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红杉、百度“押注”的英矽智能赴港IPO,AI制药第一股前景几何?

紅杉、百度“押注”的英矽智能赴港IPO,AI製藥第一股前景幾何?

環球老虎財經 ·  2023/07/21 19:31

7月20日港交所數據顯示英矽智能已提交上市申請,若成功上市,英矽智能有望成爲成爲國內AI製藥第一股。

作爲AI製藥獨角獸,一直以來,英矽智能是資本的寵兒,此前已完成七輪融資的英矽智能背後站着百度、禮來、藥明康德、淡馬錫、華平投資、紅杉中國、高瓴、復星醫藥等一衆知名機構投資。

雖是獨角獸,但站在機構角度來看,投資英矽智能也實屬充滿“開盲盒”的意思。當前公司的盈利模式來看,英矽智能爲藥企提供AI相關的軟件或解決方案,爲藥企提供藥物發現服務,按需收費。

也就是說英矽智能不需要自己承擔創新藥研發的風險,然而這種模式下,天花板高度取決於服務價值和藥企付費意願,未來前景如何,仍是未知數。

AI製藥“獨角獸”來襲,拿下AI製藥“最大訂單”

日前Nature子刊刊登了蘇黎世大學與英矽智能合作,發現溶酶體貯積症的候選藥物一事。

具體來看,藉助英矽智能的AI藥物研發平台Pharma.AI,公司與蘇黎世大學共同揭示了引發腎病型胱氨酸貯積症的潛在細胞機制通過利用英矽智能開發的人工智能藥物靶點發現引擎PandaOmics,他們確定了胱氨酸貯積症在細胞內的致病通路、優先治療靶點以及候選物。

值得一提的是,英矽智能剛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請,若英矽智能順利上市,其將成爲國內AI製藥領域的第一家上市企業。

招股書內英矽智能表示,一款藥物常常需要4.5年的時間才能進入臨床應用階段,而公司所研發的Pharma.AI平台平均下來僅需12個月,如此看來這無疑將爲藥物研發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據悉,英矽智能的Pharma.AI平台是一個基於人工智能的藥物研發平台,旨在加速藥物發現和開發過程。該平台採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模型預測,對藥物研發進行優化和加強。

平台的原理是通過分析大量的生物學、化學和臨床數據,識別藥物和疾病之間的潛在關聯,進而預測潛在藥物的活性和效果。它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快速篩選候選藥物,加快藥物開發的速度,並降低開發成本。

Pharma.AI平台的作用在於提供高效的藥物研發解決方案,爲製藥公司和研究機構節省時間和資源。它能夠加速藥物篩選過程,發現更有潛力的藥物候選物,提高成功率,減少藥物開發失敗的風險。此外,該平台還能對藥物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從而提高臨床試驗的成功率。

創新藥研發往往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和大量的資金,有着“雙十定律”之稱。英矽智能的AI製藥平台無疑成了創新藥企的福音,憑藉Pharma.AI,英矽智能也吸引一衆藥企巨頭與之合作。

去年11月,英矽智能與國際醫藥巨頭賽諾菲達成了一項持續多年、針對多個靶點的戰略研究合作。根據協議,英矽智能將預付給賽諾菲最高2150萬美元的款項,並提供Pharma.AI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台和跨學科藥物研發團隊的支以推進不超過6個創新靶點的候選藥物研發,希望將其推至臨床開發候選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研發的藥物成功上市,英矽智能還將獲得分階段特許權使用費,最高可達到12億美元

實則早在賽菲諾前,英矽智能在1月便宣佈與復星醫藥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首付款金額高達1300萬美元,成爲當時國內已披露的首付款最高的訂單。

英矽智能連續兩次打破了國內首付款紀錄,顯示其在AI藥物研究領域的引領地位和吸引力。

紅杉、百度、淡馬錫等機構“開盲盒式”輸血

正是因爲AI製藥描繪的故事足夠性感,全球資本市場都一度爲之瘋狂。

上市前,英矽智能共歷經7輪融資,背後投資機構不乏啓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藥明康德、創新工場、百度風投、淡馬錫、華平投資、紅杉中國、CPE源峯、高瓴、復星醫藥等。

