI 技術,獲得多個客戶定點,部分GDI 項目進入量產階段。另一方面,公司自2011 年前瞻性地啓動增程式電動車控制系統的研發,2019 年公司開發的符合國六B 階段排放的增程式電動車電控系統進入市場銷售,目前多個混動平台項目進展順利,部分項目實現量產,目前公司收到了廣汽研究院和江淮汽車開發增程式電機控制器的通知。隨着國內混動汽車市場增速與規模的不斷提升,公司的混動EMS 產品有望持續貢獻增量。
憑藉技術同源和採購優勢,開拓純電動車VCU 與MCU 市場。公司在EMS和混合動力汽車動力電子控制系統領域的市場規模優勢將會使車規級芯片的採購成本相對較低,爲其純電動VCU 和MCU 產品帶來一定的成本優勢。2022 年公司VCU 銷售達7 萬套,同比增長330.4%,MCU 銷售量2152 套,同比增長40%。目前,公司完成MCU 和VCU 多個平台搭建,多個項目實現量產,部分新項目突破客戶驗證,未來有望提供顯著增量。
【投資建議】
短期來看,商用車持續復甦,公司主營業務汽油車EMS 將迎來營收拐點,商用車市場國六替代將進一步提高汽油車EMS 產品毛利率,公司盈利情況有望改善;中期來看,隨着乘用車汽油機EMS 領域的巨頭德國大陸與德爾福的內燃機業務收縮,以及公司在GDI 技術上的突破,公司在傳統動力控制領域市場份額有望提升;長期來看,公司已全面佈局傳統市場、混動市場和純電市場,憑藉混動平台的技術突破與規模化採購帶來的成本優勢,有望實現產品結構升級與收入增長。
我們維持之前的預測, 預計2023-2025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29/2.41/4.30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2.28%/86.98%/78.58%,對應EPS 分別爲2.49/4.65/8.31 元,對應2023-2025 年PE 值分別爲38/20/11 倍,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商用車市場恢復速度不及預期;
新客戶開拓不及預期;
產品上量速度不及預期;
客戶銷量不及預期。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