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官网仍需等待50天、二手溢价却远低往年iPhone15系列还能“躺赢”吗?

官網仍需等待50天、二手溢價卻遠低往年iPhone15系列還能“躺贏”嗎?

財聯社 ·  2023/09/22 22:07

來源:財聯社

①iPhone 15系列新機正式發售,“黃牛”二手收貨價格遠不如往年;

②多機構看空蘋果新機,分析人士稱,華爲新機衝擊、產品對比上一代沒有實際性升級等因素影響15系列銷量;

③蘋果或根據10月或11月的銷售情況來調整2024 Q1的生產計劃。

四款iPhone 15系列新機今日正式開始發售,無論是線下實體店還是線上渠道,蘋果新品仍展現着自己“頂流”的實力。但若對比往年,今年蘋果新品的熱度有所下降。

新品的溢價情況,一直被市場用來評價蘋果新機的需求熱度。記者實探的深圳益田假日廣場蘋果直營店外,現場“黃牛”的二手收貨價格遠不如往年。同時,從官網渠道等貨時間看,今年Pro機型到貨最長需4周,而iPhone14發售首日,Pro及ProMax機型訂貨時間均長達6-7周。

不少機構曾預計15系列銷量會遠超14系列,不過目前,部分機構對於15系列的預期已下調。CINNO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劉雨實表示,蘋果15系列銷量預期下滑與產品對比上一代沒有實際性升級、宏觀經濟下行、華爲新機衝擊三方面因素有關。

現場火熱 但多款機型破發

據悉,iPhone 15系列開放預定的15日,開售10分鐘內,蘋果官方網站一度崩潰。天貓Apple Store官方旗艦店,開售1分鐘內,首批iPhone 15Pro、iPhone 15 Pro Max售罄。

線下實體店仍火熱。22日上午10點,深圳益田假日廣場蘋果旗艦店內依舊擁擠,不少人於現場體驗新機,現場工作人員戴着喇叭向客人介紹產品情況。

(深圳益田假日廣場蘋果旗艦店內 財聯社記者攝)
(深圳益田假日廣場蘋果旗艦店內 財聯社記者攝)

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如往年一樣,目前15系列全系列均無現貨,且不支持現場預定。

蘋果官網顯示,目前訂貨的話,等待時間最久的ProMax機型到貨時間爲今年11月14日 - 11月21日,等待週期超50天;Pro機型到貨時間爲10月24日-30日;等待最短的iPhone 15基礎機型部分顏色9月24日就可以取貨。

不過,今年現場並未如往年般排起數十米長隊,可見蘋果發售首日的人氣有所滑落。

(今年、去年的現場排隊情況 均爲財聯社記者攝)
(今年、去年的現場排隊情況 均爲財聯社記者攝)

人氣的下滑同樣體現在“黃牛”的二手收貨價格上。記者於11點左右詢價的幾位“黃牛”均表示,基礎機型、Pro機型以及部分ProMax機型目前已不再收貨,記者詢價的15 ProMax 256溢價爲200-500元不等。

“你有現貨的話抓緊時間賣了吧,Pro已經破發了。PM256的話,我這裏是加300元。一個時間一個價,一大早還能加到700元,你再等到下午300元都沒有了。”一位黃牛說。

(蘋果直營店門外人羣 財聯社記者攝)
(蘋果直營店門外人羣 財聯社記者攝)

記者隨後諮詢了多家華強北手機商家均表示,iPhone15 PM及Pro機型原價回收或有輕微溢價,基礎機型回收價均低於售價。現貨售價方面,15基礎系列所有型號均已低於官方售價,Pro及PM機型的現貨價格在原價基礎上加300-1500元不等;華爲新機則仍保持高溢價,mate 60 pro版本現貨價格超9000,較原價加超2000元。

需求減弱 15系列遭多家機構看空

iPhone系列一直是蘋果公司的“拳頭產品”。

近幾年,iPhone系列的升級情況一直被網友戲稱“擠牙膏”,但手機仍爲蘋果賺到最多的錢。根據蘋果第三財季業績,儘管接近手機發新季銷量相對較低,蘋果當季來自於iPhone的營收仍有396.69億美元,約佔總營收的48%。

在高端手機市場方面,華爲手機業務受到影響後蘋果更是沒有對手。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5000元以上高端智能機銷量佔比23%,其中蘋果佔比75%。

在9月前,大多機構對於蘋果新機的銷情態度樂觀,巴克萊分析師曾在今年6月預測,iPhone15系列將有望爲蘋果帶來新一輪的“超級週期”,年內出貨量有望達到8900萬臺。對比2022年iPhone14系列同期的7800萬臺,iPhone 15系列的出貨量將創下新的紀錄。

但目前,這一樂觀預期出現了變化。

“我們預測,2023年中國智能機市場蘋果手機銷量或將達4550萬部,同比小幅下滑2%,其中蘋果最新一代iPhone 15系列機型在2023年銷量成績或將在1000萬部左右,對比上一代iPhone 14系列同期銷量成績下滑22%,減少約290萬部。”劉雨實向記者表示道。

此外,包括瑞銀、瑞穗在內的多家投行均表示看衰iPhone 15前景,將蘋果新機預期出貨數量大幅下調,下調幅度超1000萬部,預計iPhone 15全球總出貨量在7000萬-8000萬部之間。

消費電子宏觀環境的下行及華爲新機的回歸共同衝擊着蘋果新機的銷量。

IDC最新預估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爲11.5億部,同比下降4.7%,創下十年來新低。知名手機分析師分析師郭明錤則稱,華爲Mate 60 Pro自8月29日開賣後需求強勁,23年H2出貨計劃已提升約20%至550萬-600萬部,按此市場趨勢,Mate 60 Pro在發售12個月後的累積出貨量,預期至少將達到1200萬部。

“在高端市場,蘋果的壟斷地位在今年和明年仍將保持,但在價格範圍爲600-800美元的市場中,由於華爲和其他中國廠商的競爭,蘋果的份額可能會持續下降。”Counterpoint 高級分析師Ivan Lam進一步表示道。

如手機銷量的確不及預期,對於“果鏈”們的影響或會在明年Q1的業績中體現。“考慮到中國市場的競爭和不確定性因素,蘋果會根據10月或11月的銷售情況來調整2024 Q1的生產計劃。”Ivan Lam道。

二級市場上,不少高市值企業均是蘋果的重要供應商。包括代工廠商工業富聯(601138.SH)及立訊精密(002475.SZ)、屏幕供應商京東方A(000725.SZ)、聲學供應商歌爾股份(002241.SZ)、結構件供應商藍思科技(300433.SZ)及領益智造(002600.SZ)、PCB供應商鵬鼎控股(002938.SZ)、電池供應商德賽電池(000049.SZ)等。

編輯/jayden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