招股書顯示,英矽智能在2018年和2019年期間成功獲得了A輪和B輪融資,分別爲600萬美元和3680萬美元。這一系列的融資使得英矽智能能夠啓動第一個藥物發現及開發項目,並且其估值在B輪融資後突破了百萬美元的大關。

進入2021年和2022年,英矽智能繼續實施了5輪融資,融資價格也從B輪的每股8.35美元開始,一路上漲至D輪的每股39.12美元。投後估值達到了8.95億美元,這意味着英矽智能在四年間身價飈漲近16倍。

此後,在上市前的第七輪融資中,英矽智能成功募集了總額高達4.075億美元的資金,投資方包括了紅杉中國、啓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藥明康德、創新工廠、百度風投、高瓴、華平投資等多家機構。

截至目前,從招股書股權架構來看,上市前,Alex Zhavoronkov持股10.32%,華平投資持股9.71%,藥明康德持股6.45%,蘭亭投資持股6.07%,啓明創投持股5.61%,沙特阿美持股3.1%,高瓴持股2.54%,復星持股2.54%,紅杉中國持股0.85%,百度風投持股0.29%。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英矽智能暫無二期臨床數據,而若二期臨床若未達預期,公司上市後股價將會受影響。如此來看,當前參與投資的機構或面臨“開盲盒”窘境。

此外,截至4月30日,英矽智能銀行結餘及現金仍有1.73億美元儘管現金充裕,英矽智能還是選擇赴港股上市除了18C政策開啓港股大門外,不排除資方想將英矽智能推向二級市場的可能

兩年虧損3.5億美金,服務賺錢的難點何在?

從盈利模式來看,AI製藥公司作爲服務方或平台方,爲藥企提供AI相關的軟件或解決方案方向是熱門方向之一。

當前,英矽智能尚未有產品實現商業化,而其營收來源主要是藥物發現服務和軟件解決方案服務。

招股書顯示,2021年和2022年,英矽智能的收入爲471.3萬美元、3014.7萬美元,增幅539.6%,兩年累積營收3486萬美元。

收入不算高,但這兩項業務毛利率卻很高2021年和2022年,英矽智能賣軟件、賣合作服務獲得了470萬美元和1910萬美元的毛利,毛利率分別爲100.0%、63.4%。

其中,2022年貢獻九成營收的藥物研發服務,其營收主要來自研發合作,包括來自預付款項及其他基於成功開發里程碑的款項;軟件解決方案服務的收入,來自生成式AI平台的授權組件相關的訂閱費。

就服務價值來說,藥物發現的確重要,但在藥物研發的總成本中佔比並不高根據Schrod的數據,一種分子藥物從發現到獲批臨的成本約爲3500萬美元,藥物發現僅佔總成本的3.5%。

AI製藥帶來的只是一種提高成功概率的可能性,然而藥企的付費意願有多高待商榷。

事實上AI製藥雖能提高成功概率,但並不能確保其真實可行性,後續的實驗和臨床試驗仍然是必要的2022年,該公司通過AI軟件服務獲得的收入僅爲149萬美元,佔總收入不到5%因此,讓藥企爲此付出高昂費用可能會困難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英矽智能自身也在研發創新藥。招股書顯示,目前,英矽智能已經構建了超過30條研發管線,包括TNIK抑制劑、USP1抑制劑、3CL主蛋白酶抑制劑、QPTCL抑制劑、PHD1/2抑制劑、腸道限制性PHD1/2抑制劑等多個藥物。

然而,儘管TNIK抑制劑的研發進展最快,已經進入了2期階段,但商業化變現目前尚早

隨着英矽智能的AI業務發展,其自身業務定位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換個角度來看,AI平台在手,或許英矽智能能夠走出不一樣的發展路徑。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