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盛视科技(002990)公司点评:“海南封关”巨舰起航 首批订单连中三元

盛視科技(002990)公司點評:“海南封關”鉅艦起航 首批訂單連中三元

民生證券 ·  2022/08/01 20:11  · 研報

事件:近期,海南各港區的“二線口岸”密集招投標開始,盛視科技於2022年7 月20 日-2022 年8 月1 日,共中標三處港口口岸建設,中標金額分別為:

9715.78 萬元(三亞港南山港港口)、1.47 億元(海口秀英港港口)以及3.53 億元(海口新海港和南港口),總金額共計約5.97 億元。

“二線口岸”密集落地,揭開海南封島大幕。2025 年海南省將啟動“全島封關”,“封關”的意義在於將海南全島建成由海關監管的特殊區域,其概念可以簡稱為: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其中,“一線”和“二線”作為國外、海南自由貿易港、中國國內市場的各自分割線,其首創的島內各自劃分意義非凡。

“全島封關”有望帶來高頻的人員與物品進出,智慧口岸建設迫在眉睫。零關税、超低所得税結合“島內自由”等創新政策預計為商品、遊客、消費、人才引進等多維度提供助力,作為國內首創的模式,或將對口岸綜合性能力提出挑戰。而根據“十四五”規劃,海南各港區的“二線口岸”需要在2023 年年底前具備封關的硬件條件,以保證2025 年能順利實現“全島封關”;根據政府網站披露信息,目前水運口岸建設規劃共七個項目,計劃總投資92.88 億元;航空口岸建設規劃共3 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2.5 億元,計劃2023 年底前具備封關的硬條件。整體建設呈現“時間緊且體量大”。

盛視科技作為國內具有標杆性項目建設經驗的稀缺廠商,將於海南封島大展身手。海南港口建設要求“高效率”、“高安全”、“綜合性”、“定製化”以及“建設週期短”。公司作為國內具有多項標杆性項目建設經驗的稀缺廠商,1)以深圳特區的陸路口岸深圳灣口岸為例,該口岸是全國第一個實施“一地兩檢”查驗模式的綜合性陸路口岸,同時 24 小時連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與深圳市的通關,在建站十三年內累計查驗出入境旅客近 4.2 億人次,查驗出入境車輛超 4700 萬輛次,具備“高效率”、“高安全”及“定製化”的特點,與海南二線口岸的建設或具有高度相似性;2)以公司海陸空多維一體化智慧口岸整體解決方案為例,該方案成功應用於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濟南遙牆、青島膠東、海口美蘭、貴陽龍洞堡等多個空港口岸,以及南通呂四港海港口岸,磨憨鐵路口岸等。其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口岸項目使用了公司自主研發的多項創新產品,是截至目前採購公司產品類別最全的整體解決方案項目,具有“綜合落地”的特點,在公司智慧口岸查驗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應用推廣中具備標杆性意義。

公司採用“硬件模塊化,軟件定製化”的非傳統集成商模式,使得公司具備在較短建設週期落地高質量項目的能力,滿足在2023 年年底前具備封關的硬性條件。國內各大口岸均有自己獨有需求,但更多是“淺層定製化”;同時,公司已形成嵌入式硬件平臺,硬件模塊化的強擴展性,通過不同模塊重新組裝即可符合所需產品規格。兩者共振,進一步縮減了建設週期,高度符合“海南封島”在2023 年年底封關、2025 年“全島封關”的硬性要求。而近期,海南各港區的“二線口岸”密集招投標開始,公司於2022 年7 月20 日-2022 年8 月1 日,共中標三處港口口岸建設,中標金額分別為:9715.78 萬元、1.47 億元以及3.53億元,總金額共計約5.97 億元。預計未來海南各港區也將持續密集招標,公司在證明其稀缺能力的背景下,或將於海南封島大展身手。

國門開放疊加“走出國門,築於海外”戰略,公司前景可期。目前疫情趨於常態化,國門或有可能逐步開放。盛視科技作為業內智慧口岸先鋒,將於疫情管控、人員進出、貨品檢測等全流程的深度參與,高度受益各類國門開放場景。公司首推智能檢疫查驗系統,解決多年來旅客體温探測與精準攔截難題,實現自助查驗、自動預警攔截,快速隔離攔截疫情旅客,並已形成疫情防控整體解決方案,為織密織牢防控網絡,築牢國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和華為簽訂戰略協議、強強聯手,為“走出國門”打下堅實基礎。根據公司2021年年報,盛視科技攜手華為共同打造的5G 智慧港口聯合解決方案已成功在阿曼某港口上線運行,首度於海外打出高稀缺性的智慧口岸“名片”。阿曼港口的成功使其成為海外市場的新“標杆”,有助於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發展。2022 年4 月28 日,與華為戰略合作再度簽訂,公司將結合作為智慧口岸龍頭的優勢以及華為 ICT 優勢,進行雙方生態資源的疊加。與此同時,公司正積極推進多個海外項目,並於近日發佈公告,擬在尼日利亞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加速推進公司“走出國門,築於海外”的戰略佈局。

投資建議:在面對愈發趨於複雜的口岸管理,智慧口岸建設的必要性逐年升級,而考慮到智慧口岸的特殊性,我們認為公司目前已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且已實現了向產品商的躍升。綜合考慮市場未來增量空間,我們認為公司成長空間廣闊。同時,疫情反覆的系統性風險對於機場、港口等口岸的人流、物品進出等造成壓制,傳導至口岸信息化建設公司持續承壓,此類事件的影響雖大概率無法複製但不可忽略,相關影響主要集中在今年上半年,預計下半年及明年逐步回 歸常態增長曲線,因此對應小幅調整相關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2-24 年實現營收15.13/20.11/26.57 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2.88/3.94/5.10 億元,當前市值對應22/23 年PE 分別為28/20 倍。

風險提示:項目建設不及預期的風險;疫情反覆導致國門開放速度不及預期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