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菱电电控(688667):增程式电机控制器再获开发通知 促公司电动化转型及新客户拓展

菱電電控(688667):增程式電機控制器再獲開發通知 促公司電動化轉型及新客戶拓展

華金證券 ·  2023/10/23 23:52

事件點評

2023 年10 月20 日,公司發佈《關於收到客戶開發通知的自願性披露的公告》。菱電電控近日收到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動機分公司動力研究院的《零部件開發通知》。根據文件內容,公司提供的零部件總成方案,經測試和驗證工作,其性能滿足項目要求,通知公司加速推進量產產品開發的相關工作。

獲得江淮/廣汽開發通知,技術實力與產品質量得到認可,進一步開拓增程式電動車市場。2023 年起,截至10 月23 日,公司增程式電機控制器(MCU)收到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動機分公司動力研究院及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的開發通知,標誌着相關項目已通過測試和驗證階段工作,進入推進量產階段,公司技術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客戶肯定,進一步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客戶將增程式電機控制器交予本公司開發具有行業示範意義,對公司向電動化轉型、開拓新客戶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增程式電動車產品量價齊升邏輯凸顯。(1)量:2022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88.7 萬輛,在政策支持及市場需求下,越來越多車企開始研發增程式電動汽車,生產技術趨於成熟,產品優勢逐步顯現。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不斷增長,2021 年其銷量成功突破10 萬輛,2022 年銷量再次實現翻倍增長,達到25 萬輛以上,同比增長約1.3 倍,在新能源汽車總銷量中佔比不斷提升,2022 年佔比爲3.6%。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 年1-9 月,插混車型銷量高達180.7 萬輛,同比增長83%;純電動車型1-9 月累計銷量爲446.8 萬輛,同比增速僅爲24.9%。根據乘聯會統計,截至2023 年8 月,國內車企年內合計已推出23 款插混新車(含增程式),新品推出節奏遠超普通混動車型,幾乎與燃油車新車持平。(2)價:增程式電動汽車整車控制系統主要由增程器發動機控制單元(EMS)、發電機控制單元(GCU)、驅動電機控制單元(MCU)、動力蓄電池管理單元(BMS)、具備增程器協調控制的整車控制單元(VCU)和CAN/CANFD 網絡通信系統組成。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數據,發動機或汽車與EMS 的配比關係爲1:1。混合動力汽車與EMS、VCU的配比關係爲1:1,依據所用電機的數量,純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與MCU 的配比關係爲1:1 或1:2。故相較於傳統汽車產品,公司增程式電動車產品總價值量有望提升。

投資建議:我們維持原有預測,預計公司2023 年至2025 年營業收入分別爲9.24/12.24/17.60 億元,增速分別爲29.8%/32.5%/43.8%;歸母淨利潤分別爲0.85/1.59/3.05 億元, 增速分別爲27.1%/87.1%/91.1% ; 對應PE 分別48.9/26.1/13.7。考慮到菱電電控在國內發動機管理系統市場稀缺性,隨着公司客戶向乘用車轉型、產品電動化轉型發展戰略持續深入,公司發動機管理系統有望迎來量價齊升,疊加未來公司噴油器產線放量及車聯網業務有望成爲公司第二增長  極,爲公司業績持續增長夯實基礎,維持,買入-A 建議。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下行導致的行業盈利水平下降風險;核心零部件配套體系缺乏的風險;宏觀環境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評論 評論 · 瀏覽 284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