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爱乐达(300696)2022年中报点评:Q2归母净利润创新高 提质降本效果显现

愛樂達(300696)2022年中報點評:Q2歸母淨利潤創新高 提質降本效果顯現

中航證券 ·  2022/08/25 00:00  · 研報

事件:公司8月23日公告,2022年H1,公司營業收入3.66億元(+61.94%),1.42億元(+32.53%),扣非歸母淨利潤1.37億元(+29.14%),毛利率55.78%(-7.48pcts),淨利率38.93%(-8.64pcts)。

部組件裝配業務有序展開,營收穩步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6億元(+61.94%),歸母淨利潤1.42億元(+32.53%),扣非歸母淨利潤1.37億元(+29.14%)。毛利率55.78%(-7.48pcts),淨利率38.93%(-8.64pcts),明顯下滑,我們認為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①公司業務模式及產品結構變化:公司部組件裝配業務有序展開,對營收增長形成有力支撐,但部分業務模式轉變為全流程業務,需自行採購原材料及組/配件,短期來看,成本端承壓,對歸母淨利潤及毛利率水平均有所影響;②由於從訂單到交付、交付到結算存在一定週期,且存在先交付後簽署合同的情形,存在產生較大差異的可能,由此影響毛利率的波動;③產品價格調整:伴隨軍品採購機制的進一步優化,整體價格呈略降、緩降態勢,公司毛利率也受此影響,有所下滑,但從長期來看,公司也將通過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工序業務轉型升級,新業務拓展以及內部提質降本增效等方式,進一步強化自身綜合競爭力。

費用方面,公司三費費用率為1.66%(-1.93pcts),明顯下降,管理費用率2.45%-1.22pcts),公司經營戰略優化,管理效率持續提升,費用率下降。

銷售費用率0.13%(-0.03pcts),財務費用率-0.92%(-0.68pcts),定向增發募集資金到位優化資本結構,財務費用進一步降低。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1,121.86萬元(+55.94%),大幅提升,公司持續加大技術研發試驗及測試,同時積極對接外部資源,例如,通過與利波海爾 聯合開展ARJ電鍍特種工藝的研發創新與生產實踐,目前已實現該進口技術國產化。截止目前,公司共擁有專利36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33項。另有12項發明專利及1項實用新型正在審核中。

Q2歸母淨利潤創新高,提質降本效果顯現

2022Q2公司創下最好季度業績,季度營收1.89億元(+60.88%),季度最高歸母淨利潤0.76億元(+26.03%),毛利率(58.989%)、淨利率(40.44%)水平較2022Q1(毛利率52.36%,+6.62pcts;淨利率37.32%,+3.12pcts)和2022Q4(毛利率44.08%,+14.90pcts;淨利率32.20%,+8.20pcts)大幅回升。在產品調價、全流程業務模式成本端承壓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公司通過提高工藝創新能力和生產質量管理能力,進一步提質增效,帶動成本邊際改善,盈利能力環比提升,實現“以量換價、以效創利”的良性發展態勢。

夯實優勢基礎,穩定核心資源,打開業務向上空間①數控機加

公司數控精密加工業務主要集中於航空零部件關鍵件、重要件、複雜件的加工製造,下游覆蓋了多款軍機、民機零件、發動機零件以及航天大型結構件等,是航空工業下屬飛機制造單位“金牌供應商”,以及成飛民機“優秀供應商”。

作為承接航空工業下屬某主機廠關鍵、重要、複雜零件比例最大的供應單位,公司在鈦合金、高強度鋼等材質的高精度盲孔加工、複雜深腔加工等方面處於行業優勢地位,並且公司從工藝技術創新出發,不斷提升自身加工效率及穩定性,產品良品率達99.6%以上。

②特種工藝處理

公司目前擁有陽極氧化、無損檢測、酸洗、熱處理等10餘種特種工藝及理化試驗能力,是行業內少數擁有航空結構零部件特種工藝全工序的民營企業。作為航空工業下屬某主機廠熱表處理領域唯一的戰路合作伙伴,除自身部分機加產品外,公司還承接了包括主機廠及其外協機加產品,以及包括陝飛、航發科技等在內的航空製造領域市場其他客户的特種工藝處理業務。

③部組件裝配

公司自2017年開始部件裝配能力建設,從最初的多個機型小組件裝配,再到2020年開始着重加強大部件裝配能力,2021年公司已完成某型無人機複雜中心段部件裝配及機身段整體交付。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開展某型無人機、多個軍機以及民用機型部組件裝配業務。公司依託於從數控機加延伸至部組件裝配的縱深發展,實現與主機廠內外部的有效協同,進一步打破原有製造能力的侷限性,完成以關鍵重要件精密製造、特種工藝、部組件裝 配“三足”並重的轉型升級戰路,併為後續業務配套層級更進一步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專注供應鏈管理能力提升,全流程製造優勢凸顯公司作為擁有核心關鍵技術、設備以及高質量管控水平的優質企業,由單一數控精密加工工序,逐步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已形成從“原材料數控精密加工特種工藝處理機身/機體裝配”的全流程製造能力。

公司在其承接的國際直接業務以及部分裝配全流程業務中,實現了指定原材料以及組配件的自行採購,以某型無人機複雜中心段部件裝配及機身段整體交付為例,公司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相應的產業鏈角色定位也從之前的“單個環節的零部件加工”外協供應商,上升至“整體機身裝配交付”的系統集成供應商。公司在逐步建立自身的供應鏈體系過程中,從生產計劃管理、生產流程改進、供應商管理、採購成本控制等多方面都的持續優化及積累,也進一步加強自身核心競爭力,打造競爭壁壘。

總體來看,作為某主機廠確定的四家部組件裝配單位之中首家推進全流程製造模式的配套單位,公司率先開展並建立了自身的供應鏈體系,此過程中,伴隨生產計劃管理、生產流程改進、供應商管理、採購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持續優化與積累,公司核心競爭力不斷加強,競爭壁壘進一步提升。

募投項目穩步推進,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公司產能建設規劃方面:

航空零部件智能製造中心按計劃有序推進,報告期內已完成主體結構建設並開始採購包括主要設備,工程完成進度達22.93%,預計於2023年上半年投產。該項目達產後對公司現有產能將有很大程度提升,預計新增數控產能123.20萬工時/年;特種工藝處理業務方面,公司後續預計通過增加關鍵設備、優化工藝方案等方式擴充特種工藝產能,業務成長天花板有望進一步抬升。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

由於產品結構、價格調整等因素影響,公司毛利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隨着公司產品結構的逐步穩定,以最換價、以效創利的邏輯逐步兑現,公司經營規模及效益有望提升;公司依託於從數控機加延伸至部組件裝配的縱深發展,實現與主機廠內外部的有效協同,進一步打破原有製造能力的侷限性,完成以關鍵重要件精密製造、特種工藝、部組件裝配“三足”並重的轉型升級戰略,併為後續業務配套層級更進一步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公司作為某主機廠確定的四家部組件裝配單位之中首家推進全流程製造模式的配套單位,率先開展並建立了自身的供應鏈體系,此過程中,伴隨生產計劃管理、生產流程改進、供應商管理、採購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持續優化與積累,公司核心競爭力不斷加強,競爭壁壘進一步提升。

基於以上觀點,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83億元、12.00億元和16.2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30億元、4.06億元、4.98億元,EPS分別為1.13元、1.39元、1.70元,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格49.72元,分別對應44倍、36倍及29倍PE。

風險提示:產品項目研發進展不及預期,宏觀環境低迷,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毛利率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