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發佈2023 年半年度報告,2023 年H1 公司實現營收20.76 億元,同比-2.00%;實現歸母淨利潤0.85 億元,同比-76.89%;實現扣非淨利潤0.68 億元,同比-66.05%。分季度看,公司2023 年Q2 實現營收11.42 億元,同比+12.37%,環比+22.25%;實現歸母淨利潤0.27 億元,同比-85.75%,環比-54.11%;實現扣非淨利潤0.36 億元,同比-55.59%,環比+14.20%。
需求疲軟H1業績下滑,Q2盈利能力環比提升:受宏觀經濟及市場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等影響,2023 年H1 公司經營業績同比下滑。2023 年H1 公司毛利率爲12.97%,同比-10.73pcts;淨利率爲4.45%,同比-13.05pcts。2023年Q2,除 MLCC、片式電阻器、電感器三大主營產品之外,公司其他部分小產品齊頭並進,毛利率持續提升。Q2 公司毛利率爲14.51%,環比+3.43 pcts;淨利率爲2.74%,環比-3.81 pcts。其中,Q2 淨利率環比大幅下降,主要系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環比大幅增長所致。費用方面,2023 年H1 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爲1.53%/5.94%/4.95%/-4.72%,同比變動爲-0.17/-0.22/+0.22/-2.13pcts。其中,財務費用率與絕對值同比均有所減少,主要系公司2022 年 4 月份募集資金到位,今年H1 利息收入同比增加所致。
高端研發+市場開拓進展順利,項目擴產賦能業績增長:公司聚焦高端技術研發,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以及穩步推進項目建設,公司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
一方面,公司新增 12 個規格的高端 MLCC 交付生產,其中 5 個規格實現小批量交付,中高容 MLCC 耐壓水平提升 2 個等級以上,公司高容產品研發及成果轉化率進一步提升。2023 年H1 公司輸出 4 款關鍵材料,系國內首家完成新型高可靠高壓陶瓷材料、厚膜電阻用銅電極漿料研發的企業,其中,厚膜電阻用銅電極漿料已實現小批量交付,大幅提升 MLCC 額定電壓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公司在穩固傳統消費市場的基礎上,加大新能源汽車、工控等應用領域市場開拓力度,持續加大終端大客戶的高附加值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引入部分行業龍頭開展審廠認證,部分產品已在頭部廠商實現銷售,5G 通訊、工控等重點客戶上半年銷售同比實現增長。此外,公司祥和項目 的產品良率、核心戰略客戶編碼產品良率大幅提升,定位工業級和高端消費市場的祥和項目三期正式投入試生產。目前,公司投資 6 億元並分期實施的“月產 40 億隻疊層電感”和“月產 1 億隻一體成型電感”技改擴產項目已完成立項並啓動項目建設。受益於 5G 通信、新能源汽車、物聯網、新型移動智能終端等新興戰略性產業蓬勃發展拉動,高端電子元件產品市場需求穩定,公司項目擴產賦能業績增長。
定增落地助力轉型升級,車電業務有望構建營收第二增長極:2022 年,公司順利完成 50 億元非公開發行項目,募集資金均用於“祥和工業園高端電容基地建設項目”以及“新增月產280 億隻片式電阻器技改擴產項目”建設。
本次非公開發行項目的落地實施,將在鞏固公司現有技術、質量和供應保障優勢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MLCC 和片式電阻器產品的規模化;同時通過與戰略客戶的深入聯動,加快佈局新一代移動通訊技術、汽車電子及工業智能控制等高端市場,全面提升公司整體市場競爭力。據JWinsight 預測,全球車用MLCC 用量將於2025 年增長至約6500 億顆,中國車用MLCC 用量將從2021 年的約1500 億顆提升至2025 年的超2800 億顆;此外,新能源汽車正成爲車用MLCC 增長的主要引擎,預計到2025 年,新能源汽車用MLCC 用量超3300 億顆,成爲繼5G 之後,MLCC 的主要增長驅動力。2022 年以來,公司積極佈局汽車電子、工控等高端應用領域,推動公司業務結構高端化轉型,產品等級實現從工業級跨入車規級,車規品銷售額、汽車電子客戶佔比持續提升。未來隨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成長,公司車用高端電子元件有望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維持“增持”評級:當前公司立足高端行業,開拓 5G 應用、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標杆客戶,並取得顯著成效,部分產品已在頭部廠商實現銷售,5G 通訊、工控等重點客戶上半年銷售同比實現增長。隨着公司不斷深化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佈局,高端產品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未來公司有望步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我們看好公司汽車電子業務增長空間廣闊及公司的業內競爭優勢,故維持 “增持”評級。預計公司2023-2025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5.91 億元、7.09 億元、9.07 億元,EPS 分別爲0.51 元、0.61 元、0.78 元,PE 分別爲31X、26X、20X。
風險提示:供應鏈成本上行風險,市場需求不及預期風險,技術突破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