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超預期的業績表現讓重慶啤酒(600132.SH)止住了股價的頹勢。
8月16日晚間,重慶啤酒發佈2023年半年報。得益於報告期內“降本”措施以及主流價格帶(6-9元)產品帶動,重慶啤酒的營收同比微增7.17%、淨利同比增長18.89%。
公告發布次日,重慶啤酒以86.88元/股高開,早盤前迅速封死漲停板,報91.72元/股。今年以來,重慶啤酒股價跌跌不休,截至8月17日,其年內跌幅已達26.11%,滾動市盈率已被“殺”到31.68倍。
重慶啤酒直觀的基本面變化表現在其產品高端化進程受阻,而啤酒產品的消費升級則是過去數年各大啤酒品牌增收的主線。2021年至2022年,重慶啤酒的高檔產品(10元以上)的營收增速從2021年的43.47%驟降至2022年的5.67%,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降至僅有1.74%。
重慶啤酒相關人士對信風(ID:TradeWind)表示:“中國的啤酒消費升級仍還在過程中。乳業、軟飲行業的消費升級相比啤酒行業更早,而啤酒行業近些年的快速增長實際是在‘補’這一進程,目前國內的啤酒均價相比歐美等成熟市場仍有較大差距”。
但上述人士也坦言,由於過去三年,外部的客觀環境對整體消費力帶來短暫的影響,高端啤酒在經過迅速增長後進入到“平緩期”,在“喘喘氣”。
“降本”帶動利潤增長
在高端化進程受阻的情況下,上半年重慶啤酒又秀了一下“降本”微操。
報告期內,重慶啤酒實現營收85.05億元,同比增長7.17%;錄得淨利8.65億元,同比增長18.89%。淨利率同比增長2.06個百分點至20.49%,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則同比下降0.19至48.48%。
重慶啤酒的營收增速相比去年同期的11.16%進一步放緩,其盈利能力得到增強則多半得益於其成本把控能力。
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的三費支出相當“剋制”。
三項費率相比2022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減少。其銷售費用同比增長6.96%至12.36億元,管理費用同比微增2.19%至2.69億元,財務費用系利息收入增加,同比增長53.29%至-2978萬元。
除此之外,重慶啤酒的研發費用則大幅減少81.19%至1088萬元,應交稅費也同比減少24.36%至4.88億元,二者少花部分約佔當期重慶啤酒淨利的23.6%。
有長期跟蹤消費行業的上海地區私募人士對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重慶啤酒在成本控制上在行業內都算是比較好的,比如他的套期保值業務做得挺好的。”
半年報顯示,重慶啤酒及其子公司擬使用不超過1.1億美元的自有資金,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鋁材套期保值業務投資。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重慶啤酒的持倉金額合計達到5324萬美元(約合3.89億元人民幣)。
大幅“降本”僅能作權宜之計,如何進一步“開源”使高檔啤酒產品重回高速增長才是重慶啤酒的當務之急。
今年上半年,高檔啤酒爲重啓啤酒貢獻營收29.31億元,僅同比增長2%,要知道在2021年時該類產品的增速超40%,重慶啤酒的股價也在當年觸及新高至201.39元/股,相比2019年底的48.71元/股,兩年間翻了四倍。
但到了2022年,重慶啤酒的高檔啤酒開始賣不動了。2022年中報時增速驟降至13.33%,並在今年一季度陷入負增長。二季度,高檔啤酒同比增長6.39%,錄得16.03億元,增速落後於主流啤酒產品的15.68%。
重慶啤酒相關人士對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其對啤酒行業的高端化“非常有信心”:“目前,重慶啤酒的高檔啤酒銷量佔比達到24%,但收入佔比達到36%,從全行業來看,十元以上的高檔啤酒佔比在18%、19%左右,未來隨着全國啤酒消費高端化的持續進行,我們希望取得更高的市場份額。”
上述私募人士則對信風表示,儘管重慶啤酒今年二季度相比一季度存在邊際改善,但由於重慶啤酒高檔產品中的大單品烏蘇的“基數太大”,想重回增長率的頂部基本不可能,“烏蘇的強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了”。
據華安證券研報數據,2021 年烏蘇銷量約 83 萬噸,約佔重慶啤酒啤酒總銷量約 30%。
全國化擴張中找增量
與重慶啤酒產品高端化同步進行的,是其依託“大城市計劃”的全國化進程。
2017年,重慶啤酒的母公司嘉士伯開啓“大城市計劃”,選取重點城市進行突破,意圖走出西部,實現全國化。據華安證券研報,嘉士伯的城市選擇主要集中於華東和華南地區,截至2022年,該計劃覆蓋城市數量達到76個,相比2017年時的9個成果顯著。
由於重慶啤酒主要銷售渠道爲批發代理,伴隨其覆蓋城市增加、以及嘉士伯將其中國業務注入上市公司,重慶啤酒的經銷商數量從2019年時的856家暴增至2020年的3907家。
不過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的經銷商數量不斷減少,2021年和2022年分別爲3512家和3055家,而在今年上半年僅餘2965家。
重慶啤酒相關人士對信風(ID:TradeWind01)解釋到,經銷商數量發生變化爲公司加強數字化管理、將不同渠道的同一經銷商精準統計所致。
“我們一直在做數字化管理的集成,大概投資了1個多億去做ERP系統。因爲過往存在一個經銷商在不同地區、不同的渠道,可能就很多的註冊了不同的公司,在以前可能把作爲這個一級經銷商進行管理,現在在我們的 ERP系統裏面就把這個(統計)集成了,所以從數字統計上看是減少的。”上述人士表示
至於上半年直銷(包含團購)渠道同比大幅減少44.91%至1954萬元,該人士則表示過去三年間直銷渠道作爲現飲渠道的補充,當下現飲渠道完全恢復,“一部分需求可能就轉到現飲了”。
對於全國化進程中的產品策略,具體主推哪款產品,上述人士則表示全部都是高檔啤酒產品,並結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產品組合的調整。
“比如在華東地區,我們可能用到國際品牌多一些,包括烏蘇、 1664 等等這些品牌。我們並不是在每個地方都是做同樣的品牌,有的地方可能是‘ 3 + 3’,有的地方是 ‘2 + 2’(指本土品牌與國際品牌組合)。”該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