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康控股(2361.HK)IPO点评:国内综合健康大数据解决方案服务商

中康控股(2361.HK)IPO點評:國內綜合健康大數據解決方案服務商

安信國際 ·  2022/06/30 18:36  · 研報

  報告摘要

  公司概覽

  公司業務模式:基於擁有的零售數據等健康數據,向醫療產品製造商客戶提供公司健康洞悉解決方案,以解決其銷售和營銷的需求。合作藥店爲公司的重要業務合作伙伴,其提供的零售數據爲公司數據庫的關鍵部分。交付解決方案的方式包括:報告、發佈、活動及事件等線下渠道。

  公司業務可追溯到2007年12月,創始人吳先生曾任職於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其發現提供綜合健康洞察解決方案的潛在商機,併成立本集團的主要營運附屬公司中康資訊。中康控股專注於健康產業的數據採集、數據標準化、數據分析應用及資源整合。目前營運三個業務分部,包括(i)數據洞察解決方案、(ii)數據驅動發佈及活動及(iii)SaaS。

  2019年至2021年,中康控股實現營收分別爲人民幣178百萬、202百萬、324百萬;同期毛利,對應毛利率60%、64%、59%;歸母淨利潤人民幣56百萬、68百萬、79百萬;同期溢利分別爲人民幣54.4百萬元、65.3百萬元和72.0百萬元,對應淨利率分別約爲31%、32 %及22%。

  21年數據洞察解決方案實現營收人民幣161百萬,佔比50%,19-21年CAGR32%;數據驅動發佈及活動實現營收人民幣135百萬,佔比42%,19-21年CAGR 29%;SaaS業務實現營收人民幣28百萬,佔比9%,19-22年CAGR152%。

  行業狀況及前景

  中國健康產業數字化滲透率較低,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至21.1%。數字化滲透率是數字化健康或帶有數字成分的健康市場規模相對中國整體醫療衛生支出的佔比,預計將隨着技術的進步、數據的標準化及爆發式增長及其積累,以及宏觀政策及市場需求的支持而增長。根據艾瑞諮詢的資料,2030年中國數字健康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30,550億元,數字化滲透率有望從當下的4.6%提升至2025年11.8%及2030年的21.1%。

  中國健康洞察及解決方案市場相對分散,預期未來集中度會有所提升,市場將快速穩定增長。該市場參與者設計數據來源渠道有所差異,可能包括臨床數據、來自醫療渠道、非醫療渠道或健康管理平台的數據等,提供的解決方案大致可分爲市場報告、諮詢服務、銷售及營銷策略及科學研究計劃及其他可交付成果。在人工智能及雲計算等先進技術的推動下,中國健康洞察解決方案市場快速穩定增長,於2021年12月31日有超過2,500名參與者,2021年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249億元。根據艾瑞諮詢的資料,健康洞察解決方案市場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303億元。

  優勢與機遇

  中康控股在醫療健康產品及渠道分佈具備競爭力。根據艾瑞諮詢報告,按(i)於2021年的收入;及(ii)於2020年所服務的頂級醫療產品製造商(基於Torreya及藥智網編制的2020年頂級醫療產品製造商名單)數目及企業級客戶數目計,中康控股就中國健康洞察解決方案醫療產品及渠道分部而言排名第一。

  已基於雲原生技術建立了技術中臺Sinohealth Engine,爲所有的業務分部提供內部支持。Sinohealth Engine能夠快速調用各種技術以用於解決方案及產品,並通過消除重複開發常用技術來簡化開發過程。其中包含的微服務(例如程序、流程及模型)以快速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定製數據洞察解決方案及數據驅動發佈及活動產品;對SaaS產品,可直接部署目標微服務並根據新產品的需求對其進行定製。

  擁有第一手、真實和最新零售大數據。通過同時和經營實體門店和線上門店的零售藥店合作建立覆蓋全國的網絡以進行數據採集,並逐步擴大規模拓展合作藥店網絡。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合作藥店門店覆蓋29個省299個城市,其中10.8%預計爲年收入超過2億元的主要連鎖藥店。

  弱項與風險

  大部分業務來自於醫療產品製造商客戶,其對健康洞察解決方案需求增長或大幅下降,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未能持續擴張合作藥店網絡的風險。

  原始數據未能準確記錄、分類或同步處理的風險;大數據及技術基建及解決方案及產品的潛在設計或性能缺陷的風險;技術及信息基礎設施的完整性及可靠性受到干擾及損壞的風險;數據處理程序存在缺陷或失效的風險。

  若未能適應大數據或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快速發展的風險。

  未能遵循或適應中國數據保護、隱私及類似法律或引入數據稅的變化的風險;系統及網絡的安全入侵及攻擊風險。

  發行所得款用途

  公司擬全球發售7500 萬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750 萬股(10%),國際發售股份3750 萬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行價5.36-6.96 港元(下限可按認購情況調低至4.83 港元),預計將於2022 年7 月12 日上市。

  預計此次發售公司所得款項淨額約395.4 百萬港元。公司擬將股份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用於以下用途:

  (1) 其中約50.8%,將主要用於升級及提升公司的SaaS產品(專注於智慧決策雲、智慧零售雲及智慧醫療雲)以及其營銷及推廣;(2) 約49.2%將主要用於對公司的技術及數據倉庫進行進一步研發,特別是涉及下列項目: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實驗室、公司的卓睦鳥認知醫學平台aPaaS及生命科學解決方案aPaaS,及Sinohealth Engine的中臺。

  基石投資者

  公司引入4 名基石投資者,包括百洋健康產業國際商貿、廣東康石壹號私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Lun’s Family Holdlings Limited 及鄭靖傑,合共認購約1.3 億元股份,以發行中間價計算,約佔發行規模約28.2%,設置6 個月禁售期。

  投資建議

  公司所處賽道優異。近年來,數字化的醫療市場需求增大,用戶需求量增大,隨着滲透率提升和分工的細化,公司主要提供健康洞察解決方案,以解決醫療產品製造商客戶的銷售及營銷需求。根據艾瑞諮詢報告,按21 年的收入,以及基於Torreya 及藥智網編制的20 年頂級醫療產品製造商名單按20 年所服務的頂級醫療產品製造商數目及企業級客戶數目計,公司就中國健康洞察解決方案醫療產品及渠道分部而言排名第一。

  公司業務受外部影響較大,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支撐公司健康洞察及解決方案的核心業務數據來自於藥店,長期數據來源及數據質量無法保障;主要客戶爲醫療產品製造商客戶,其對健康洞察解決方案需求存在不確定性;大數據及AI 轉型升級尚未落地;行業監管政策尚不明朗,不排除對公司業務帶來較大影響的可能。

  2021 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醫療健康板塊估值出現較大幅度回調,投資逐漸回歸理性。

  根據招股價格公司上市後預計市值24.12-31.32 億元,對應21 年PE 約爲32.7 倍,對應21 年PS 約爲7.3 倍(以估值中位數26.53 億HKD 計,1HKD=0.85CNY),與可比公司相較不具備絕對的吸引力。綜合上述考慮,我們給予IPO 專用評級“4.6”。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