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深耕动力系统,成长为电驱总成领军企业。2005 年成立以来公司深耕车辆动力系统,从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等单体零部件拓展至电源总成、电驱总成、“集成芯”多合一产品,从场地车、低速电动车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截至当前公司在场地车市占比60%以上,A00级新能源乘用车市占比20%以上,逐渐成长为电驱动领域领军企业。
专注单管并联路线,凭借成本优势快速打开市场。“降本”和“性能提升”一直是新能源车核心诉求,公司17 年来专注单管并联路线,电驱电控产品较竞争对手体积减小20-30%,重量减轻20-30%,功率密度提升近30%,成本降低近20%,且产品布置灵活可满足客户多样化功率需求,多项优势带动公司定点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小鹏、长安、哪吒、江淮等数家车企。
产品4 次迭代,“集成芯”带动量价齐增。2009 年至今公司产品已开发4 代,从单体零部件到三合一电驱动、到“集成芯”三合一、再到“集成芯”六合一,公司产品价值量从1000 元增长至8000-10000元,定点客户从场地车到B 级轿车,实现量价齐增,未来“集成芯”
总成产品收入及业绩贡献明显加速。
核心团队背景深厚,股权激励稳定军心。公司创始团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技术出身并在产业深耕近20 年,上市后新引入成员均来自全球头部企业,技术及产业背景深厚。2020 年和2021 年两次股权激励,给予核心团队及技术研发人员充分激励。
千亿电驱市场,主机厂与三方供应商长期共存。根据我们测算,国内电驱动规模2021 年达230 亿元,2025 年达1000 亿元以上。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主机厂及子公司、自主三方供应商、合资/外资供应商。主机厂自研和采购的选择上,成本一直为重要考量因素,三方供应商供给多家主机厂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更显,我们认为三方供应商和主机厂会长期共存,而自主供应商相较合资供应商响应、服务能力更强。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2/23/24 年收入为20.16/38.28/60.83 亿元,净利润为0.53/2.38/4.68 亿元,对应当前PE 为132/29/1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缺芯问题带来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投資要點
深耕動力系統,成長爲電驅總成領軍企業。2005 年成立以來公司深耕車輛動力系統,從電機控制器、車載充電機等單體零部件拓展至電源總成、電驅總成、“集成芯”多合一產品,從場地車、低速電動車進入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截至當前公司在場地車市佔比60%以上,A00級新能源乘用車市佔比20%以上,逐漸成長爲電驅動領域領軍企業。
專注單管並聯路線,憑藉成本優勢快速打開市場。“降本”和“性能提升”一直是新能源車核心訴求,公司17 年來專注單管並聯路線,電驅電控產品較競爭對手體積減小20-30%,重量減輕20-30%,功率密度提升近30%,成本降低近20%,且產品佈置靈活可滿足客戶多樣化功率需求,多項優勢帶動公司定點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小鵬、長安、哪吒、江淮等數家車企。
產品4 次迭代,“集成芯”帶動量價齊增。2009 年至今公司產品已開發4 代,從單體零部件到三合一電驅動、到“集成芯”三合一、再到“集成芯”六合一,公司產品價值量從1000 元增長至8000-10000元,定點客戶從場地車到B 級轎車,實現量價齊增,未來“集成芯”
總成產品收入及業績貢獻明顯加速。
核心團隊背景深厚,股權激勵穩定軍心。公司創始團隊來自西安交通大學,技術出身並在產業深耕近20 年,上市後新引入成員均來自全球頭部企業,技術及產業背景深厚。2020 年和2021 年兩次股權激勵,給予核心團隊及技術研發人員充分激勵。
千億電驅市場,主機廠與三方供應商長期共存。根據我們測算,國內電驅動規模2021 年達230 億元,2025 年達1000 億元以上。行業參與者主要包括主機廠及子公司、自主三方供應商、合資/外資供應商。主機廠自研和採購的選擇上,成本一直爲重要考量因素,三方供應商供給多家主機廠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更顯,我們認爲三方供應商和主機廠會長期共存,而自主供應商相較合資供應商響應、服務能力更強。
盈利預測
我們預測公司2022/23/24 年收入爲20.16/38.28/60.83 億元,淨利潤爲0.53/2.38/4.68 億元,對應當前PE 爲132/29/15X,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缺芯問題帶來影響;原材料價格波動;新能源車銷量低於預期;客戶拓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