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股市场又迎来银行资产IPO!厦门国际投资成色几何?

港股市場又迎來銀行資產IPO!廈門國際投資成色幾何?

財華社 ·  2023/07/17 10:19

多年來,許多銀行類資產陸陸續續登陸了二級市場,實現了上市夢。其中,港股的銀行板塊有多達42只概念股,包括了工商銀行(01398.HK)、招商銀行(03968.HK)、匯豐控股(00005.HK)、渣打集團(02888.HK)等知名企業。

而在7月13日,廈門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國際投資”)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擬在主板掛牌,聯席保薦人爲中金公司(03908.HK)、中信證券(06030.HK)、華泰國際和興證國際。

需要指出的是,該公司系萬億級城商行廈門國際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其核心資產則是集友銀行和澳門國際銀行。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主打銀行業務

招股書顯示,廈門國際投資是一家在港澳均擁有法人附屬商業銀行,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華僑特色鮮明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致力於通過集友銀行和澳門國際銀行等下屬子公司在中國境內外提供以銀行業務爲主,以金融科技爲輔的綜合金融服務。

具體而言,其主要業務條線包括企業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及金融市場業務。

而開展這些業務的主要就是集友銀行和澳門國際銀行,因此這兩家銀行是廈門國際投資的核心資產。

據了解,集友銀行目前的企業實體於1947年在香港註冊成立,扎根香港逾70年,客羣包括粵港澳、福建省及東南亞地區的華僑華人、僑商僑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截至2021年末,集友銀行總資產爲1772億港元,在香港註冊成立的所有持牌銀行中排名第18位,其2017年至2021年總資產的年複合增長率在該等銀行中排名第4位。

澳門國際銀行則成立於1974年,是澳門第一批現代商業銀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截至2021年末,該行的總資產爲2311億港元,按資產總值計是澳門第三大銀行。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友銀行、澳門國際銀行服務的華僑客戶數合計超6萬戶,佔集友銀行及澳門國際銀行客戶總人數的比例超20%。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廈門國際投資的華僑金融業務規模於港澳同業中排名於前6%。

總的來看,廈門國際投資旗下的兩家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具有不錯的行業地位,且是華僑金融服務的領軍者。數據亦顯示,截至2022年末,該公司的總資產達4194億港元,其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總資產達3759億港元。

2022年爲何增收不增利?

在業績方面,招股書顯示,於2020年-2022年期間,廈門國際投資扣除減值準備前的營收分別爲58.28億港元、57.02億港元、61.23億港元,延續增長,但增速表現一般。

分地區來看,各期內,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營收佔比分別爲92.1%、91.1%及84.6%,集中度雖然在下降,但仍然是非常高的。

分業務來看,企業銀行是這些年的主要業績來源。

另外,因爲以銀行業務爲主,淨利息收入是該公司營收的最大組成部分,2020年-2022年期間,這項業務收入佔其營收的比例分別爲64.5%、67.8%及68.4%。

數據還顯示,於2020年-2022年期間,廈門國際投資的淨利潤分別爲20.75億港元、36.5億港元、23.89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2021年期間,該公司的淨利潤錄得大幅增長。相反,結合2021年、2022年的業績,廈門國際投資的淨利潤卻同比大降了34.54%

該公司表示,淨利潤下降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集友銀行及澳門國際銀行付息負債的平均付息率增加;其二,金融資產的減值準備增加所致。數據顯示,該公司2021年錄得減值準備淨撥回8.93億港元,而2022年卻爲減值準備淨撥備9.02億港元,中間的差值達到了17.95億港元。

還有哪些點值得關注?

出現上述情況或許和廈門國際投資的不良貸款率的大幅增長有關。

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末,該公司的合併口徑不良貸款率分別爲0.4%、0.61%和1.38%同期所有港股上市銀行市場的平均水平分別爲1.65%、1.57%和1.58%。

不難發現,2020年、2022年期間,廈門國際投資的不良貸款率確實大幅低於港股同行,但關鍵的是該公司的不良貸款率卻顯示出了持續增長的趨勢,且2022年時已經和同行相差無幾了,後續這方面的情況需要重點關注。

與此同時,該公司2022年的資產回報率、權益回報率等多項指標也都有所下降。其中,資產回報率由2021年的0.92%下降至2022年的0.58%;權益回報率則由2021年的11.81%下降至2022年的7.13%。

除了上述這些點之外,廈門國際投資的現金流也值得觀察。2020年-2021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入還是正的,但到了2022年這項指標就變成了淨流出56.78億港元。

另外,粵港澳地區經濟活躍,“錢景”是非常廣闊的,但競爭也異常激烈,廈門國際投資仍將面臨較強的競爭壓力。

該公司亦在招股書中稱,本集團及我們的銀行營運所在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主要競爭對手爲粵港澳大灣區的商業銀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截至2022年末,除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以及十二家股份制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置的分支機構外,總部設立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股份制銀行有3家,城市商業銀行有3家,農村商業銀行有63家,外資法人銀行有6家,民營銀行有1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港澳認可機構銀行分別爲182家和34家(包含澳門郵政儲金局)。國際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分支行的有10家,其構成該區域的主要銀行體系。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廈門國際投資旗下的集友銀行和澳門國際銀行也曾多次被處罰。

例如,2022年7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對澳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罰款130萬元,對時任金融市場部負責人黃某給予警告,處罰款6萬元。違法事實爲未經批准擅自經營結匯、售匯業務。

2021年8月,福建銀保監局對集友銀行福州分行合計罰款90萬元,系流動資金貸款貸前調查不盡職、流動資金貸款貸後管理未盡職;2021年5月,深圳銀保監局對集友銀行深圳分行罰款200萬元,原因是貸款三查不到位致使貸款資金被挪用。

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激烈競爭中,誰犯的錯少,誰或許就能吃到更大的“蛋糕”。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廈門國際投資本身在赴港IPO外,其母公司廈門國際銀行也一直在奮戰在上市路上,且是屢敗屢戰。

此次廈門國際投資的IPO也被一些投資者視爲是給母公司上市“探路”,至於究竟能否“闖關”成功還需時間檢驗。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