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观点 | 2024年美国大选对大类资产的影响

觀點 | 2024年美國大選對大類資產的影響

中信證券研究 ·  2023/10/29 16:45

來源:中信證券研究

作者:崔嶸 李翀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或仍將形成拜登VS特朗普的初選結果。預計明年大選或仍較爲激烈,形成民主黨領導下的“跛腳政府”概率大。該種情形假設下或增加美股波動率並利好美元;當前兩黨在能源、氣候變化&ESG、科技&平台型公司等方面政策差異較大,不過對基建領域支持的確定性較高。此外,金融和醫藥板塊在共和黨的政策下或相對利好。地緣政治方面,中美關係博弈具有長期性。若共和黨主政或影響美國國際合作,美歐關係或轉冷並加快俄烏衝突結束。

選情前瞻:預計或仍將較爲激烈,形成民主黨領導的“跛腳政府”概率較大。

總統選舉:拜登略微佔優。拜登、特朗普和德桑蒂斯是大選的主要候選人,形成拜登VS特朗普的初選結概率最大。目前支持率拜登略微佔優。

兩院選舉:形成“跛腳政府”概率大。民主黨兩院選舉結果或較爲悲觀,共和黨贏得參議院的概率相對較大,衆議院則較爲焦灼,民主黨略微佔優。

總量影響:關注“一府兩院”的分裂和統一;大選階段性利空美股,利好美元。

美國經濟:“統一政府”特別是民主黨政府更易出臺積極的財政和基建政策,不確定性低,更有利於經濟增長。共和黨或對財政開支通過結構性調整的方式支持基建。

美債:避險效應並不顯著,“統一政府”結果利於利率上行。“統一政府”更傾向於增加債務槓桿(民主黨),或增加對外政策不確定性(共和黨)致美債上行。

美股:預計兩黨激烈博弈下美股漲幅相對較小且波動增大。大選年9-10月大選不確定性階段性利空美股;此外,兩黨競爭激烈的大選年份美股漲幅相對較小且波動增大。

美元:大選年美元指數明顯強於正常年份。而且,相對“跛腳”政府,“一府兩院”的統一政府或更利好美元指數。

行業影響:兩黨基建領域的政策支持確定性高,關注板塊政策差異。

能源:民主黨側重新能源,共和黨強調對化石能源、生物燃料的大力支持。

氣變&ESG:共和黨偏保守且德桑蒂斯更加鷹派,稱ESG爲“經濟政治化”。

科技&平台型公司:民主黨政策偏向支持科技進步的財政刺激,而共和黨則強調跨國別投資及併購的強監管。

製造業&基建:兩黨政策支持確定性高但關注領域不同。民主黨關注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而共和黨關注電網、能源傳輸及網絡安全等領域;此外民主黨製造業回流政策或令鋼鐵、通用設備、交通設備、電氣設備板塊受益。

金融&醫藥:共和黨的減稅、削減監管以及醫保方案相對利好資產價格。

地緣影響:共和黨主政或令俄烏衝突相對較快結束,並給中歐關係改善迎契機。

國際合作:共和黨勝選則美國在國際多邊合作或重回保守傾向。

中美:關注兩黨在關注領域和政策思路上的差異。從重點關注領域來看,民主黨關注半導體、人工智能、醫藥及器械、平台型企業、資源安全、清潔能源、信息技術及軍工等領域;共和黨則關注對華貿易逆差以及跨境投資審查和監管;從政策風格角度看,民主黨常拉攏所謂的“盟友”,針對性政策傾向組合推出;而共和黨慣常使用貿易政策,且經常針對所謂“盟友”,情緒面影響強。

美俄:若共和黨主政或一定程度上邊際緩和,並令俄烏衝突相對較快解決。

美歐:若共和黨主政或邊際轉冷,並給中歐關係迎來改善契機。

中東:戰略收縮和沙以關係正常化或持續;共和黨主政美伊關係或邊際僵化。

風險因素:

美國經濟衰退時點和節奏(快)慢於預期;大選進程及主要候選人支持率變化超預期;特朗普受指控事件變化超預期;中美關係不確定性;突發地緣政治事件的擾動;其他國家對中和對美關係變化超預期。

美國大選不同情形對應的短期市場影響
美國大選不同情形對應的短期市場影響

資料來源:538,Ballotpedia,Race to the WH(預測當前概率),Bloomberg,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大類資產、板塊影響、地緣影響) (注:不同情形發生的概率依據10月初最新數據計算;+表示正面影響,-表示負面影響,這裏只考慮大選結果出來後的短期影響

編輯/ne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