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泽电力更名晋控电力,绿电转型初现成效:晋控电力前身为漳泽电力, 2020 年山西省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组建包含煤炭、电力、装备三大业务板块的晋能控股集团,之后公司更名为晋控电力,成为山西省属电力上市平台。截至2021 年底,公司在运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80.8 万千瓦,其中,火电880 万千瓦, 水电12.8 万千瓦,新能源188 万千瓦。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总装机的18.58%,其中光伏108.5 万千瓦,风电79.5 万千瓦。根据公司2021 年年报,公司力争“十四五”末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以上,提升空间较大。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收官年,新能源高景气度加速资产重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于2020 年6 月发布,2022 年是国企改革冲刺阶段的收官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方面要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对于新能源发电上市公司的发展来看,除了依靠自身的造血能力和二级市场再融资获得项目投资的资本金之外,风电光伏项目在集团层面培育后注入上市公司也是一种重要的成长路径。国企改革叠加行业高景气度,新能源资产重组有望加速。省属国企也是新能源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优质省属新能源平台将集全省之力打造,内生增长和集团培育双轮驱动,成长确定性高。
山西国改快步向前,绿电新星雏形初现:2020 年,山西省在国改背景下,组建了晋能控股集团,同煤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能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晋煤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分别成为晋能控股集团的煤炭、电力、装备三大业务的实施主体和资产整合平台。据公司公告及证券日报披露,晋控电力 “十四五”规划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新能源装机容量目标达到14GW;同时集团内兄弟公司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在其债券募集报告中披露,“十四五”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0 GW;积极且明确的绿电转型目标制定,又一绿电新星雏形初现。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2024 年的收入分别为186.22 亿元、206.87 亿元、211.44 亿元,增速分别为21.9%、11.1%、2.2%,净利润分别为2.07、2.70、3.37 亿元,增速分别为5296.2%、30.5%、24.6%;首次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3.70 元。
风险提示:风电光伏项目获取和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煤价持续维持高位;疫情反复下用电需求下降风险;集团资产重组不及预期风险。
漳澤電力更名晉控電力,綠電轉型初現成效:晉控電力前身為漳澤電力, 2020 年山西省推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組建包含煤炭、電力、裝備三大業務板塊的晉能控股集團,之後公司更名為晉控電力,成為山西省屬電力上市平臺。截至2021 年底,公司在運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80.8 萬千瓦,其中,火電880 萬千瓦, 水電12.8 萬千瓦,新能源188 萬千瓦。公司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總裝機的18.58%,其中光伏108.5 萬千瓦,風電79.5 萬千瓦。根據公司2021 年年報,公司力爭“十四五”末清潔能源佔比達到50%以上,提升空間較大。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入收官年,新能源高景氣度加速資產重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 年)》於2020 年6 月發佈,2022 年是國企改革衝刺階段的收官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要求在國有資本佈局優化方面要積極推進兼併重組和戰略性組合。對於新能源發電上市公司的發展來看,除了依靠自身的造血能力和二級市場再融資獲得項目投資的資本金之外,風電光伏項目在集團層面培育後注入上市公司也是一種重要的成長路徑。國企改革疊加行業高景氣度,新能源資產重組有望加速。省屬國企也是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之一,優質省屬新能源平臺將集全省之力打造,內生增長和集團培育雙輪驅動,成長確定性高。
山西國改快步向前,綠電新星雛形初現:2020 年,山西省在國改背景下,組建了晉能控股集團,同煤集團更名為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晉能集團更名為晉能控股電力集團,晉煤集團更名為晉能控股裝備製造集團,分別成為晉能控股集團的煤炭、電力、裝備三大業務的實施主體和資產整合平臺。據公司公告及證券日報披露,晉控電力 “十四五”規劃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50%以上,新能源裝機容量目標達到14GW;同時集團內兄弟公司晉能控股電力集團在其債券募集報告中披露,“十四五”規劃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20 GW;積極且明確的綠電轉型目標制定,又一綠電新星雛形初現。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22 年-2024 年的收入分別為186.22 億元、206.87 億元、211.44 億元,增速分別為21.9%、11.1%、2.2%,淨利潤分別為2.07、2.70、3.37 億元,增速分別為5296.2%、30.5%、24.6%;首次給予買入-A 的投資評級,6 個月目標價為3.70 元。
風險提示:風電光伏項目獲取和建設進度不及預期;煤價持續維持高位;疫情反覆下用電需求下降風險;集團資產重組不及預期風險。