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润贝航科(001316):国产化自研转型 航材分销龙头再出发

潤貝航科(001316):國產化自研轉型 航材分銷龍頭再出發

中信證券 ·  2023/10/10 15:12

公司是國內航材分銷龍頭,行業高資質壁壘下,公司憑藉先發優勢第一批通過全流程認證,與供應商及客戶開展高粘性合作,持續鞏固領先地位。民航國產替代成為發展必然趨勢下,公司以深度參與國產大飛機專案為契機佈局航材國產化自研轉型,加碼國產航材產能專案建設,開啟第二增長曲線。我們預測公司2023~2025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98/1.23/1.48 億元,給予每股目標價54元(對應2024 年35 倍PE)。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國內航材分銷龍頭,業績迎來修復拐點。公司主營產品包括航空油料、航空原材料和航空化學品以及地面支持設備,由於目前航材國產化程度較低,公司航材業務仍以分銷為主,是國內乃至亞太地區第一家航材分銷上市企業。航材行業景氣度與下游民航市場緊密相關,隨著2023 年以來國內民航業率先重歸景氣,公司業績走出“至暗時刻”迎來修復拐點,2023 年上半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0%。

高資質壁壘帶來高準入門檻,行業龍頭競爭優勢顯著。航空產業高度強調安全適航。航材產業存在要求十分嚴苛的行業監管體系、客戶供應商認證體系等種類繁多的認證與資質壁壘。我國航材行業起步較晚,受高資質認證壁壘影響,全國取得航材業務資質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截至2021 年僅178 家,以公司為代表的進入時間早、客戶供應商資源豐富的龍頭企業充分受益行業高壁壘帶來的客戶高粘性,實現市場份額及競爭優勢的穩步擴張。

航材國產替代正當其時,自研開啟第二增長曲線。“民航強國”戰略背景下,以國產大飛機為核心的民航產業鏈國產替代政策持續加碼,航材國產替代成為必然趨勢。公司以深度參與國產大飛機專案為契機開啟航材國產化自研轉型,近10 年來持續推進航材自研自產建設,2022 年航材自研營收/毛利佔比分別達6.5/14.9%。往後看,隨著惠州、嘉興、龍南航材國產化基地逐步建成投產,公司憑藉銷售渠道優勢有望快速將已積累的研發專利及民航局認證自研產品轉化為銷售訂單,我們預測2023~2025 年公司自研營收CAGR 有望達86.7%。

風險因素:行業經營模式變動;人民幣貶值;供應商客戶集中;新專案建設不及預期;資質認證無法延續;國產化轉型導致分銷供應商流失;貿易莫耳擦加劇。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公司順應“民航強國”戰略,積極推進航材國產化自研轉型,自研業務有望迎來快速增長,營收結構及盈利能力有望迎來大幅優化。

我們預計2023~2025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98/1.23/1.48 億元,對應EPS分別為1.22/1.54/1.85 元。參考美國航材龍頭偉司科航空與BE 航空歷史公開交易期間20~26 倍的PE 估值,綜合考慮中國航材市場發展階段、競爭格局、產業鏈結構及公司內生成長性,我們給予公司一定估值溢價,同時綜合DCF 估值結果,給予公司每股目標價54 元(對應2024 年35 倍PE)。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