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事件 公司公布 2022 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1亿元,同比-15.02%; 实现归母净利润 0.59 亿元,同比-26.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0.43 亿元,同比-38.68%;基本 EPS 为 1.13 元/股,同比-35.43%。
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疫情冲击造成短期业绩承压,股权激励费用转回后净利润增长。
2022H1 实现营收3.61 亿元,同比-15.02%;其中Q2 营收1.90 亿元,同比-15.50%,上半年基建启动平缓,疫情影响叠加基数影响下,商用车产销同比降幅较大,公司EMS 产品销售收入受到冲击。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59 亿元,同比-26.00%,主要系2022H1 计提0.31 亿元股份支付费用,如果将股份支付费用转回,归母净利润为0.85 亿元,同比增加7.87%。长期来看,公司持续强化研发优势,始终坚持电动化的技术发展路径,产品结构逐步向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转移,2022H1 公司累计销售VCU19,377 套,同比增长354.8%。未来将持续向纯电动领域投入大量研发资源,积极推进公司电动化产品的落地。
(二)产品结构改善显著,支撑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2022H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3.04% , 同比+13.54pct ; Q2 销售毛利率47.15% , 环比Q1+8.68pct,主要系国四、国五排放车辆的ECU 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且毛利率水平较高。Q2 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95%,环比Q1-0.45pct,主要系公司营收环比提升;Q2 管理费用率为4.36%,环比Q1+0.72pct,主要系收购低压喷油器生产线产生的财务顾问费用增加。2022H1 公司研发费用为8,560.19 万元,同比+ 149.93%,研发费用率为23.73%,同比+15.7pct。
主要系公司在GDI 乘用车、混动、纯电动和TBOX 领域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招聘大量研发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研发人员、投入大量研发设备以及在本期计提股份支付费用中研发费用为2,697.40 万元所致。
(三)乘用车混动车取得重大突破,推进EMS 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公司乘用车、混动车项目进展顺利,已达到国家油耗和排放测试标准和客户的工程化目标,驾驶性已达到客户要求,陆续进入量产准备阶段,并因此获得多家造车新势力和一线自主品牌的乘用车项目定点。公司为实现 EMS 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解决“卡脖子”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拟取得 VitescoTechnologies GmbH 及其关联方所拥有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用部分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在中国的非独家许可,并且购买关联方的喷油器生产线资产,将有利于公司整合上游资源,降低核心零部件配套体系缺乏的供应风险,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41 亿元、13.46 亿元、16.7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69%、29.31%、24.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 亿元、2.56 亿元、3.25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3.63元、4.96 元、6.30 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对汽车产销带来不利影响的风险;2、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3、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投資事件 公司公佈 2022 年中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61億元,同比-15.02%; 實現歸母淨利潤 0.59 億元,同比-26.00%;實現扣非歸母淨利 0.43 億元,同比-38.68%;基本 EPS 為 1.13 元/股,同比-35.43%。
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一)疫情衝擊造成短期業績承壓,股權激勵費用轉回後淨利潤增長。
2022H1 實現營收3.61 億元,同比-15.02%;其中Q2 營收1.90 億元,同比-15.50%,上半年基建啟動平緩,疫情影響疊加基數影響下,商用車產銷同比降幅較大,公司EMS 產品銷售收入受到衝擊。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 0.59 億元,同比-26.00%,主要系2022H1 計提0.31 億元股份支付費用,如果將股份支付費用轉回,歸母淨利潤為0.85 億元,同比增加7.87%。長期來看,公司持續強化研發優勢,始終堅持電動化的技術發展路徑,產品結構逐步向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轉移,2022H1 公司累計銷售VCU19,377 套,同比增長354.8%。未來將持續向純電動領域投入大量研發資源,積極推進公司電動化產品的落地。
(二)產品結構改善顯著,支撐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2022H1 公司銷售毛利率為43.04% , 同比+13.54pct ; Q2 銷售毛利率47.15% , 環比Q1+8.68pct,主要系國四、國五排放車輛的ECU 銷售收入大幅增長且毛利率水平較高。Q2 公司銷售費用率為2.95%,環比Q1-0.45pct,主要系公司營收環比提升;Q2 管理費用率為4.36%,環比Q1+0.72pct,主要系收購低壓噴油器生產線產生的財務顧問費用增加。2022H1 公司研發費用為8,560.19 萬元,同比+ 149.93%,研發費用率為23.73%,同比+15.7pct。
主要系公司在GDI 乘用車、混動、純電動和TBOX 領域不斷投入研發資源、招聘大量研發人員尤其是高層次研發人員、投入大量研發設備以及在本期計提股份支付費用中研發費用為2,697.40 萬元所致。
(三)乘用車混動車取得重大突破,推進EMS 全產業鏈自主可控。公司乘用車、混動車項目進展順利,已達到國家油耗和排放測試標準和客户的工程化目標,駕駛性已達到客户要求,陸續進入量產準備階段,並因此獲得多家造車新勢力和一線自主品牌的乘用車項目定點。公司為實現 EMS 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解決“卡脖子”部件的國產化替代,擬取得 VitescoTechnologies GmbH 及其關聯方所擁有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用部分知識產權及專有技術在中國的非獨家許可,並且購買關聯方的噴油器生產線資產,將有利於公司整合上游資源,降低核心零部件配套體系缺乏的供應風險,增強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 2022~2024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0.41 億元、13.46 億元、16.76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4.69%、29.31%、24.56%,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87 億元、2.56 億元、3.25 億元,對應 EPS 分別為3.63元、4.96 元、6.30 元,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疫情對汽車產銷帶來不利影響的風險;2、產品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3、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